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小学数学教学

2019-09-10余俊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4期
关键词:互动性游戏化趣味性

余俊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创新教学,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游戏化,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以及习惯的培养等,帮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游戏化;互动性

一、加强教学的趣味性

所以创设趣味性的课堂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可以增加情境的故事性,而非一味的依赖于对现实问题的还原,动不动就“菜场买菜”或者“数一数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虚拟环境等方式是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在对“因数”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话题。教师板书“100”和“60”两个数字。教师:你们更喜欢哪个数字呢?学生讨论纷纷,学生A回答:更喜欢100。教师:为什么?学会A:因为这个很像考试的分数,要是得了100分,我妈特别高兴,要是得了60分,我妈又得跟我翻脸。教师:哈哈,下次争取考100分,但是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数字王国里,100不怎么比60受欢迎啊。学生差异,纷纷问为什么。教师讲述了“钟表发明的故事”,然后教师板书“10”和“6”。教师:你们看这两组数字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开始议论……。教师创设了一个故事性的问题情境,使得同学们都集中精力在老师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从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师生间的互动

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所以小学教学时教师要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基本的学习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在现阶段小学数学习题课教学时,教师就会用一种教学方式讲多种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单一,因此出现学生上课睡觉心不在焉,甚至讨厌上数学课。所以,可以利用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情境。在学习任何人一门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的关键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内容直接讲,没有一点的设计教学情境,整个教学枯燥乏味就会让学生听着就会犯困,注意力不集中。不仅如此,小学生生性好动,好奇心重,所以想让他们把教学内容学好,就要设计多种教学情境。比如,游戏。小学生就喜欢爱玩活泼好動,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以接龙的9*9乘法表口诀,让一个接一个的背诵,最后背诵好的给予奖励。在比如,小组竞赛。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比拼,利用这个特点教学时我们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那种做题做得好,最后赢的一方给予奖励。比如:抢答、朗读、做题、填空等多种多样的竞赛。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新课程改革创新中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课堂上的领导者,这种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师生间交流,有效的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可知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活跃气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设计数学游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小学生喜爱游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来科学设置教学游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几张纸条上设置加减乘除问题,并通过击鼓传花的形式传递纸条,最后拿到纸条的学生解答相应问题。此方式有助于消除学生做题的枯燥感,而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又例如教师划分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对其他组提出数学问题,如果30秒内无法回答对方的数学问题,则视为失败,失败组需要增加一道数学作业题,反之,成功组可减少一道作业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又例如教师可要求每组学生每周绘制板报,将自己这周对数学学习的感悟写在板报中,既能令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学生课余时间观看板报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前往操场观察周边事物,类似于太阳位置变化以及时刻变化、上课以及下课时间差异等,要求学生记录相应数据,最后在课堂中总结其规律,并研究其存在意义,从而令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学习数学的好处是无穷的。

四、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都是基础性的知识,学生在掌握这些基础的前提上,就是保持对数学的数学。兴趣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世界十分的单纯,学生的学习动机极大部分都是由学生的兴趣决定的:①数学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保持很强的好奇心,在数学教学中紧密的联系生活,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感受数学的乐趣。比如,学习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师就可以为利用生活中的钟表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②创建数学竞赛,小学生好胜心强,通过竞赛的形式,能够激发全班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的欲望,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团队合作,使优生带动差生,让学生在数学竞赛中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荣誉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五、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基础性的教学,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应该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生的影响。让学生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养成课前预习,认真听课以及及时完成课后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表扬学生主动提问。例如,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小学数学的学习虽然结果很重要,但是也应该注重解题过程,让学生在日常做作业的时候做到格式正确、步骤详细清晰,为以后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及时的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比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在“角色扮演”中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喜爱,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最后,还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互动,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六、结束语

小学阶段,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及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爱”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8(1):218-218.

[2]张玉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J].神州,2018(8):87-87.

[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J].新校园:中旬刊,2017(2):112-112.

猜你喜欢

互动性游戏化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玩转表演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物”化的空间
面向提升校友网站互动性的交互界面设计与实现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