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粉煤气化装置随机事件总结
2019-09-10牛飞
牛飞
摘 要: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公司50万t/a甲醇项目,采用荷兰壳牌粉煤加压气化炉。自2008年建成投产以来,运行长周期记录不断攀升,特别是2015年以后多次达到A级运行200天以上,年运行天数均在300天以上,并于2014年、2015年、2016年获得壳牌年度最佳运行奖。本文将从维护气化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的角度,对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诸如破渣机手动换向阀故障、合成气洗涤塔水样分析结果异常等一些随机事件进行总结,也期望能够给同行业厂家提供类似事故处理借鉴经验。本文描述了破渣机手动换向阀故障处理、渣系统泄压阀14XV0006阀后泄漏事件。
关键词:煤气化装置;故障处理
1 破渣机手动换向阀故障处理
1.1 事件过程
2018年4月24日凌晨,由于破渣机油压两次从正常压力波动到15.5MPa,为了避免破渣机上方渣块架桥工况的发生,保证14单元渣系统的下渣通畅,当天白班中控操作人员通知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开关挡板的常规操作,当常规操作结束后,中控操作人员判断渣系统工况正常后,随即要求现场操作人员将破渣机挡板恢复原来10%开度,并启动破渣机。现场操作人员在操作破渣机手动换向阀进行加载操作时,出现了破渣机油压无法加载现象,导致破渣机不能运行的状况。设备工程师赶赴现场后经检查发现,手动换向阀档杆与换向阀连接的销钉断裂,导致换向阀不动作,破渣机压油无法加载,最终导致破渣机不能运行。
1.2 原因分析
生产正常运行期间,破渣机不需要过多的人为操作,手动换向阀保持原状态不变。但在气化炉工况波动时,容易形成大渣块,为了保证14单元的正常下渣,防止破渣机上部出现渣块架桥,需要对破渣机进行频繁的加载泄压操作,频繁的开关操作导致销钉断裂,手动换向阀无法操作。
1.3 处理措施
①在破渣机无法运行的情况下,将挡板开度由原来的10%调至30%,让渣块容易通过破渣机,避免渣块在破渣机上部架桥;②提高气化炉控制温度,防止检修期间由于炉温低出现大渣块;③手动换向阀内部增加垫片改变换向阀的工作状态,达到破渣机加载的目的,最终使破渣机正常运行。
1.4 预防措施
①破渣机油压出现油压高于1.2MPa或低于0.8MPa时,应立即安排现场操作人员到现场确认破渣机是否运行或者现场是否有漏油情况的出现(主要泄漏点为手动换向阀处);②手动换向阀为非常规操作,破渣机油压可能会在出现大渣块需要破碎时,油压起不来无法破碎的情况,中控操作人员要关注渣池温度、循环水泵的入口压力、捞渣机电流,防止破渣机上方出现堵渣情况,如有不正常迹象,要及时进行顶渣处理;③现场巡检时要查看破渣机是否正常转动,现场油系统是否出现泄漏情况,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向主控操作人员及主管领导汇报;④现场正常开关挡板时无需再进行泄压操作,直接带压操作;⑤破渣机油压大于15.5MPa或现场破渣机有大渣块不转,需要开关挡板时,关闭挡板前将液压油泵停泵泄压后,现场操作人员和中控操作人员联系进行关闭挡板操作。
1.5 事件总结
在出现问题后,中控操作人员第一时间将问题汇报至主管工程师,保证了信息的及时传递;问题的分析及排查方向正确,并在很短的时间查到了设备故障原因,为检修赢得了时间;出现问题后车间领导及时启动事故应急方案,对工况进行了调整,保证了气化装置的稳定运行,气化炉负荷未受到影响,但由于气化炉控制炉温有所提高,合成气产量有所降低。
2 渣系统泄压阀14XV0006阀后管线泄漏事件
2.1 事件经过
2018年10月26日14:30,现场巡检人员发现气化框架3楼14XV0006附近管线有渣水外漏现象,立即通知主控操作人員,主控操作人员对工况进行仔细确认后,发现渣锁斗充压压力上涨缓慢,且充压阀14XV0013B阀位已开至78%,远远大于28%的正常阀位,及时通知领导和设备技术工程师,通过对现场查找确认,发现漏点位置在14XV0006阀后弯头处。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立即制定消漏方案,并将14XV0006交出,联系检修人员紧急处理。渣锁斗充压改为从底锥的二氧化碳管线充压,保证渣系统工况,同时降低气化炉负荷至98%,为检修工作创造时间,18:00新弯头焊接成功,后气化炉恢复至100%负荷。
2.2 原因分析
设备运行时间长,管线冲刷磨损严重。
处理措施及总结:①及时将泄漏管线交出,联系检修人员处理;②渣锁斗采用底锥二氧化碳管线充压,保证渣系统工况;③气化炉降负荷至98%;④稳定气化炉炉温控制,防止形成大渣块;⑤下渣时分多次下至捞渣机池内,防止捞渣机过载;⑥主控加强巡检和现场加强隐患排查,发现异常紧急上报处理。
3 总结和分析
通过上述几个随机事件的发生及处理,我们可以看出,要保证生产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现场操作及设备维护人员必须加强对生产装置的现场巡检工作,排查生产装置中的安全隐患,中控操作人员要提高对异常工艺参数的判断,机电仪专业要加强对所管辖设备的维护及检修工作;通过各专业的分工协作,避免因操作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生产装置减负荷或非计划停运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