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对时代背景的反映

2019-09-10都雨彤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神学但丁神曲

都雨彤

摘 要:从数千年前至今,中外文学作品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遣词造句到作品主题,这些年来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反映着时代的特征的背景。本文讲述的文学作品不仅仅包括小说、史书等,也包括历史上知名的法典和律例。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带有反映或批判社会现实或历史背景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汉谟拉比法典,文艺复兴

一、汉谟拉比法典及其背景

汉谟拉比法典来自于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王国。这是一部由楔形文字写成的法典,带有明显的古巴比伦文化特点。这部法典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唯一一部拥有悠久历史且保存较为完整的楔形文字法典。在出台汉谟拉比法典的时代,古巴比伦农村的分化已经相当严重。古巴比伦尼亚时代,商品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正是由于奴隶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并行发展,当地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要求而进行调整。在正式出台汉谟拉比法典之前,许多城邦已经编纂了旨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有关条例和规章。汉谟拉比法典正是集这些律例之大成的产物。汉谟拉比法典包括了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维护自由民利益的时代背景下需求。与此同时,侧重于维护自由民的利益,规范自由民的行为,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这是因为我古巴比伦时期的奴隶不具备人民所具备的权利和社会地位。此外,就法典的内容来看,它也体现了当时各种法律趋于综合的特点。古巴比伦是一个用规章约束居民的国家,各个城邦也乐于推出自己的律例和制度。总而言之,汉谟拉比法典的产生以现有的规章制度为基础,以奴隶制和商品货币的发展为支撑,充分体现了所在时期人民生活,社会制度,文字水平等多方面的特征。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是先进思想家对于神学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反抗的时期。这一时期可以划分成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反应。中世纪欧洲的神学统治在束缚、禁锢人们思想的同时,也迫使一些先进思想家进行反思。

但丁与《神曲》

但丁作为《神曲》的作者,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拥有里程碑的意义和特征。这部作品明显体现出了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趋势。这部作品体现出了人与神之间,人与自身世界观之间,封建思想,宗教教义教规等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文艺复兴时代作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和个人愿望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神学统治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此,资产阶级团体和宗教神学站在了对立面。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人才是社会的核心,社会的根本,主张人是社会生活的创造者和世界的主人。在但丁的《神曲》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灵魂们具有身体的形象和特征。对此,《炼狱篇》25歌给出了一种解释,根据这种解释,灵魂在死后获得了由其周围的空气形成的新身体,灵魂通过这些身体与外界接触。但这种解释是成问题的,因为在它未曾注意到《神曲》中灵魂的“身体性”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本质上,无论灵魂“身体性”还是《炼狱篇》25歌的解释,其思想来源都是《约翰福音》第六章中耶稣与犹太人的一段对话,在那里,不信神的犹太人只能看到耶稣的肉身,却看不到他的灵性。因此在《神曲》中,“像身体的灵魂”是对不信者的神学讽刺,而“身体性”的逐渐消解则是皈依的表记。

但丁的《神曲》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人在三个与神有关的地方的游历和探索,从而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和反思。首先是經济方面,宗教统治下的经济难以进行资本主义发展,教会垄断了社会上大部分的财富,缩小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空间,减少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 但丁作品中的地域、炼狱和天堂正是神学统治的象征。其次,这部作品在政治方面对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人物的设计也探讨了当时罗马社会的一些政治和历史背景,揭示了诗人由于种种因素,如政治的、宗教的和个人的因素,所产生的对这些人物情感上的好恶。《神曲》不仅揭露了教会通知的黑暗和腐朽,还批判了政教合一的制度。在中世纪时期,许多的国家都在政教合一的模式下实行统治。这样的统治不仅仅使人们的思想变得愚昧,更影响了政策的实施和开展。这部作品在写作中使用了大量的俗语,有助于更多的人理解并无形中扩大了它的传播范围。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意大利文学地位最高的作家之一,其《神曲》是一部恢弘巨著,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为伟大的作品之一,但是,其俗语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质疑,英国学者迈克尔·希瑟在其著作《但丁批评的遗产》中指出, 《神曲》的语言学研究往往是最吸引人的,也是争议最多的。 《神曲》作为一部文学巨著,用俗语写作不仅给但丁招致了争议,更使《神曲》得到了普及,也促进了意大利语的繁荣和发展,但丁在其代表作《神曲》中,描写了人类灵魂在地狱、净界、天堂三界中的不同遭遇,以悲凉、伤感的笔触表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罪人所受刑罚都有“报复刑”的意义.《神曲》中的“因果报应”在宗教意义和人性道德上具有统一性,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讲善恶终有报,劝人向善。文艺复兴运动开展的同时,欧洲还迎来了新航路的开辟,这一活动不仅仅将欧洲和其他地区连接在一起,还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不同大陆产品的交流促进了经济上的往来。因此,经济的发展也是文艺复兴背后的强大动力。但人们不能否认的是,尽管但丁在中世纪宗教统治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突破,他还是没能完全摆脱神学对他思想的控制。总而言之,但丁的作品体现了对于旧时代的反叛和反思,也为人们提供了进入新时代的思想入口,吸引了更多的人投身到更加有意义的思想建设,呼吁了更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加入到思想解放运动之中,促进越来越多的人敢于追求自身的利益,敢于实现自身愿望。

参考文献

范友悦.但丁《神曲》中的“因果报应”观解读[J].语文学刊,2012,000(015):24-25.

廉鹏[1].论但丁《神曲》俗语写作的目的和影响[J].信息周刊,2018,000(030):469-469.

朱振宇.灵魂的形体---《神曲》中“像身体一样的灵魂”现象解.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PP. 57-65

猜你喜欢

神学但丁神曲
年老的画家
后全球化时代的神曲与寓言
本雅明神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张杰演唱功夫主题神曲《我是来揍你的》
斐洛论犹太神学的合理性意义
一只珍贵的蛋
只有一条毛毛虫
神曲《春节的指南》网络走红
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