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分析

2019-09-10阎晨宵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股票市场

阎晨宵

摘要:股票市场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门,其反映出目前经济市场的发展行情,而对于投资者来讲,则可通过预期的判定分析,从中获取一定的经济利润。基于此,文章以行为金融学为出发点,指出目前股票市场中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发生的动机,并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向,对投资者行为规范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

行为经济学是将经济行为产生信息、心理学、理论分析等相结合,科学性的对当前经济结构进行调研,找出其中存在的隐性问题,然后予以改正。随着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人们的资金剩余也越来越多,部分群体利用资金进行股票投资,期望将经济利用率达到最大化,然而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动态性,行情并不属于一种稳定的结构,人们在进行投资时也将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风险。从人们的投资行为来看,其行为特征间接影响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趋势,本文则是对股票投资者的行为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客观意见,为股票市场的稳态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一、行为金融学特性论

(一)心理学理论体系。人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个体间的认知度存在一定偏差,信息对人们所产生的价值也存在一定偏差,人们在对知识利用时,则过多的以感性认知为主,即选择性的接收某一项信息,其也是主观意识下的一种价值体现。人们在某一项事物进行决策时,如信息存在較大的不确定性,且属于人们认知体系外的事物,则在主观意识的影响下,人们更倾向于在以往的经验中找寻类似场景,然后依据对事物本身的信息进行客观处理。此外,人们对某一项信息进行衡量时,一般将依据自身发展情况及市场发展态势等,建立一个预期值,然后依据预期值所产生的信息进行正确调节,并与现阶段所获取的信息相结合,达到自身所认为的理想化信息。

(二)前景理论体系。此理论则是以人们的预期行为为导向,依据目前人们对于事物的特征解读,来建立的一种理论化基准。如人们在投资某一项事物且获得相应的利润时,则在下一步投资过程中,将格外谨慎,人们的潜意识中会认为“如果资金投入的话,万一无法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那前面所做的努力不就浪费了”。而当人们第一次投资失败时,则第二次往往表现出较为激进的投资意向,此时人们的潜意识中将认为下一次投资肯定是稳赚的。然而从人们的感知角度来看,盈利与亏损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后者多于前者的。

二、股票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发生的动机

(一)信息认知度不足

股票市场运营中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此类信息向投资者及相关企业释放一定的变动信号,而投资者则是依据此类信息对预期投资行为进行正确判定。在投资过程中,多数投资者并不具备一定的信息认知能力,如投资者对信息产生错误的判断行为,再加上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将令投资者形成一个偏差型信息认知体系,进而形成一种有效市场假设。在市场假设体系下,当行为信息产生之后,则股票市场将及时响应,此种情况对于投资者来说,将无法依据时间差来获取相应的收益。但从投资者本身的购买动机来看,其是以经济利益为主的,在投资过程中还是偏向于理性化的,因此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产生几率还属于小范围的。

从认知偏差成因来看,当投资者产生非理性行为时,一般经验、依赖、信念等占据着主体地位,主观意识所产生的判断将加大行为的盲从性,加大错误投资的风险。从投资者所依赖的平台来讲,各中介机构、监管平台、决策机构等在投资者的主观购买意识中将占据较大的主导地位。当相关部门释放一定的信号时,如投资者对部门所释放的信号误判断时,则将导致投资行为与预期不符,增加投资者的经济风险。

(二)心理判断较低

从行为金融学本身来看,投资者在依据信息进行决策时,心理将对投资决策产生较大的影响。产生心理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自信型心理,投资者往往对自身的决策抱有极大的信息,认为自身已经摸透股票市场的变动趋势,而在资金投入的过程中,投资者潜意识里将产生极大自信力,进而高估自身的能力,此种心理也被称之为“赌场效应”,产生的主要危害加大投资风险,如投资的股票被套牢,将令投资者本身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源事物行为偏差,即指投资者初步接触到某一项事物时,将把其作为思维意识的主观体,并以此为基准对其它事物进行衡量,此种情况下,如投资者并未综合其它因素对问题本身进行深度分析,则将导致投资过程存在一定的损失。

三、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规范研究

(一)内部层面

从投资者本身来看,如想某一项投资行为均达到预期效果时,则应加大理论知识的学习、重构心理结构,来提升自身对股票市场信息的判定能力。

在理论知识方面,投资者应对股票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深度分析,细化每一项投资所能产生的最大利益,并加强投资技经验的总结,如可利用虚拟软件进行货币拟投,对单一的股票进行周期性研究,其不仅是对股票信息进行解读,更需对某一时间节点下,市场行情的整体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验证某一个变动环节下,各项信息行为所产生的联动影响,为后续投资提供宝贵的经验。另外,投资者需对各项投资行为进行理性分析,此过程中投资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如投资知识、会计知识、证券知识等,然后将各类知识综合应用到风险投资管控体系中,提升自身对待投资项目的风险辨识能力,此种技能也是每一位投资者应具备的基础能力,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投资者将合理的运用知识对股票、证券、期货的发展走势进行判断,以最大限度的规避投资风险。

在心理结构方面。由于股票投资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风险,即便是投资专家也无法精准的判断行情走向,而对于投资个体来讲,无疑是承担更大的风险。从投资者的心理来看,如心理因素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同时在外部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具有从众心理,而如某一项股票的投资量较大时,必然加大股票自身的跌落风险,令投资者遭受损失。为此,投资者应建立合理的行为导向,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首先,应对自身的预期心理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客观行为影响主体判断因素,最大程度的避免外界干扰。其次,应建立单独的投资行为体系,依据自身对股票市场行情的判读,完成独立化操控,防止外界因素影响自身的投资行为,加大不可预见问题产生的几率。最后,应尽量避免情绪化效应,在每一项决策之前,进行全局化分析,保证投资行为满足市场变动的需求。

(二)外部局面

“政策市”是我国当代股市的一种发展态势,即股市行情以国家政策为基础,当某一项政策落实以后,则股市行情将及时进行改变,此类敏感效应也作为股市的一种病态。但不可否认的是,政策市为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发展奠定基础,有效推动经济体系的转型,但前提是实体类经济发展必须作为主体。而从股市投资者角度来看,部分刚需投资者则是以股市为基本生存条件的,为充分协调各方利益,则股市应从“政策市”的体系中走出来,并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此过程应注意的是独立经济体系并不是摆脱既定的市场操控机制,而是在市场监管下,依托于自身与企业、股民的联动关系,来建立一个稳定的发展体系,进而推动股市的发展。鉴于此,政府应严格制定监管举措,明确各项法律条例间的权责职能,并应维护是投资者的相关权益,如建立投资者信息反馈平台,依据投资者来对市场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然后监管部门再对施行的条例进行逐步完善。同时,监管体系应保证各类信息传递的时效性、真实性等,对每一类信息所产生的联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各项职能部门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为最大限度提升监管力度,应保证透明化、稳态化,对每一项信息的发布进行分析,确保信息的有序性,以对投资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为股市的稳态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发展下,经济结构发展稳定,股票市场作为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条件较大,股票投资者如想依据股票、期货、证券等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则应采取科学化的方案,明确自身的投资目标,结合市场经验,做出正确的投资行为。本文则是股票市场的变动因素进行分析,对投资者的各项行为进行研究,期待为投资人员提供相应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唐志.基于行为金融学对中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 267

[2]龍晶,曾亚东.基于行为金融学对中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J]时代金融,2018(06):149+152

[3]王超,高扬,刘超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研究综述——基于微观投资者交互作用的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1):50-59

[4]张陈一轩.行为金融视域下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以我国A股市场为例[J].商,2015(24):180

猜你喜欢

行为金融学股票市场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行为金融学背景下的市场噪声理论浅析
投资者个体与群体行为特征研究综述
基于行为金融学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