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趣教学法视阈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2019-09-10郑素卫
郑素卫
摘要:兴趣不高是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只有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的体育学校成绩得到不断提高。文章以高中体育教学为例,就诱趣教学法视阈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诱趣教学法;高中体育教学;创新路径
兴趣是影响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内在因素。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想方设法地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诱趣教学法就是指学生在兴趣的诱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主要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设置直观形象的情境,改进体育训练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构建高效的高中体育教学课堂。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文化学习,轻体育课程
在高考压力的影响下,高中学校往往只重视高考课程的学习,而对体育课程学习及体育运动参与并不重视。在这样打大背景下,高中学校的教师及学生对高中体育教学不够重视,特别是学生对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楚,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把文化课程学习好,就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而认为体育课程学习没有多大意义。
(二)教学比较单调,吸引力较弱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由于教学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显得比较单一,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往往千篇一律,容易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就大大减弱。
(三)结合实际不够,趣味性较差
在教学中,只注重体育教学的竞技性,而不注体育运动的欣赏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往往只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而对体育运动的规则、战术、裁判等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1]。
二、诱趣教学法视阈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路径分析
(一)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确保教学的新鲜感
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中生,具有较强的精力,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一成不变的事物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一方面,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教学长跑时,如果单一的进行长跑强化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动单调乏味。以此,教师可以变换多种跑的方式,如变速跑、交叉跑、领先跑、越野跑等,这样就能够让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耐力。又如教学跳高时,可以将投资铅球、立定跳远和跳高结合力,形成了一个循环活动系列,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让学生的跑跳投的相关体育知识技能技巧得到训练和提升。另一方面,营造愉悦氛围。构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如在教学篮球运球时,可以先在活动前做一做热身放松练习,然后,先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运球,鼓励学生观察自己或别人运球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教师再将这些存在的问题作为案例,教给学生正确的运球技巧,让学生再与之前错误的动作进行比较。在进行运球训练时,可以分为几个小组,看哪个组在规定时间内投进框内的个数多就为获胜方[2]。
(二)深入剖析体育教学,制定“快乐教学计划”
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掌握学生个性特点与心理情况,将其与体育课程相结合,明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例如,教师要组织乒乓球发球技巧的教学,上课之前,教师了解到有些学生对动漫非常感兴趣,为了调动学生参与乒乓球课程的积极性,教师搜索了一些与乒乓球有关的动漫,或者是布置主题课堂,让学生在动漫的氛围下学习乒乓球发球技巧。这样一来,学生对于乒乓球学习更有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身于课堂中,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在课堂中营造了快乐的教学情境,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三)结合学生好胜心理,开展多种比赛活动
高中生正处于年轻气盛、争强好胜的年龄的阶段。大多喜欢展现自我、展示个性,喜欢追求竞争、追求刺激,针对这一心理特征,体育教师可以将竞争元素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学生往往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包括赛前精心准备、认真训练,比赛中全神贯注,同伴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争取更高更快更强。比赛后,感受比赛的刺激,体验竞争的激烈,享受成功的喜悦,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例如,在短跑教学中,学生在了解了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动作要领后,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组,进行小组接力竞赛跑,看哪组跑得快。又如,在长跑时,可以引入橄榄球运动,这样就让长跑变得不再单一而枯燥,也就会极大提振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和释放出来。
(四)開展游戏活动,倡导快乐体育体验
将游戏活动应用到高中体育教学中,能够极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改变简单重复训练带来的枯燥乏味,让学生更加饶有兴趣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训练和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这样就能够将重复乏味的训练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从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在教学跳远时,因为学生在初期是不太容易完成相关动作的,从而就会产生畏惧心理,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一个游戏,将软式排球系在横杆上,在沙坑上方悬吊,在训练中,让学生尽量用头部去触碰到软式排球。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看哪一组触碰的个数最多就获得胜利。又譬如,在进行传球训练时,可以分为三组,其中两组进行传和接球,另一组则负责抢断。在完成一段时间后,三个小组再轮流交换。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广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活跃了氛围,让学生充满趣味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的体育运动技能技巧,而且还能够增强学习体育的兴趣和信心。
(五)坚持因材施教,增强教学效果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心理及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增强教学针对性,最终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是细化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地练习。有的体育运动技能具有较大的难度,学习时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梯次地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够降低学习难度,从而减少畏惧心理。如在教学三步上篮时,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以将其分解为三个环节练习。首先是进行快速跑运球;然后是三步起跳,最后是勾手上篮。通过分解后,学生掌握三步上篮这一运动技能的难度明显降低,学生参与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效果也比不分解的效果要好得多。二是坚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选择。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与难度相当的训练项目,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譬如在学习投掷时,传统的方式是让学生分组投掷。这种方式难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对此,教师可以在投掷物的品种丰富上下功夫,提供实心球、沙包和篮球,并根据不同投掷物设置对应的场地。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这样突出了教学的针对性,能够让力气较小的学生也投掷出较好的成绩,从而增强其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和浓厚兴趣[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成功的源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取诱趣教学就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比较新奇、有趣,从而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会全身心地参与进来。在寓教于乐中,学生的热情高涨,保持在高度亢奋中,从而就会让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最终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志宏.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J].才智,2018 (23):51.
[2]尹奇军.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师友,2018,41 (03):28-29.
[3]何美娥.诱趣教学法视阈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路径探究[J].才智,2015 (0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