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创新探讨

2019-09-10王静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薪酬资源管理积极性

摘要:薪酬是企业为员工劳动所付给的报酬,是驱动员工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之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彼此认可,对企业目标形成统一认识,从而确保各个岗位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不断取得成绩。薪酬管理需要创新,除了传统的薪酬细化之外,还需要结合绩效考核甚至于鼓励部门独立核算,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

在新时期,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稳定发展的动力,就必须改进薪酬管理体系,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加强薪酬的激励作用,为企业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创新形式

(一)部门独立核算

这项政策目的就是实现公司、部门、员工三赢,确保每个部门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赋予他们经营自主权。部门独立核算的薪酬管理比较复杂一些,比如市场部门独立核算时需要考慮部门成本和部门收入,当收入超过成本产生一定差额时,可以将差额按照一定比例来作为部门奖金,从部门领导到中层再到员工按照岗位提成比例予以提成。在具体的成本核算当中,要将部门所有人员工资、社保、工伤、产品生产成本、器械维修、办公费用、管理费用等等予以汇总。在运营费用上,由公司统一调度,采购工作也由公司负责,杜绝资金滥用和采购回扣等现象。也就是说这种方式,从薪酬组成中的提成、奖金等入手来提升部门以及员工积极性。

(二)科学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员工身上,以其来衡量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对于达标者按照绩效考核制度中相关规定予以绩效工资。为了提升员工积极性,建议绩效工资和企业业绩、部门业绩挂钩,即企业将利润按照不同系数计算之后拨到不同部门。另外,人力资源为了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节约成本,可以将部门内控工作作为评价指标之一,使其和每个岗位对接起来,对于完成好的部门以及员工予以奖励。

(三)阶段性提薪

即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来予以提薪,有的单位是每工作一年月基本工资增加100元。其目的就是增加员工的稳定性,保证企业不至于因为员工流失而产生损失。所以,阶段性提薪需要和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综合实行,确保那些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质量好的员工留下来,享受到单位提供的各种待遇。

二、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的策略

(一)落实符合时代需求的薪酬管理理念

作为企业,必须在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实效层面下功夫,以确保其管理效能的最大彰显。具体而言,企业首先应当更新自身的薪酬管理理念,增强对现代化薪酬管理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薪酬管理工作完全符合企业发展需求,进而为薪酬管理活动更好开展注入新鲜血液,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活力。

(二)在薪酬管理制度层面不断修订、健全和完善

唯有健全、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方可推动企业薪酬管理获得更大成效。具体而言,企业应深入基层深处,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和每一环节资金的运转情况,并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问题发生时有责任人可追究。只有不断优化的薪酬管理制度[1],方可助推其薪酬管理水平及其他层面管理逐渐走向系统化与规范化,从而使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有章可循。另外,在具体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落实中,企业必须将分配的主动权合理分布至各个下属部门,借助其职能与作用的发挥,实现薪酬监管、分配、编制预算等职能的更好体现。在此过程中,要切实明确与细化具体薪酬制度执行与分发的权利和职责,以更好地调配不同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并促使其进行相互监督,有利于企业经营与运转的制度化,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薪酬管理方法应与信息化接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网络时代,对于企业来说,开展薪酬管理也应当与时代相适应,因此,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大量的信息,为企业薪酬体系的优化提供有力的信息依据。同时,信息化的薪酬管理还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其他企业的发展情况,便于企业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另外,在建立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相关企业可以积极与其他企业交流(如企业交流会、企业协议合作、企业峰会等),根据自身情况吸取别人的经验,并将吸取的经验内化[2]。总之,企业应建立信息化平台,加强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无论采取何种交流方式,都应做到信息的互通有无,而非传统局限于某一领域。

(四)将人文关怀渗透至薪酬管理的各个层面

人才是当下社会企业竞争力得以保持的关键。对企业而言,其能否吸引优秀的人才,留着优秀的人才,与薪酬管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企业也应该以岗位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薪酬制度,对于基层员工,企业应加强重视,因为基层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可以针对这些员工适当增加福利比例。另外,激励机制不仅仅局限于薪酬方面,还体现在精神方面,因此,企业还需要关注员工的精神需求,实现其情感需求个性价值的最大化体现,以不断增强员工的企业向心力,借此留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五)更好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对企业而言,激励性薪酬是调动与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关键。对此,企业应当针对员工的岗位特性、薪酬意愿、心理诉求等需要,适当优化其薪酬结构,使得薪酬的激励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使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向具有突出业绩的员工适当倾斜。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对员工进行升职,使员工感受到自身价值被重视、被认可,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

三、结论

简而言之,企业薪酬创新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工程,人力资源首先要和企业法人达成共识,并且能够将制度下达,即在管理中要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并能积极地实现信息化管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使得员工能够理解并跟上企业管理的节奏,在有效薪酬刺激之下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

参考文献:

[1]赵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创新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8(12)

[2]李渝萍.国企经营者薪酬管理制度创新的难点与对策[J].价格月刊,2015(12).

[3]夏克威.论科学的薪酬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J]人口与经济,2019(sl)

作者简介:王静(1982-).女,回族,宁夏平罗人,大学本科,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薪酬资源管理积极性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吸引人才,薪酬体系需细分
70%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