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物理兴趣教学探讨

2019-09-10练世尊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情境创设学习兴趣

练世尊

摘要: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大都对物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是不稳定的。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发现物理内容太抽象、难以理解,如果再加上成绩不够理想,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迅速下降,以致影响对物理的学习,形成恶性循环。聪明的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在课前导入和课中创设情境两方面多下功夫,将学生不稳定的兴趣变为稳定的兴趣。

关键词:中学物理;学习兴趣;情境创设

兴趣是学生认识世界、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源泉。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途径是多方面的,但万变不离其宗,课堂教学必须是主要形式。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可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较大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设计好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犹如戏剧的序幕,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新课一开始就产生热烈的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一)讲故事导入

许多物理知识都源于相关的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或趣闻笑话。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从中选出精彩部分用于教学,这对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二)做实验导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来导入新课,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使课堂教学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我先做了实验。之后,我提问学生:“当将两支试管一起倒置时,大试管中的小试管是否会下落呢?”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会掉下来啦。”接着,我演示了一遍,学生们观察到:随着大试管中的水徐徐流出,小试管非但不掉下来,反而自动上升到大试管里。学生们面面相觑,都被这奇异的现象紧紧地吸引住了。这时,我将话题转向新知,指明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并引出“大气压强”这一课题。

(三)常识导入法

物理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科学。上课时,教师可针对所讲的内容,提出一些相关的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试着解释原因,让学生感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所提的这些问题,必须是学生似曾相识,“欲言而又不能”的,这样才能达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求知欲的目的。如在讲“球面镜”时,我先提出4个问题:“你是否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镜子?一般的镜子为什么是平面的?汽车上的后视镜为什么是凸的?手电筒的聚光碗为什么是凹的?”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产生了五花八门的答案。这时,我通过对学生答案进行评讲,继而引入新课:“凸凹面镜统称球面镜,它的成像规律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待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连。当人们接触到某一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乐意去做的一件事。

(一)娱乐中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地插入一些诗词、歌词或引用一些电影镜头,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如在讲“参照物”时,由于其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觉得乏味,我便引用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来解释“参照物”的概念。“青山怎么会‘走呢,是不是作者写错了?”我明知故问,引导学生分析“竹排游”和“青山走”这两种状态下的“参照物”各是什么。学生豁然开朗。

(二) 风趣幽默的语言,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幽默是最高级的智慧。一般人都喜欢跟幽默风趣的人交往,学生也一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风趣、富有哲理的幽默语言,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运用比喻,让学生带着情感学习

比喻教学法是一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用恰当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概念、原理或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可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的作用。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材料或现象与抽象的物理概念进行对比,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核外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时,我给学生打比方:“这好比你们小时候还是婴儿时,你爸爸将你抱在怀里;你学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上;你再大一点,你爸爸则说:‘走,外面玩。”又如在讲“楞次定律”时,我向学生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來,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再如,在对“理想气体等温变化”进行微观解释时,我这样比喻:“你们班有五十个人,在教室里显得很挤,容易产生碰撞;而当把你们放在大礼堂时,碰撞的机会就减小了。”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情感

有趣的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用的知识也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但要使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靠学生自己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应使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激发其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本杰明·布卢姆指出:学习结果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学生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并达到规定的标准,在心理上会有一种满足感,受到积极的促动,他们会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想继续进行下一个学习任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促动,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进而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问题的难易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来回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信息量日益增大,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推广,为中学物理学科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阶段,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物理规律的探索实验不能重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模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和规律。以“a粒子散射实验”为例。教师可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现出整个实验过程,并动态模拟:从装有放射性物质钋的铝盒中不断有a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a粒子偏转角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看过a粒子散射实验的动态模拟过程后,师生再共同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探索原子结构。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下a粒子散射实验装置、过程、现象,深刻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理论。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谈得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师必须针对课堂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方法,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物理。

参考文献:

[1]李辉照.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兴趣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4).

[2]欧阳绍成.高中物理兴趣教学的导入及应用[J].亚太教育.2015(11).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情境创设学习兴趣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