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019-09-10陈俊生王志永
陈俊生 王志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电力公司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集成,依靠工作性能稳定的配电设备,实现整个供电网络的监控和运行,确保整个配电网络安全可靠运行,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配电网络连接数千家庭,城市配网应加快自动化建设,满足快速消除电力故障的工作需求,确保城市配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配电网
一、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也在增加,人们对于系统的应用要求也会随之提升。配电网中的自动化技术包含了现代化的电子和通信技术,也涵盖了离线和用户的各项数据。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系统,就应该确保各个系统的管理工作都要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实现供电企业的高效化发展。
二、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一)自动化设备可靠性问题
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可靠性低,设备技术性和自动化水平不能满足实际配电需求,设备需人工操作运行,整体自动化水平不高,检测时需要专业人员监督才能保证设备正常工作。该情况下,设备故障几率高,电网易出现拒动或误动现象,供电整体不稳定,可靠性低。
(二)配电自动化设备兼容问题
配电自动化设备兼容问题需要管理人员给予充分重视。供电企业采购设备时,应考虑自身情况,分析新老设备之间的兼容问题。实际采购中,如果设备兼容处理不当,自动化技术会与实际供电脱节,供电效率下降。此外,配电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寿命不长,需频繁更新换代,为确保配电稳定,需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兼容性。
(三)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问题
配电自动化需专业性制度、人才配套的支持,国家针对配电自动化运行制定了规则制度,但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实施中管理不合理使自动化系统无法发挥积极作用;供电企业运行和维护员人员培养不科学,人员招聘后没有开展长期培訓,缺乏专业性技术培训:考核制度不完善,运维人员专业水平固定,不符合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配电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配网信息一体化
在社会信息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各个领域都积极创新和发展,实现信息交互,收集整理有效信息来提升企业生存与创造价值的能力,在新时代下能够为用户生活以及生产提供电力供应的现有电网系统,既能够完全满足和适应现有市场经济下用户的需求,又可以进一步实现配网信息的一体化,将有用的信息集成到一起,供电力系统去分析、研判和使用,为配网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服务。想要保证城市配网可靠性稳步提升,就必须与其他各个领域进行信息交互。
(二)加强配网使用能效和性能
自动化测试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在配网自动化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程序回归测试的便捷性,在频繁对程序进行修改时,效果更好。和期望测试结构的可预测性不同,回归测试的动作都是确定的,在回归测验的自动化情况下,可以有效将回归测试效率提高从而缩短测试时间,实现在较少时间下进行测试。此外,手工测试难以进行的测试,配网自动化都可以进行,从而实现对大量用户的同时测试。
(三)加强通信建设
通信为配电自动化子站和主站沟通交流奠定基础,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前提。因此,需加强通信系统建设。配电网通信由双绞线、电话线、电力载波以及光纤组成。光纤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传输频带高等优势,未来的应用价值较高,研究意义较大。因此,应注重光纤通信的优化。光纤技术也有一定缺点,其受制于技术开发,实际造价高,施工技术要求严格,灵活性较差。基于此,人们应合理应用光纤技术,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优化通信系统。通信电缆可以克服光纤高昂成本及施工技术要求严格的问题,但电缆抗干扰能力差。配电自动化设备工作环境恶劣,采购设备时需考虑新设备联动及设备自身质量,选择可靠性较高、可维护性强的先进设备。此外,设备应达到规范性耐热、防潮、抗电磁干扰等要求,避免设备在恶劣环境中发生基础故障。部门需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维护检修、更新改造老化设备,最大化发挥设备价值,以综合通信的方式,提高电网自动化效率。国家规定无线网络不能用于信号控制,则可以利用遥控技术替代光纤或通信电缆,弥补弊端。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多选择光纤网络,分段设备改造中融入遥控技术,实现网络分段和故障的隔离,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通过具有遥信及遥测的无线网络,以配网故障指示装置判断故障区间。光纤设计上,故障区间停电时间较长,指标要随之更改,确保无光纤支持下也可实现科学监视,减少故障查找时间,从而提高运检水平,提升投资效率。目前,无线通信广泛应用于电网运行,人们应重视无线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周期性维护设备,降低故障的发生几率。
(四)智能化的分布模式,实现智能体的有效沟通
智能化分布式FA实际上是一种多智能化的模式,可以确保智能体和地区协调器的相互融合。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自动化主站的时候,应该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服务器,结合配电网的运行模式,更好的实现智能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企业要充分的利用FA,这样在正常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远距离的实时监控,了解和掌握馈线电压和电流的情况,获得故障记录,及时的恢复非故障点的供电。同时,在配电网的规划过程中,要计算出各种经济和安全指标,明确各种在线辅助决策工作,及时模拟出运行的效果。
四、结束语
配电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基本的动力保障。我国应加强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努力将更新后的技术应用于供电系统,为促进中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汉源.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5):77.
[2]李智财.关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8,25(07):202-203.
[3]张明宇,王峰,邹德生,张晓静,郑大永.浅析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20(12):229.
[4]吴斌.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17-18.
[5]李欣然.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2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