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经济发展中林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究

2019-09-10刘晓宁吴昊

环球市场 2019年18期
关键词:保护工作林下经济

刘晓宁 吴昊

摘要:林下经济的发展,为林地资源开发开辟了新的路径,同时也给林地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林下经济发展时,需要做好林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实现林地资源的最大化开发。本文就林下经济发展中林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林下经济;林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在多学科的技术支持下,构建林下经济生态产业链,推动我国第一产业的资源整合与改革创新。为了实现可持续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对林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林下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随着生态农业理念的不断发展,林下经济模式应运而生,给林地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式。在林下经济模式开发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自然环境的利用。若是农户超出了生态环境的开采限度,就会取得负面的效益。若是农户的林下经济开发整体规模控制在生态环境的限度以内,则可以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在林下经济模式发展时,为了避免走过去的老路,先开发后治理,影响到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在经济模式构建时,就需要逐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通过环境保护工作林下经济模式的高度融合,确保每一步林下经济模式的构建,都有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向导下,林下经济模式得到了稳定的发展,确保了林下经济模式构建的经济性、实用性和可靠性[1]

二、林下经济造成的生态问题分析

(一)林下种植的影响

林下种植是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之一,如在林地下层种植粮食、蔬菜、瓜果,在进行套种过程中,农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避免病虫害对套种农作物进行一定的损害,部分农户会加大农药的喷洒剂量,同时给林地施加大量的复合肥,直接导致了林地土壤的污染。最终不仅导致了套种农作物的减产,并且影响到了林地的正常生长。

在林下种植过程中,为了保障种植的整体效果,农户会对林地的空地进行一定的修整,在修整的过程中极易对林木的根系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林木的部分枯死,降低了林地资源的开发效率。在进行农作物套种时,一些农户有意的缩减种植的间隙,增加农作物套种的密度,导致了林地的透风性不断下降,导致了最终所有农作物和林木的产量下降。在套种使用农机时,农机的碾压与振动,同样会对林木造成一定的损害,改变土层的结构。当林地土壤的透气性、渗水性、无机物含量发生变化时,则说明该林地的土壤生态结构出现恶劣失衡,后续将会对林木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尽管林下经济可以为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若是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最终只能影响到林地资源的开发,给农户带来负面的经济效益。

(二)林下养殖的影响

在林下养殖工作开展时,主要以养殖鸡鸭鹅为主,且在养殖时都是采取放养的方式,即让鸡鸭鹅在林下随意的进食与休息。该类林下经济在一定生态容量内,是可以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但是当养殖的容量超出林地的生态系统之后,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2]。

如部分农户在进行林下养殖时,不管林地面积的大小,盲目的增加养殖家禽的数量。随着鸡鸭鹅数量的不断增加,一旦饲料不能及时的供给,家禽就会在林地随意的啃食、挖掘土壤。在鸡鸭鹅啃食林木树皮与对土壤进行挖掘的環境下,对林木的幼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很多苗种在发育过程中就受到破坏,直接导致了树苗的死亡。

在鸡鸭鹅林下养殖时,家禽会采食树木的种子或者是树木的果实。尽管家禽的粪便给树木提供了一定的养料,但是家禽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和对林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林木的自然成长。例如,在林下养殖时,进行柴鸡的散养。个别的农民在养殖过程中不断的增加柴鸡的散养数量,使得每亩林地的柴鸡养殖数量达到了五百只左右。由于柴鸡养殖的密度过大,及时供给一定的水与饲料,仍旧有大量的柴鸡对林地土壤进行刨食,导致了林地下层无落叶覆盖,阳光直射到林地土壤,加快了林地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流失。并且由于柴鸡的粪便无法得到合理的降低,对林地的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在夏季遇到暴雨时,由于林地表层没有苔藓植物和落叶的遮挡,极易造成林地的水土流失,加剧了林地生态环境的恶化,无法达到预期的林下养殖效益,影响到林地资源开发的可靠性与经济性[3]。

三、林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研究

(一)编制技术规范

林下经济模式非常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林地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进行林下经济模式的构建。在部分地区发展林下经济时,由于农户没有专业的林地资源开发知识,且农户的贪婪会加剧林地资源的开发,造成不可逆的生态环境影响。

为了保障在林下经济开发时,保证林地生态环境的平衡,相关地区的林亚技术科研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林地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标准规范,并让广大的农户进行学习,确保林下经济模式的进行可以为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户的生活质量[4]。

(二)因地制宜开发林地资源

在林下经济模式开发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开发林业资源,不可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违背了生态自然的开发规律。在进行经济模式构建时,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实地的林下经济进行考察调研,了解到林下经济模式构建中存在那些主要的问题,以及该地区构建那种类型的林下模式最具优势。通过考察调研分析相关的数据信息,得出一份地区性林下经济模式的发展报告。

在该报告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得到审批认可之后,才可以在该地区的农户之间进行推广,并且在推广过程中需要落实林地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确保农户深入的学习了解了林下经济模式的长期开发方式,明确了下一步林下经济开发的具体工作步骤,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三)生态环境最大容量的研究推广

在卜文中提到了林下经济模式的主要问题,由于农户不知晓生态环境的最大容量,在盲目发展林下经济阶段,没有收到预期的经济效益,打击了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和积极性[5]。

在林下经济开展时,相关的林业工作人员、畜牧站工作人员、环保局人员、生态学科专家可以成立一个专项的林下经济研究小组。通过对不同地区林下养殖与林下种植模式的量化实验,可以得到一些真实准确的发展信息。如林下养殖模式下家禽对林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实际破坏、林下养殖时家禽对植物凋落物的破坏、林下种植对林地土壤结构的具体影响、土壤肥力和积极模式的联系、土壤微生态的具体变化、林下经济对林木生长的具体影响等。

通过专家学者对相关实验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则可以得出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林下经济模式的具体生态系统最大容量。在林下经济的最大容量计算出之后,则可以在基层进行推广,确保每一位农户了解到林下经济的最佳开发模式,确保该地区农户可以最大化的开发林地资源,促进林下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树立绿色生态发展的经济理念

在林下经济模式推广过程中,需要让每一位农户明确自身的生态环保保护责任,不能只顾林下经济效益的发展,忽视了林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林下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类农业模式,必须要将林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为长期的林下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人民群众之间树立绿色生态发展经济理念时,需要遵守谁管理、谁负责的工作原则,确保每一块林地资源都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在农户开发林下经济模式时,相关的林业管理人员需要排出技术人员进行辅导,确保林下经济模式构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且可以将一些取得成功的林下经济管理模式,在部分地区进行推广宣传,为当地的林业经济开发拓展出新的方向,提高基层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6]。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林下经济模式开发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的影响到林地資源的开发效益和生态环境。如林下养殖模式与林下种植模式,都超出了林地资源的承载容量,降低了林地资源的开发经济效益。为此在林下经济模式发展时,需要因地制宜研究当地的林地资源最大容量,并将林地资源的最大容量与绿色环保的开发理念向农户进行宣传,提高农户的专业知识,促进不同地区林下经济模式的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黎桂生,林东宁.林下经济发展中林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乡村科技,2018,32:71-72.

[2]李宁.廊坊市林下经济发展中林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建议[J].河北林业,2018,02:20-23.

[3]尹继庭,张雁东,冯丽娜,孔宁忠.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大理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8,13:110-113+115.

[4]窦亚权,李娅.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的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103:9-12.

[5]范远江,袁淑清.民族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解析——以三峡库区石柱县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03:50-55.

[6]孙承志,孙伟泷.东宁市林下经济发展SWOT—ABP战略分析及对策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8,05:56-59.

作者简介:刘晓宁(1981.11-),女,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和林业站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保护工作林下经济
采取系统科学的有效方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电子文件的保护工作研究
循化县森林植物保护探究
泸水县发展林下经济初探
电力系统线路管理探讨
邢台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
试论基层文化站(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护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