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道法真课堂 落实核心好素养
2019-09-10魏楚楚
魏楚楚
摘要: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道法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也是课堂创新和变革的关键。作为道法学科教师,依据学生特点,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呈现出学生真实的行为矛盾和思想冲突。再通过绘本故事、活动体验等方式,在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中,认识自我、重塑自我、提升自我,让核心素养扎实落地。
关键词:解析教材;探索策略;落实素养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时应正确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融入到基础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构建道德与发展生态课堂过程中,要加强探索与创新,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态度给予足够尊重,将其主体作用、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来构建更生动、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解析教材,把控教学方向
教材的教育思路 《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思路就是从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的法制教育在学习法律知识同时,还通过情境、参与等方式进行教育,体现“知行合一”理念。
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教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展现中国味。体现教育“以生为本”原则,包含学生安全健康、学生困惑,还尊重学生,让其拥有自主选择权。
还有很多环节,让学生讲述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已有经验,将“回望”作为学习的一种重要内容。
结合现实,探索实施策略
简单“教教材”是不够的,必须提供大量的素材,通过体验式活动,呈现学生真实的“知行矛盾”,才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内心感知。
创设真实情境,在体验中感悟 一堂入心的道法课,应该满足“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标准。根据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心理特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还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1】《大家排好队》
板块一:创设情境,展现问题。①老师发糖,孩子们拿糖;②视频回放现场;③交流:如果第二次拿礼物,会怎样;④采访:和上次对比有什么不同感觉?(板贴:文明有秩序)
板块二:再次排队,又现问题。①排队拿魔方;②交流:排队没拿到礼物吃亏吗?
板块三:再排队,理解意义。①交流生活中拥挤的事例,出示受伤数据;②踩踏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③发免作业卡,你们会怎么做;(板贴:还是排队好)④排队会让我们怎么样? (板贴:更安全)
教师通过三次“领礼物”的真实情境,让孩子从“混乱”、排队是否吃亏、更安全。巧设情境,呈现人性化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依托多元评价,在自省中成长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学生通过评价,获得认同感,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①把握时机。课堂评价要精准,要抓住时机,要对学生有启发、有价值,而不能泛泛而评。②描述性评价。评价要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使用描述性语言进行。如“你表达得很清楚,大家都听懂了”“你的感受很真实,我们也有同感!”描述性评价只客观阐述事情,不对人的品行和人格进行评价。③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可以促使孩子自我反省,在反省中达成“知行合一”。“同伴互评”可以培养孩子欣赏别人、中肯指出别人不足的习惯,同时来自同伴的欣赏和建议,可以让被评价者获得认同感。
【案例2】《我们有精神》
教师把“仪表好”“面貌好”“无精打采”等用图片融入飞行棋。学生边玩边进行“自评和他评”,做到的向前走,没做到的立即改正。评价与活动相结合,是一次非常好的创新。
立足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培养理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道法课堂是最好的立足点。依靠体验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案例3】《可爱的动物》
活动一:①绘本故事;②体验蜻蜓在瓶子里的感受;③东东这么喜欢蜻蜓,为什么蜻蜓不喜欢呢?
活动二:①视频学习正确和小狗接触的方法;②判断哪些行为不对;③生活中有被小动物伤害过吗,怎么处理;④音频:医生提供建议,先找大人。
总结:喜欢小动物就要关爱它保护它,才是真喜欢;还要学会自护。
低年级学生情感丰富,喜欢小动物。但在相处过程中,往往以自己的意愿对待动物,缺乏保护动物的意识。该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动物被剥夺自由的感受,懂得真正地喜欢是尊重动物的习性,让它自由生长。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培养责任担当 人文素养的发展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有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从而自主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