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地籍测量技术问题研究
2019-09-10杨理茜
杨理茜
摘 要:城镇地籍测量主要以土地测量技术为手段,来明确土地面积、土地位置和土地大小,进而满足土地管理部门的土地信息需求。并且,城镇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在城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城镇地籍测量工作,强调城镇地籍测量的科学方法和较高的精度。研究城镇地籍测量基本方法和精度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地籍测量水平,而且对城镇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深刻意义。
关键词:城镇地籍测量; 基本方法; 测量精度
一、概述
地籍主要指国家监管之下的,以地块为基础,以土地权属为核心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质量、位置、权属等信息的集合,并且主要以图片、数据等形式表示。地籍建立主要是为了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以促进土地管理工作,健全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现阶段,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我国地籍建设需要建立多用途的地籍系统。而地籍测量主要包括地籍碎部测量和地籍控制测量两部分。而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包含地籍控制测量、设置地籍图根控制点和基本控制点,测定土地权属界线和行政区域界线的界址点坐标,测算宗地和地块的面积、并根据土地测量数据绘制地籍图,进行土地动态监控、开展土地变更测量,开展土地整理、开发等测量工作。
二、城镇地籍测量的基本方法
GPS 静态定位测量方法。在城镇地籍测量的过程中,GPS 静态定位测量方法使用最为频繁,GPS 静态定位测量方法在高级控制网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对几十、近百公里的控制网布测中的GPS 基线向量都能够采用GPS静态定位测量方法来进行控制。并且,GPS 静态定位测量方法的精度较高,能够将测量误差控制在1~2 厘米左右。并且,我国地区的很多城镇都使用独立坐标系统,只有少数城镇使用国家的坐标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北方城镇现有的控制网已经无法满足土地管理的要求,亟需土地管理部门使用GPS 静态定位测量方法来改造地基控制网。
RTK 测量方法。RTK 测量方法主要用于地籍图根点加密控制和一、二级控制测量的过程中。RTK 测量方法以载波相位观测為基础,对土地进行实时动态定位。并且,RTK测量方法能够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土地测站点的三维坐标结果。而且,RTK 测量方法的精度更高,能够达到厘米级别。另外,RTK 测量方法能够实现观测站坐标信息和观测数据的共同传输,流动站不仅要接受基准站所传递的载波相位信息,而且还要接受GPS 系统的卫星信息,并通过数据整合来对土地进行实时定位。
地籍碎部测量方法。地籍碎部测量也叫做地籍要素测量,主要包括界址线、保护区界限、界址点、行政区域界限、建筑物轮廓灯。地籍碎部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平板仪测量法、全站仪极坐标测量法、经纬仪测量法、摄影测量法等。其中,平板仪测量法主要以平板仪测图技术为基础,主要运用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地籍测量工作中。平板仪测量法的数据精确度较低,只能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图解地图。随着其他先进测量方法的出现,平板仪测量方法已经被社会淘汰。经纬仪正交测量方法主要借助测线和较短支距来测定目标点。这种方法主要使用直角棱镜来测定目标点和垂足点,并用钢卷尺来测量坐标距离。并且,测量所使用的钢卷尺必须经过事前检查,将测量精度控制在4cm 以内。全站仪极坐标测量法主要将多个已知点作为定向来测量控制点和目标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在现阶段的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全站仪极坐标测量方法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测量方法。摄影测量法主要按照航摄影图片和经过测算制作的底图来获取目标点的位置。
全站仪测量。传统的地基一、二级控制测量通常采用全站仪导线控制的方法。导线控制方法最开始使用钢尺和经纬仪来进行导线控制测量,这种方法的工作效率较低,精度难以达到工作要求。而全站仪创新了导线测量方式,用电子测距仪和电子经纬仪来开展导线测量结果,能够将测量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别,甚至控制在毫米级别。由于全站仪导线控制测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已经成为地籍测量中导线测量的最重要方法。
三、城镇地籍测量精度控制措施
布设平面控制网精度。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平面控制网布设要进行逐级布设,保证平面控制网均匀分布,并且要保证布设的精度。而平面控制网布设精度主要包括GPS平面控制精度和RTK 测量精度。第一,GPS 平面控制精度。GPS 平面控制数据需要使用TGO 软件来进行处理,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下载、读入和检查,并且要进行观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确定数据记录的格式、类型,统一的数据单位等。之后,TGO 软件进行向量解算。而GPS 平面控制的最小纵轴误差在3 ~ 5 毫米之间,横轴误差在3 ~ 4 毫米之间,误差较小,测量精度较高; 第二,RTK 测量精度。RTK 测量的速度很快,测量效率和精度也很高。并且在测量过程中为了避免测量过程中人为操作的误差而采用不积累误差的方法。RTK测量的精度能够到达毫米级别,最大误差为5 毫米,最小误差为1 毫米,平均误差为3 毫米,测量精度较高。
地籍碎部界址点测量精度。地籍碎界址点的数据精度直接关系着土地管理的范围,因此,地籍测量要保证界址点的测量精度。但是,在无论使用哪一种界址点测定方法都存在着一定误差。而要提高界址点测量精度就必须找出误差产生的根源,并采取消减误差的措施。而界址点测量中的误差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误差等。其中,系统误差主要包括仪器本身误差、测站点和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磨损误差、读书误差、变形误差等。偶然误差主要包括仪器对中误差和棱镜偏心误差。而粗误差主要由于测量者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误差。而界址点测量精度受误差因素的影响较大,例如,界址点点位对重误差对测量精度有着重要影响,当对中误差一定时,定向距离大于40 米,误差随着定向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当定向距离处于10 ~ 40 米时,测量误差随着定向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而当定向距离一定时,测量距离越大误差越大,精度越低。此外,界址点的系统误差值要比偶然误差值小,棱镜偏心误差对测量结果的精度影响最为明显,系统误差中点位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王建明. 地籍测量技术及管理的相关思考[J]. 华北国土资源. 2017(05)
[2] 高启航. 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方法[J]. 民营科技. 2018(01)
(作者单位:达州市国土资源档案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