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无损检测的质量管理探究
2019-09-10李静娴邓明远孙瑞宾
李静娴 邓明远 孙瑞宾
摘 要:压力管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无论在石油、天然气等运输工程,还是居民生活中都需要其参与,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无损检测技术作为常用技术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本篇论文就压力管道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进行浅要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过程;资源;体系
1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概念
所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就是在不影响管道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原位检测某些物理量(如回弹值、超声波速、振动频率、红外线幅射等),对检测对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材料缺陷与完好的部位所折射和吸收的不同,来获取检测对象基本数据信息,并推算出管道材料与结构的质量指标(如强度值、厚度值、内部缺陷点、成分含量等),而且能根据检测数据,判别缺陷的范围和形状。
2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优越性
在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过程中,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监督手段的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升。无损检测技术便是很好的例子,它具有非破坏性、随机性、现场检测等特点;且可连续性采集检测数据,并能保证检测对象的完整性,不破坏检测对象,具有其他檢测技术无法相比的优势。据统计分析,截至目前所修建的压力管道中,绝大部分均采用了无损检测技术,可见无损检测技术举足轻重的地位。
3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质量管理
无损检测作为压力管道重要及主要检测手段,已成为各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所经历项目中无损检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就如何提高管理水平进行简要分析。
3.1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并监控运行
在项目开工伊始,就建立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体系建立的目的和侧重,明确项目运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分析以往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检测过程进行严格监控,按照业主要求,依据国家相关法规,从细节上罗列工作重点,最大限度保证达到要求。同时,每一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都离不开试运行,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要在项目整个过程中,持续分析和测定,对体系每一个细节进行仔细核对和查看,不断纠偏,检查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便于体系能够起到实质性作用,发挥预期功效。
3.2 认真落实管理制度,并严格程序
无损检测技术专业性较强,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我公司编制了完备的项目管理制度,如底片评审制度、资料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等,最大限度规范项目管理工作,保证了项目施工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满足了施工工期、质量标准、安全目标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无损检测报审程序多,为节约施工时间,公司机关还收集资料,结合以往施工项目特点和难点,编制了一整套的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和工艺卡,任何项目开工,都能很便捷地编制出一套适合本项目的工艺规程和工艺卡,极大地方便了项目施工人员,降低了工作量。同时,无损检测过程中,我公司还严格执行检测标准和操作程序,对在评定中发现的焊接问题,要积极主动和业主监理进行沟通,无损检测报告及时打印,资料保持与施工同步,各种材料都建立了使用清单,并执行验收保管程序。
3.3 严格加强资源管控,并强调效益
3.3.1 人力资源管理,我公司项目管理遵循以下几点
一是规范考核工作,对无损检测人员进行资格考核,对相关人员定期培训。二是为熟悉岗位具体内容特点,遵循工作要求和施工规范,保证上岗人员能胜任工作。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和培训,强化质量责任人自律意识,明晰员工职责,促进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能保证从根本上实现无损检测人员的管理,才能提高无损检测工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3.2 检测设施器材管理
为保证无损检测工作顺利进行,我公司项目做到:一是以不同监测设施器材特点为依据,进行必要分类管理;二是按照有关规定定期作好记录和检查,适当对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
3.3.3 检测环境管理
进行无损检测工作,环境也需要进行特别的管理,要保证环境不影响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影响无损检测工作,同时,在不造成环境破坏的条件下,实施无损检测工作。
3.3.4 加大质量宣传力度,并确保收效
我公司在长期的项目管理中,养成并固化了多种形式的强化质量方式,包括:质量管理宣传挂图、质量管理体系宣贯培训考核、悬挂质量标语、宣传动员落实报道等,加大对质量力度。通过活动,公司员工逐步认识到长输管道建设检测的重要性,把好检测质量关,关系公司展和荣誉。
4 结语
质量成就品牌,是企业的生命,无损检测的管理是保证企业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保证无损检测的质量管理,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服务质量,才能确保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华清.无损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J].机电技术,2012(5): 149-151.
[2]姚志忠.无损检测质量管理[J].无损探伤,2003,27(3):29-33.
[3]李书良.无损检测工作中的质量管理问题[J].核动力工程,2008(S1):71-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