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病理的符合率研究及分析

2019-09-10王定敏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宫颈癌

王定敏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病理的符合率。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宫颈活检后行宫颈锥切患者100例,在2011年01月-2017年07月间收治,对比分析宫颈锥切组织病理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结果:100例患者行宫颈活检后,发现慢性宫颈炎16例,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I级(cIN 1级)36例,CIN II级26例,CINⅢ级22例。而后通过宫颈锥切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慢性宫颈炎31例,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I级(CIN I级)33例,CIN II级18例,CINⅢ级15例,腺癌1例,浸润性鳞癌2例。结论: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病理的符合率,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差异性,若有必要,可在手术前,实施诊断性锥切。

[关键词]宫颈锥切组织,宫颈活检,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病理检查,宫颈癌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6-0228-02

宫颈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好发于宫颈外口的鳞一柱交界处,近两年来,该病的发生率不断呈上升趋势,且逐渐偏向年轻化。手术与放射疗法是临床治疗宫颈癌最为主要的手段,可帮助患者获得较高的预后质量,若是疾病处于中晚期,则预后疗效较差。经临床相关研究指出,宫颈癌前病变到宫颈癌这一过程,大概需要10年左右,基于此,定期妇检,尽早发现予以尽早治疗,以延缓、阻断疾病进展,是防治宫颈癌最为主要的手段。宫颈活检、宫颈锥切,是诊断宫颈癌的主要方法。此次研究中,对比分析了官颈活检与官颈锥切病理检查结果,探讨两种不同诊断手段的符合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宫颈活检后行宫颈锥切患者100例,在2011年01月-2017年07月间收治,年龄23-65岁,平均(38.91±4.12)岁。临床表现:白带增多85例,宫颈息肉以及宫颈糜烂25例,血性白带19例,高危型HPV阳性79例(未检出21例),接触性出血11例。

1.2方法所有患者经进行宫颈活检后行宫颈锥切病理检查,方法如下:①宫颈液基细胞检测:利用全自动TCT液基细胞制片机,予以制片,染色(巴氏染色法),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以宫颈细胞学分类法,诊断检查结果,而后予以细胞学检查诊断,若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视为异常病变。②经阴道镜下进行活检:受检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处理外阴、阴道、宫颈,采用电子阴道镜,取小块组织,其位置一般为宫颈3点、6点、9点、12点,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所取组织,送到病理科,予以制片,切片厚4um,而后进行HE染色,通过显微镜,做出病理诊断。③宫颈锥切:待到患者月经完全干净之后的3-7天,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手术治疗。手术前2-3d,选择氯已定,浓度为0.05%,灌洗阴道,每日1次。手术时保持膀胱截石位,予以骶麻处理,常规消毒处理外阴、阴道以及官颈部位,铺巾,取阴道拉钩,暴露宫颈,以碘溶液,对病灶区域进行确定,而后采用鼠夹钳,将宫颈碘未着色区域夹住,向下拉,置人金属导尿管,观察膀胱,确定膀胱底下缘边界,用手术刀在病灶区域0.3-0.5cm处,向垂直方向行一个环形切口,向内偏斜30-40度,锥形切除宫颈深部,以锥形完整切下宫颈病变组织,切除时,要注意范围,不可超过宫颈内口,以电烙或结扎,对创面进行止血处理,纱布充填局部,隔日后取出,对切除组织做病检。

2结果

100例患者行宫颈活检后,发现慢性宫颈炎16例,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I级(CIN I级)36例,CINⅡ级26例,CINⅢ级22例。而后通过宫颈锥切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慢性宫颈炎31例,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I级(CIN I级)33例,CINⅡ级18例,CINⅢ级15例,腺癌1例,浸润性鳞癌2例。见表1。

3讨论

宫颈癌初期症状并不突出,随着疾病发展,首发症状以阴道异常流血、白带增多为主要表现,故该病初期诊断时,与慢性宫颈炎容易混淆。宫颈癌早期患者,主要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尤其是妇检、性生活以及排便后,出血量较低,与病灶带下、间质内血管相关,但也有部分患者存在过多月经量、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表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是绝经患者中,最为主要的表现嘲。除此之外,有些患者的阴道排液过多,表现为血性稀薄样。若是疾病处于晚期,病灶范围将会不断扩大,并出现便秘、尿急、继发性尿频、下肢肿痛、肛门坠胀等表现,疾病终末期时,可见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碘试验、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HPV、宫颈液基细胞检测、宫颈活检、宫颈锥切等,都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临床中,主要以HPV、宫颈液基细胞检测、宫颈活检,作为CIN检查的主要手段。一直以来,阴道镜、宫颈活检联合检查,是CIN主要诊断标准,但随着宫颈癌筛查手段的不断完善,加之CIN病例数增多,针对CIN诊断研究,也在不断加深,质疑宫颈活检诊断准确率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阴道镜检查取材限制,诊断结果的判断依据为检查者的临床经验,从主观上影响到了检查结果,极易产生误诊、漏诊。为提升CIN诊断率,有研究提出宫颈活检后行宫颈锥切病理诊断,以此来弥补阴道镜检查的缺陷,从本次研究中,结果分析可知,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病理诊断慢性炎症的符合率为51.6%,CIN I级符合率为91.7%,CINⅡ级符合率为69.2%,CINⅢ级符合率为68.2%。宫颈活检并未发现浸润癌、腺癌,而宫颈锥切诊断出腺癌1例、浸润鳞癌2例,表明阴道镜检查准确度较低,原因分析,是因为多点多中心的宫颈病变,用阴道镜活检,难以确保所取组织属于病变组织,经阴道镜检查,发现有疑似病例,则应当及时予以宫颈锥切诊断,宫颈锥切能够对宫颈解剖结构进行保留,不影响患者的生育要求,是诊治宫颈病变的有效手段。

总之,宫颈活检与宮颈锥切诊断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联合两者,能进一步提升CIN诊断率。

猜你喜欢

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宫颈癌,不是那么可怕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和我们有关的宫颈癌疫苗,你了解多少?
宫颈癌疫苗在我国获批上市
宫颈癌疫苗作用有多大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
ERK及JNK/MAPK通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