APP下载

参与式教学在运动生理学课程中的实施

2019-09-10焦永亮

体育风尚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法习惯

焦永亮

摘要:参与式教学法在运动生理学课堂中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参与式教学法

当前,部分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对所学的运动生理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理想,甚至出现个别学生对该门课程存在厌学的现象。此种现象不容忽视,体育院校重视提高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不断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含义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课堂主要是“自学、互教,精讲、多练”四大环节组成。它从根本上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把学生視为教学的主体,要求教师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还要关注教学过程,即关注教学过程中教育和教养因素的发挥。主张“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作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活动的伙伴;学生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自主的学习参与者,是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解决者”(1)。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勤于、精于学习

坚强的意志有助于学生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能够敢于面对和征服困难,这是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或缺的内在品质。

首先,在运动生理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鼓励法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当前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缺乏磨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特点,课前先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们了解本次课重点和难点及重要性,让学生有思想准备,以便在听课时能知难而进。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一线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鼓励,有利于学生充满信心,更容易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会更加努力学习。这样,良好的意志品质就会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逐渐形成。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善于学习

要想成功,必须得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所有的成功人士共同的心声。因此,运动生理学这门课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们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这也是当代教育的成功之所在。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线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每节课利于总结上节课内容的方法导入新课,或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这样,有利于学生逐渐养成课前复习的好习惯,也就是要温故而知,这也是孔子教育方法的精华,应当传承。当发现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一线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注重教给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当然这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同类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掌握了解决某类问题的一系列方法,便养成了勤于思考,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而不是坐吃等食,养尊处优。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运动生理学中的运用

首先,教师教学角色发生变化。教师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要明确学生成才主要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教学学生学;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教育学生要成为一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当然,教师威信的确立,靠的是教师的人品和业务能力。在知识爆炸的当代,教师不仅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还要懂得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良好的情感,锻炼学生在学习中克服困难的意志,以及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其次,学生是自主的学习参与者,是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解决者,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运动生理学的课堂上,形成“自学互教、精讲多练”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对象不同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学与教、讲与练要因人而异,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再次,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爱上学习。21世纪的教育应大力提倡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新知。在现实的学习中,部分学生存在怠学情绪。有的学生由于长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几乎对所有学科都不感兴趣;有的学生偏科;还有些学生,时而爱学,时而厌学。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以情施教,对症下药,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处在一个情绪比较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最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教学要有实效性,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习兴趣能极大地鼓舞学生积极而快乐地学习,注意力能持续集中,能够保持清晰的感知、缜密的思维和牢固的记忆。失去兴趣,学生则会被动应付,头脑恍惚。因此,在运动生理教学中,一线教师必须竭尽全力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作为一门直观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运动生理学的教学中,如果仅注重枯燥的主述,加之体育专业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教学效果势必欠佳。为此,一线教师必须积极利用形象的标本、挂图、实验演示等直观教具,在教学中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方可使知识深入浅出,学生们学起来也会轻松自如。

总之,在运动生理学的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有其积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上,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与式教学法使师生关系和谐、学习环境民主、自由,这样既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又尊重学生合理的主观意愿,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注释: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小学教学实践与指导.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20.

参考文献:

[1]阴国恩,李洪玉.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李建林.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7(6).

猜你喜欢

生理学教学法习惯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立德树人视域下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究
习惯
工科生理学课程纵横知识融合教学方法研究
上课好习惯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好习惯
高校生理学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