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

2019-09-10吴刚

体育风尚 2019年6期
关键词:武德武术小学

吴刚

关键词:小学;武术;武德

随着国家教学体制的改革,武术成为小学体育教材的新宠,不过还是因为教师受其传统观念较深,课程只是注重了基础技能的运用并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武德教育。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例,要想学好其精髓就必须先修其武德,才能从中体会到中华的体育精神以及内涵。

一、武德教育内容的继承与发展

武德的意思就是既会武术又崇尚道德,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它是崇尚武术的人所遵循的基本品质。武德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左传》一书中,左丘明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武德的内涵也更加深厚,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人为乐”,“戒骄奢淫逸”等作为武德信条。

在武术的发展历史上,由于收到封建文化的影响,武德教育也不可避免的有局限性和封建思想内容。而如今,我们应取其精魄,将武德的文化贯穿到体育活动中,提倡传统武德中的精髓,培养学生以礼待人、尊师重道、谦让虚心的美好品质,以及弘扬激流勇进、不轻言放弃的美好武德精神。同时,也要教育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把武术与责任相联系,让学生形成一个新型的价值观,做一个新时代的道德与责任共同进步的武术人才。

二、小学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策略

(一)武術教学中渗透武德教育

老师应结合实践,将武德教育融会贯通到武术教育中,让学生自学武术起就潜移默化的受到其影响,让学生更好的形成新型的价值观。在武德融入武术教学中后,很多教师都发现,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很大影响,更加适应新时代的步伐,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例,此套太极拳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武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武德教育案例:在老师教授学生二十四式太极拳时,要求挺胸收腹,舒展身体,要求学生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做事。除此之外,二十四式太极拳也要求上身中正保持重心的平衡,据此可教育学生正直做人、光明做事。不仅如此,助人为乐、迎难而上、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也能在教授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过程中体现。在教授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过程中,老师也应教授学生基础的武术礼仪,如在与对手相互切磋时应互相抱拳问候、在递接东西时应双手鞠躬递接。在教授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过程中,应让学生懂得习武之人应要有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美好品质,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形成现代社会主义新型的价值观念。

(二)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武术教学

武德涉及的方面很广,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武德全部传授给学生,也因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很难全面的传授给学生,并让其悟到其中的内涵。在学生中,爱学武术与不爱学武术的个体差异很是明显,积极性上的差异由此产生,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有些甚至对武术学习存在着偏见,因此在教授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过程中应不仅教授其基础知识,更应结合实际,让其对武德的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改变学生对武术的错误认知,弘扬中华武术优良的传统美德。

武德教育案例:学生在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认为这套拳法是老年人的拳法,对二十四式太极拳有片面的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几位武术大师,讲解他们少年时的经历与太极拳在他们成名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矫正学生对二十四式太极拳存在的偏见,树立良好的武术价值观。

(三)提高武术教师的武德修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的武德修养也成为影响学生武德修养的重中之重,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对学生的武术价值观影响最为深远的。教师在教授学生二十四式太极拳时起到的是引导作用,不仅是教学上的引导,更是价值观念上的引导。例如在教授二十四式太极拳时,有学生向老师提问: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会不会对人产生伤害,如果教师直接对学生说会产生伤害,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暴力行为,如果教师从侧面进行回答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就会使学生形成另一种武术观念。作为武术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基础技能掌握能力以及武德修养,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武术价值观。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改革中的关键,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武德修养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注重教师武德修养已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结束语

将武德教育融入到武术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武术价值观念,对武术更加崇尚,并对自己的武术技能要求更加严格,以及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有更加深远意义的影响。学校更要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武术的教学目的,以使其传承更加优良的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的传统美德,为我国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过程更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加武德的修养,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社会如何演变,武德一直都占据着其重要地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对我国社会一直产生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武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应任重道远,为美好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凯凤.小学武术教育中的民族精神培育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7(11).

[2]张芳芳.小学武术教学教法刍议[J].武术研究,2017(02).

猜你喜欢

武德武术小学
“双减”政策背景下武术套路课程改革研究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