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杭运河诗文创作
——汶上运河

2019-09-10◎吴

文化产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分水京杭大运河诗文

◎吴 芳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 山东 济宁 272500)

【关键字】京杭大运河 汶上 运河诗文 南旺分水枢纽

运河文化由来已久,具史料记载,最古老的人工运河是我国春秋时期开凿的胥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的灵渠,于公元前219年完成建设,该工程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为秦军攻克岭南所需物资的运输提供了重要保证,对加强南北人民经济文化交流往来发挥着非重要意义,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世界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京杭大运河途径四省两市,贯通五大水系。如今的京杭运河的价值已不再局限于作为水利工程带来的经济、农业发展上的便利或战略意义,它更多的是作为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具备独特的文化魅力,其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1]。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是运河的水脊,影响着京杭大运河的畅通运行。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征调十六万五千余人疏通河道,采用汶上治水“老人”白英的建议,最终充足了河道水源,大幅提高了运河运输力。汶上运河作为南旺分水枢纽的建造工程之一,是京杭大运河中至关重要的河段,其重要的地位加上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南来北往的文人们到此都要挥上一笔,流传至今的诗文作品非常丰富。

一、汶上运河

汶上运河是现今运河鲁桥和安山段的前身,是元朝为方便粮运,促进南北交流而在济州境内所开的运河,因此,汶上运河也可叫做济州河。该工程南启任城,北接须城安民山(今山东济宁至山东东平县安山镇),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河段。

1391年,会通河因黄河水暴涨淤塞而无法通航,到永乐九年(1411年),运河汶上南旺地段因地势较高,水源不足,无法通行船只。为疏通河道,恢复航运,成祖朱棣命宋礼等人征夫十六余万治水通航,宋礼采纳白英的计策,从沽头到临清间建立三十八座水闸,以便调蓄,将安山湖、南旺湖、马踏湖、昭阳湖作为储水柜,以达到防涝抗旱,蓄洪济运的目的。经过八年的艰苦建设,最终实现了南北分流,三分水往南,七分水往北,形成完整体系。南旺枢纽工程成为了航运通畅的保障,促进了南北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面交流。

二、汶上运河的诗文创作

安山、南旺、昭阳、马踏四湖加上袁口闸和开河闸组成了汶上运河水柜,其吸引来的南来北往的商船多会选择在闸湖处停靠。文人、商人、达官贵人等社会各阶层的涌入逐渐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由于过往商客越来越多,河岸边的摊、蓬、店、铺也逐渐出现,今天我们在古运河边总能看到类似某某店、某某铺命名的村落,很有可能是由当年的店铺逐渐衍化而来。

若将明清时期的汶上运河引用《红楼梦》中的句子来描述,那真是“烟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这种地方一定是才子佳人的聚集地[2]。各种风流人物来此对酒当歌,吟诗作赋的现象在当时更是稀松平常。通过对《汶上县志·艺文志》的查阅,统计出其中所收录的以运河为背景创作的文学作品约有90篇,其中诗作82篇,文章8篇。汶上运河开凿于元,至明永乐年间白英治水后才进入通航鼎盛时期,因此这些作品大多出自元明清三朝。本文将其诗文作品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开河诗文

根据《梁山县志·地名志》中记载,开河的名称来源于永乐九年的开挖疏梭,而比其年代更早的《元史·河渠志》则明确元代运河此置闸的名称为开河闸。由此可以看出“开河”在元代就以闸口名称的方式出现,但名为“开河”的村庄则是在永乐年间逐渐形成、壮大的。

开河闸位处闸口,运河疏通后,往来船只多在这里停靠休息,两岸的餐馆、店铺等设施建设便随之增多,居民人口也与日俱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城镇的规模。随着运河的通航,身处闸口的“开河”镇能够成为繁华大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文人墨客在此观赏、逗留,自然而然会留下一些诗词歌赋,如明代学识渊博,成化二年高中榜眼、官拜礼部右侍郎的程敏政(字克勤,1446年—1499年),就曾做过一首:

《八里湾复制亚卿同行至开河驿始别》

客路重逢喜倍增,几人相好是心朋。

爱君才似鸡群鹤,笑我船同骥尾蝇。

别思渐浓频唤酒,和章难续更挑灯。

熏风有约陪鸳序,忠告时时得敬承。

明朝的胡俨其作品《汶上开河与仲熙子启登岸散步》中,“秀麦苖已交,柔桑叶渐长。鸡犬适闲旷,牛羊遂生养。欣欣物自私,春光正骀荡”几句描写了开河居民生活的富足景象,以“依㣲辋川居,悠然快心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可以说该诗是对当时开河民生、景色的描绘,将开河的生活生态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詹瀚在《开河迤南即事》中的后四句写道:“千里民居今底定,十州麦垅近全收。黄陵冈塞河循旧,黑马沟深水自流。”表达了运河疏通以后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享受祥和惬意的生活。

开河的诗文还有很多,如曾棨的《舟次开河》、王讴的《开河小憩》、王暐的《书开河驿壁》等,在此不一一例举。

(二)湖泊诗文

我们根据《明史·河渠志》及《汶上县志·方域志》中的记载可得知,明朝京杭运河贯穿“水柜”湖泊,由北向南依次流经蜀山湖、马踏湖、南旺湖。

京杭大运河

由此可见当时在运河航行势必要在这些湖中往来,而文人往来于湖间,难免留下内容各异的诗篇。我国古代写景的诗词必定离不开抒情,以景抒情是诗词创作的常用手法。作者将自己的心态和所观察到的景物相结合并将其融入到字里行间的诗句中,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对作者的心理活动及内心想法甚至是思维境界产生一定的共鸣,这也造成一个现象:即相同的景物,不同的诗篇,表达的思想、情绪也截然不同。作者在消极失落的情境下所作创作就带着一股忧伤悲情,作者在激昂积极的心态下所写的诗则透着豪意和激情,各不相同的表达加上这些湖泊诗文的内容和种类复杂繁多,对其整体内容进行分析难免会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因此本文仅挑选个别诗句以作代表:

清朝的张鹏翮在其作品《南旺寄富主事》中写道:“指日扬帆过碧滩,南湖分水更回看。却怜昨夜深秋雨,添得人间几度寒?”全诗主旋律幽静缓和,诗人在游湖时有感而发,前两句描写游湖过程,引出后两句的以“深秋雨”问“几度寒”,表达了作者国家大事的关切,同时隐喻自己的不如意。

清朝施闰章的《至南旺》道:“客倦南来路,河分向北流。明朝望乡泪,流不到江头。”作者以汶水的南北分流来比喻自己久离故乡漂泊在外,内容通俗易懂,生动的表达了其思乡之情。

清初的杰出诗人王士祯留有多首描写马踏湖的诗句,如“鹅鸭城边望不稀,汀洲水涨荻芽肥”表现了马踏湖居民生活的富足,还有“鹅鸭城边水映空,渔舟来往暮烟中。”

“唱歌未断神鸦起,荷叶菱花四面风”描写了恬静安宁的景象,而“信美真吾土,新凉况水湄。西勾桥上月,应系故人思。”两句则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古迹诗文

在数不胜数的众多诗文中,也有不少以南旺分水枢纽附近的文化古迹为创作题材的古迹诗文。大运河的畅通运行与发展在带动周边经济文化活跃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周遭建筑的发展,分水龙王庙、禹王殿、八蜡神庙等,这些景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时间的积累下逐渐深厚。普通的建筑、景观在岁月的洗礼下成为了名胜古迹吸引着无数游览者,从此地经过的客人、文人学者无不在此停留参观。由此可见景观在运河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些名胜古迹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康熙乾隆皇帝也多次来此考察驻留并有明确记载。

汶上运河的分水庙建于明初开通运河不久,《汶上县志·艺文志》所记载的相关文章多达十二篇,有散文、有诗歌,形式多样,明朝徐琳所著的《分水龙神庙纪略》中详细地介绍了龙王面的位置、修建过程等信息。南旺分水枢纽的成功建设大大扩充了京杭运河的南北水源,提升了运河的航运量,促进了南北交流,为求神灵庇佑而修建祠庙,类似这类古迹诗文如薛应旃的《南旺谒分水龙王祠》《题分水庙》、乾隆皇帝下江南给分水庙的题诗六首等。

三、汶上运河的人文价值

(一)文学创作丰富

京杭运河的畅通几乎使社会各个阶层都在南旺留有自己来过的印记。皇帝、大臣、商人、文人的文艺创作使得汶上运河充满了文艺气息和历史特色,也让南旺成为了明清时期的文学重镇,其在整个运河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中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和举足轻重的文化地位。

(二)众多名胜古迹

水利工程的建设带动着南旺出现如分水龙王庙、望户亭、蜀山寺等建筑群,为当地增添了诸多壮丽的景色。每一个从遥远过去走来的建筑都是古代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壮丽外表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四、结语

京杭大运河的使用到元明清时期达到巅峰,诗词歌赋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而层出不穷,成为了运河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为了对京杭大运河的人文价值有更具体全面的认识,应该对这些诗词文章进行专题研究。

猜你喜欢

分水京杭大运河诗文
依河而生,因河而兴:元明清戏曲迭代与京杭大运河关系论说
基于闲置分水指标的黄河分水方案调整研究
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漫话康熙民窑青花瓷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分水剑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