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品质
2019-09-10邓浩
邓浩
摘 要:项目日常管理工作执行“抓培训、抓班组、抓落实”的方法,恪守认真、较真、顶真的管理理念,“重标准、抓质量,重细节、抓关键,重创新、抓成效”促推乐清湾大桥建设成为“品质工程”创建样板工程,成为让百姓满意的一项民生工程。现对品质工程创建总结进行分析。
关键词:标准化;提升;工程;品质;分析
一、工程管理水平提升
(一)“场”到“厂”的转变
项目进点之初,以“三减、三改”为导向,以提高工厂化覆盖率为突破口,按照混凝土集中拌合、构件集中预制、钢筋集中加工的三集中原则,规划建设临时设施。集中设置的1个T梁预制厂、2个钢筋加工厂、1个混凝土拌合厂,全部符合工厂化、标准化施工需求,减分散施工改集中施工、减野外施工改室内施工、减传统施工改工厂化、流水线施工,实现了从“场”到“厂”质的转变。
(二)智慧工地建设
1、针对隐蔽工程管理
在隐蔽工程数据采集方面,运用路基智能压实系统,综合微电子无线通讯、高精度定位等技术于一体,配有车载终端软件及图形化展示系统,实现可视化连续跟踪压实,大大提高了压路机操作手的工作效率,路基压实施工一次成优。
2、针对安全风险监管
在项目部各厂、站及安全风险较大区域均设置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通过终端控制,可将影像信息实时传送至公司、指挥部信息管理平台,持续监督,进行有效管控。远程监控系统能够直观了解现场施工、关键工序领导带班作业及旁站检查情况,实时掌握施工进程,加强后台资源配置和管理决策。
3、针对工艺、工序检测
在工艺监测方面,预应力张拉、压浆、桩底注浆等均采用智能化设备,并将重点工序施工数据实时上传至指挥部阳光工程系统,做到实时监督、实时管控。
钢筋笼采用数控检测设备,运用对向红外同步扫描技术,集成单向自动旋转功能,对成品钢筋笼进行全方位体检,检测数据即时上传至处理终端,精度偏差控制在±1mm以内,成品方可出厂。
4、针对问题整改追溯
由中铁四局集团自行研发并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全面推广的“安全质量隐患排查系统”在乐清湾项目得到充分应用,该系统是集施工全过程安全质量隐患“排查、上报、监控、整治、验证、消除、统计、考核”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满足了全过程动态监管的需要,确保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高效运转,打通了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流传通道。
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1、钢筋分组式端头自动打磨机(新设备)
分组式端部自动打磨机可实现四根钢筋端头一次性打磨完成,全过程仅需30s,相对于传统人工打磨工艺(单个钢筋端头需要45s),加工工效可提升6倍。采用自动打磨机有效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同时解决了打磨平整度不易保证、质量离散度大的难题。
2、钢筋自动焊接弯圆机(新设备)
自动焊接弯圆机釆用立式圆盘结构,同时附着自动焊接及切断装置,实现“弯圆、焊接、切断"三步数控自动加工精度可控制在±3mm。以钢筋原材为加工材料,解决了传统工艺因接头不平顺的难题。传统加工需要2名专业钢筋工,而自动焊接弯圆机机械化程度高,设备操作简单,仅需一名普通操作工人即可胜任。
3、桥面施工“一体化工艺(新工艺)
集成三滚轴提浆自动整平机、坐式双盘磨光机及自动行走拉毛机,形成桥面成套施工工艺。三滚轴提浆整平机利用路面摊铺机原理,实现提浆、找平一体化机械施工,座驾式双盘磨光机仅需一人操作相当于6个人工抹面工作量,自动行走拉毛机实现梁面全自动机械化拉毛,解决了人工拉毛效率低,质量不易控制的难题。
4、流水线法钢筋下料技术(新技术)
钢筋下料以“流水线”作业为理念,根据加工长度需要,调整传感器位置。电脑终端控制钢筋顺次传输,当钢筋端头碰触传感器后,自动切断,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钢筋加工尺寸偏差可精确至2mm。单根钢筋运输、切断、卸料全过程约20s。周期性结果考核表明,该设备仅需1名普工即可完成全部操作,相当于传统工艺4名专业钢筋工配合完成的工作量。
综合考虑基于钢筋自动传输切断设备、端头自动打磨机及相关配套组件的钢筋流水线作业,相比传统钢筋加工工艺,可节约人工工时62.5%,占时工费仅为专业钢筋工的80%,经综合计算每百吨工费可节约8000元。
三、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乐清湾01标项目部在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浙江省省级“平安工地”示范施工合同段、浙江省国省道建设“施工标准化优秀项目部”,2015、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国省道建设“信用管理优秀项目部”。
安全管理通过“依法治安”、“标化促安”、“科技兴安”等措施,并借助综合安全服务、特种设备服务、气象服务等第三方单位,实现安全三助力,有效提高了现场施工安全保证能力。
四、工程品质文化提升
(一)管理人才培养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各工区完成指标情况,建立了技术创新、岗位练兵、提拔重用等激励机制,开展了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工地之星评比、QC质量攻关等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高标准高速公路建设市场的人才队伍。
(二)家园文化建设
围绕“以项目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的指导思想,以人文关怀助推品质工程。一是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优先考虑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按规定执行用工保险制度。二是打造和谐文化,为员工家属探亲提供夫妻房,开展“小候鸟夏令营”活动,为农民工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三是打造奋进文化,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支持帮助员工和农民工学历提升和专业资质考试,定期组织团队拓展训练活动。
(三)加强团队作风建设
项目围绕施工生产计划安排,积极开展“党建+项目建设”工作,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强化团队成员的“五个能力”建设,即团结协作能力,总览大局能力,落實执行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凝聚人心能力。通过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形势任务教育会等会议,传达宣贯新思想、新形势、新任务,强化工作沟通,分析形势,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打造一支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管理团队。
(作者单位:台州市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