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红色旅游

2019-09-10张钰璐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红色旅游

张钰璐

摘要:本篇文章分析了鄉村振兴的必要性,以及甘肃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自身的优势,最后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所以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红色旅游产业也受到了较多的关注。而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红色旅游板块是很重要的一环,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形态下,我国一些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正在逐渐的消失,被闲置被荒废被商业所替代。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大量的农田荒废、精英流失以及传统文化被淡忘,整个乡村都是一片荒凉景象。二是现代工业化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二者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而使得乡村的环境被破坏。乡村的红色旅游以及红色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作为“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将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战略;美丽乡村;红色旅游

我国国土面积1045万平方公里,而西部地区就占到65%,西部地区人口数占总人口数28.5%。其中,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这一区域。

为了推进西部地区的快速稳定发展,国家推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十年来,该战略在西部地区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整体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多以及区域内多数扶贫重点县的经济发展速度远低于西部的平均发展水平。所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促进西部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区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如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国美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建设的进程中,我国的乡村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劳动力流失,空心化问题相当严重,而这些年轻的新生代,正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中流砥柱。而这种情况不止出现在偏远的山区乡下,就连大城市周边的县、乡也都出现了精神面貌和物质生活有巨大反差的情况。

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新表达,中国的乡土社会作为维护多样化的主要依据,终将为生态文明的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一向被社会认为落后的乡土文化,在社会呼唤生态文明发展的今天,乡土文化又重新依托着时代的需要,再一次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当下应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让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惠及广大地区农村人民。尤其在西部地区,大部分乡村的生存环境还相对恶劣,但是正因为没有被过度开发,那些红色景点才保存的相对完整,所以以推进当地红色旅游为主,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精神和物质水平。

二、甘肃省美丽乡村建设优势分析

(一)文化特色突出,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增添底蕴

在大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一甘肃,它既是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历史上古丝绸之路在史册记录中保存最完整的路段。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沟通,更加全方位、多角度的向各国展示了甘肃的文化魅力。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1.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瓜敦、临渭、十天、白明等一批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目前甘肃省与周边省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高速公路联通。进一步提升了甘肃省各地区的出行通达能力。

2.铁路建设得到跨越发展

2014年底,宝兰客专甘肃段开始了联调联试以及兰新高铁通车,预示着从古丝绸之路起点古都西安,经丝绸之路重镇兰州,向西一直到乌鲁木齐,一条长达2300多公里的“高铁丝绸之路”将全线贯通。

3.民航发展突飞猛进

“十三五”规划期内,甘肃省通用机场计划完成有25个,力争实现全省65%的县级行政单元能够在1小时车程或陆路交通60公里内享受到通用航空服务。

(三)扶贫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甘肃省通过推行以公共服务方便、田间秀丽风光、村容村貌整洁、民风淳朴和谐、富民产业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美丽乡村的建设,着力打造宜业宜居、可憩可游、美化亮化的乡村人居环境。

三、甘青宁地区乡村红色文化面临的问题与措施

我国红色文化景观遗址主要分布在我国甘青宁地区的乡村,且该区域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红色文化遗址的特点是产生时间跨度大、种类多、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和影响力高等。在地理分布上也呈现跨区域、大分散、小集中等特点。

在当下,我国甘青宁地区红色文化景观遗址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城镇化建设迫在眉睫,但是缺乏科学的指导与规划,乡村红色文化景观资源没有被好好开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和破坏,使其并没有和周边环境协调发展。

(二)红色遗址大多分布在偏僻地区,这些地区大多交通不便,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该地区对这些红色遗址认识不够,随意毁损,未曾好好保护,原遗址被建新房修工程,给保护工作带来较大阻碍。

(三)保护红色遗址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维护并不是地方管理部门的首选之策,反而持着不倒就可的消极态度,导致部分乡村的红色文化景观残败破旧,亟待恢复和修缮。

具体措施有:

1.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以乡村红色遗址为主,进行全面的修缮和维护,这些规定能够有效防止在推广红色旅游遗址过程中红色景观受到损坏的现象发生。

2.红色旅游资源作为一个大的整体,应进行全面的规划并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旅游项目针对性开发,避免重复投入和过度开发的情况。

3.要想红色旅游产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就要不断增加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将旅游地区之间的道路进行改进,积极修建星级旅游厕所,改善交通等,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受。

参考文献:

[1]王亚娟,黄远水.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03).

[2]尹汤怀.浅谈红色旅游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大众文艺,2017(13).

[3]韩胜难,李伟华,邢胜忠红色旅游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7)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红色旅游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