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2019-09-10靳俊良

环球市场 2019年2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转型升级

靳俊良

摘要:如今,京津冀協同发展,河北省各产业也在积极转型升级。传统的钢铁、煤炭、建材作为河北省主导产业,经济发展曾经一度以上升趋势不断增长。一味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今,却严重造成了当地环境的不断恶化。要想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要促使经济发展,那么,河北省产业结构就要在转型升级中才能得以改善。本文为此展开了探讨、分析,希望为以后同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依据。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河北产业转型升级背景

近些年来,由于北京大城市病日益严重,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但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高新技术和优秀人才。如今,京津冀三地都注重重工业的发展,在探索京津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道路的过程中,忽视了三地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在高能耗、高污染生产方式为主的基础上,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特别是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严重,并且指标多次超标,给人民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另外,由于河北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为主,所以,在技术创新、资金挖掘方面严重缺乏,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得以完善。

二、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因

(一)京津冀区域资源环境约束力较大

目前,京津冀三地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地理位置相邻,节能减排问题迫在眉睫。另外,河北地区的发展由于资源的不断消耗将进入瓶颈阶段。近些年来,京津冀地区经济为了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对保护环境重视不够,致使现在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京津冀地区要想缓解环境对发展的压力,就需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实现。

(二)京津冀区域发展并不均衡

现如今,京津冀地区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差距,河北既没有人才和高科技,也没有资源聚集的优势。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想缩小与京津地区之间的差距,河北省就要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得以实现。此外,由于三地之间的投资、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使得京津两地经常出现投资过剩的情况。目前,河北省产业结构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很长时间。

(三)人才、技术等资源在京津冀地区酉己置不均

在京津冀地区,人力、技术等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较为严重,致使区域经济、生活水平不均。在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大量科研创新型人才流入京津,导致河北省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形成鲜明对比,也给产业转型带来困难。而今,河北地区经济产业发展较慢,加上资源分布不均,产业转型升级非常必要。

三、河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一)注重产业协同发展

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需要京津冀三地区的共同努力,将过剩产能向外释放的基础上,降低河北省产能流失的风险。在京津两市共同支持下,将产业实现转移对接,共同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可以构建旅游文化、高端软件等新产业结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要积极实现生产性服务转移,如:京津的医药、汽车、铁路等,从而加快其发展步伐,减少产能过剩。另外,河北省出台了土地、税收等招商优惠政策,不断推进和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吸引了各行各业的投资者,进而改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二)京津冀联合发展低碳经济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区域节能环保产业平台,对区域环境污染加以防治。构建能源体系并不断完善优化,充分发挥其优势,构建河北能源装备产业基地。目前,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是最具代表性的转型升级产业。该矿区引领煤矿、钢铁等传统产业,降低产能过剩,在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产业链延伸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实现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将煤炭、液化天然气、甲醇、甲酰胺等进行深加工,实行综合开发,将新能源产业推向新的发展方向,将煤化工产业链延伸到清洁油气领域,加快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

(三)加强文化旅游及生态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符合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资源节约型产业,也是环境友好型产业,不仅推动了经济稳定发展,还发挥了积极作用。河北省以绿色环保为主要发展方向,积极发展生态环保及文化旅游产业,如:组织各种成语大赛等。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河北省交通发展,不断完善农村路网,为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不断加快景区高速道路建设,尤其是沿太行山地区。注重森林绿化,保护环境,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仅绿化面积就已经增加了5万多亩,湿地恢复面积达10余亩,直至2018年为止,森林覆盖面积已经达到总面积的50%以上。只有不断推动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才能促进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四、河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结果

如今,河北省已经构建了全国大型煤化工基地、旅游服务文化产业等,是最具现代循环煤化工创新型的产业,河北省产业结构在不断整合优化、转型升级的基础上,不仅提高了产业内部工作效率,还对产品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加上消费结构的完善优化,现如今,人们整体生活质量水平己经提升一个台阶,即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实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此外,由于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整合、优化、升级,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河北省第三产业在2017年实现增加值为17416.5亿元,占河北省生产总值的48%。

五、河北省产业转型发展经验

以河北省邯郸市钢铁、煤炭为重点的转型升级产业,不仅在转型升级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价值,还为河北省其它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一,在新时代背景中,资源型城市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以科学发展思想为前提,在政府大力支持与优惠政策的帮助下,推动产业的稳定长期发展。其二,河北省应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积极构建第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完善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既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实现城乡景区高速交通的互相流通,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高新技术的运用下,不断完善传统行业,使价值链向更高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同银,李宁.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角度[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38(5):83-88.

[2]王栋.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论坛,2014(8):13-16.

[3]郭冬梅.文化故都产业新态——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1):25-27.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发展转型升级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维度研究
申办冬奥会与京津冀三地旅游一体化关系的研究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长期发展新优势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河北传媒类高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思考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