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2019-09-10吴莉莉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吴莉莉

摘 要:新课程改革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通过初中体育教学设计运用思维导图可行性分析、掌握运用原则、实践性探索,构建以启发、探究、创造为核心的先进教学模式,促进初中体育“壮腰”。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设计;初中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0-109-01

随着“初中壮腰”工程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颖的教学设计方式不断涌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符合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求,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提升思维品质,改善思维力和学习力,为学生终身体育提供有效的保证。思维导图作为教学改革创新模式运用到初中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中,将引领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全面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谋求体育学科在“初中壮腰”工程中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1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思维导图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博赞发明的一种能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有效,实用性强,又叫心智导图、心智地图[1]。

在初中体育壮腰工程中,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设计必须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笔者曾就七年级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进行对比教学设计,甲组采用传统教学,乙组采用思维导图+传统教学的方式。因跳远技术对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要求较高,技术动作较复杂,乙组通过思维导图画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环节动作要点,让学生轻易建立清晰的技术概念,加之教师示范讲解,相较甲组能更快建立直观长久记忆,对起跳技术、起跳后空中姿势这些教学重点掌握较好,学生积极性高。因此,探索思维导图运用于体育教学设计,在教师层面上有利于改变初中体育传统备课形式,促进体育教师进行扩散性、联想性思维,有利于教师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达到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在学生层面上能满足初中生步入青春期后,喜欢探究、善于模仿、标榜自我的心理需要[2],便于学生对运动技能进行记忆、学习、思考,加快掌握运动技术动作,体验运动快乐,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2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设计需遵循的原则

2.1实事求是原则

运用思维导图于初中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要符合体育学科的特性。即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要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与初中体育学科实际相结合,方便学生掌握一定体育知识,促进学生通过记忆进行各种身体练习实践,在不断的尝试与体验中感悟,掌握运动项目基本知识、技术、技能。

2.2因材施教原则

运用思维导图于初中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要坚持回归教育本源,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差异发展,努力构建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心理情况、健康状况、学习兴趣、体能基础以及学生掌握运动项目技术的学习情况,将因教施教的思想渗透到体育思维导图教学设计中,让每位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适合自身需要的锻炼方式与学习途径,进行分析与处理,以达到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不断提高的目的。

2.3全面发展原则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体育新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生运动实践能力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情绪态度、体育习惯等综合素质培养。既要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基础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要挖掘学生体育自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生信心,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直接的锻炼经验[3]。

3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中的实践研究

3.1以问题为导向,提高运用的前瞻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运用思维导图参与教学设计,教师能更好地考虑学生身心特点、个性心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不同习惯等因素,预判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激发新思想、新发现、新感受,进而制定更加简洁、有效、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设计,不断提升初中体育课堂质量。

3.2以发展为导向,提高运用的有效性

一是分析上求深。就是运用思维地图进行初中体育教材分析要细致。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挖掘教材,对涉及的知识理论与运动技能进行分析,熟练掌握重难点突破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预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自身竞技水平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突出鲜明性、具体性;二是目标上求准。要结合初中生身心特点,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教材的呈现方式。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思维导图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从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在实现关注每一个教学环节知识小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运动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带来的魅力;三是内容上求全。就是要运用调动学生学练兴趣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获得亲身实践体验,掌握中长跑技术重点、克服难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养成好观察、善质疑、乐探究的思维品质。

3.3以差异为导向,提高运用的针对性

运用思维导图设计初中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倡导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在体育教学評价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发现的眼光看待和培育学生,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学有所获,个体的体育核心素养得以发展。以七年级运球教学评价为例,采取分层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查找差距,享受体育带来的愉悦,为今后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虹.图解思维导图[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

[2]黄煜峰.初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3]王蒙.浅谈在新课改理念下思维导图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EB/OL].

[2013-10-26].http://www.doc88.com/p-9085923261622.html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