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讲道理”
2019-09-10郭维朱
郭维朱
“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刨根问底”,这些词就应该用在数学课堂上。因为数学是需要讲道理的,突出的是道理,拨动的却是思维,而数学中最重要的是“动脑”,就是得多想想为什么,就是得明白为什么,因此,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讲道理的机会,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那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讲让学生明白道理呢?
联系已有知识明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学生如何学好的角度出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操作,更重要的是将自己亲身参与的发现结果用嘴说出来。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学生“说”的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出示0.3元和0.30元后,笔者便让学生充分说说它们是否相等。
生1:0.3元和0.30元都表示3角,所以相等;
生2: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是30个0.01,所以相等;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老师,我发现了,虽然0.30末尾多了一个0,但3还是在十分位上,所以0.3和0.30相等。话音刚落,其他学生都恍然大悟了。接着,又有几位学生抢着举手:我知道了,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样小数的大小不会变,因为数字所在的数位没变。到此,學生自己探索出了小数的性质,而且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性质。得出小数的性质后,又有学生发表想法:整数没有这样的性质,因为在整数的末尾加上0或去掉0,数字所在的数位发生了变化,所以大小变了。课上到这儿,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理解得更深了。所以,放手让学生多说,“理不说不明”,说着说着,学生就理解了,说着说着,学生的思维就会另辟蹊径,说着说着,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发展。
结合生活经验析理
数学的学习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数学学习渗透在生活中,很多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依托,要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数学学习服务。
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笔者着重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课上,笔者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便轻松、愉快地明白了。笔者先问:3个人+5个人=?再问:4个人+6棵树=?在出现第二个问题时学生都笑了:人和树怎么加在一起呀?从而明白了不同类无法相加减。笔者继续问:3元+5元=()元,4元+5角=()元,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追问:这时4和5能直接相加等于9吗?学生通过讨论纷纷表示:如果直接相加结果是9元还是9角呢,所以单位不相同时不能直接相加。至此,笔者再引出新课,在对比、思考、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因为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一样,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减。进而想到通过通分可以使分数单位相同。就这样,学生知其然,还轻松地知其所以然。
抓住数学本质辨理
经历、体验和探索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过程性目标的三个层次。数学教学过程更应该是充满着探索和创造的过程。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方式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状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耳、动口,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都应该让学生充分动手、充分观察,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动手观察的目的不能仅仅是发现规律,而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明白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
如笔者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学生通过动手割一割、填一填,然后仔细观察,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如果就此打住,学生虽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但是,这样学生只知道有这样的规律,可以这样计算多边形的面积,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这时,笔者追问:为什么边数要减2呢?为什么不是几边形就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呢?接着便让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学生紧紧抓住“为什么不是几边形就分割成几个三角形?”结合图形观察思考,最后得出结论:因为在分割三角形时,其中有两个三角形需要多边形的两条边围成,其他三角形都只占了多边形的一条边,所以,几边形并不能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分割成的三角形个数比多边形的边数少2。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找到了规律,而且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一方面提高了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性。
结束语
课堂上教师必须学会“讲道理”,愿意花时间让学生“讲道理”,自觉敬畏数学之“理”,积极探究数学之“理”,学会思辨数学之“理”,并与学生一起感悟数学之“理”,从而让学生明“理”,而不是让学生成为记忆的“容器”。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成为提高学生思维的真正舞台,这样,才能发挥数学真正的魅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