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高服装专业教学实习工厂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10胡国寅

大东方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服装专业生产实习探索研究

胡国寅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背景下。职高服装专业学生如何与当地企业的人才需求相适应,如何实施服装专业实习教学的教学环节。使培养的毕业学生能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度。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觉得在学生的实习教学中实施建立教学实习工厂进行生产实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服装专业;教学实习工厂;生产实习;探索研究

一、背景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就业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因此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受到高职升学的冲击。一度忽视了学生的实习教学环节。导致了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倾向。为了使中职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市场、适应企业,实践环节的教学必须要从“黑板上开机器”,“试卷上做产品”,向“看着机器教机器”,“开着机器做产品”的现代职教方式转变。让学生在“动”中感知;在“做”中求知;在“用”中增知。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度。这也将是广大职业学校实践课教师所遇到的一大难题。为此,我校服装专业的实习环节进行了创建教学实习工厂的探索与实践,寻求一条适合职教实习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基本思路

本文所提出的教学实习工厂指的是采用服装企业式的管理方式,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由学生担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服装生产这样一个实体。教学实习工厂生产实习的全过程将学生分成六个组和厂长。并制定各职责和任务,具体安排如下表:

厂长、业务组、技术组、裁剪组、质检组、以及制作组、后道组组长都由高三同学担任,技术组、业务组裁剪组安排一定的高二同学,制作组副组长都有高二同学担任,缝制组组员由高二同学担任,后道组副组长由高一同学担任,后道组组员由高一同学担任。在这样的总体安排下各同学在原分配的岗位实习一周,并对其考核合格后进行岗位轮流。以实现培养熟悉、胜任服装生产各环节的职业劳动;具有组织、管理、实践操作能力;具备独立创新意识,适合服装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实施途径

1、组建生产实习领导小组

由主管校长、实训主任、服装专业组长、实习指导老师以及各参加实习班的班主任组成生产实习领导小组,具体制定生产实习计划,确定生产周期,业务来源,生产定额。设计学生各道工序以及轮换的周期,并结束后进行实习总结。

2、构建组织生产实习具体工作机构

生产实习具体工作机构由指导老师会同各实习班主任设定。厂长、业务组、技术组以及其余各组长由高三同学中竞争上岗,首先进行竞岗演讲,然后班级民主测评,由指导老师和实习班主任讨论决定人选。设定厂长一人,业务组四人,技术组、质检组、裁剪组人数根据业务多少而定,制作组每组七人,后道组每组六人。每位实习同学都挂牌上岗。在牌子上注明职务、组别、编号。各组成员的牌子采用不同颜色以示区别。视实习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轮岗,一般一周后,经实习领导小组考核合格后进行轮岗。高三同学原来担任的职务不得再进行竞岗。高二、高一同学在流水线中轮换不同的工序,这样三年一个大循环下来,每位学生都由高一时的“配角”到高二时的“副角”,再到高三时的“主角”,实习了服装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熟悉了服装生产的各道工序、服装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大大提高了毕业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岗位的能力。也为学生以后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生产实习具体实施过程

业务组接到生产业务后,由厂长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客户的要求由技术组制作样衣,由客户确认后进行大货生产。以我校第12期校服生产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大货生产的过程。

生产计划制定后,全校服装专业学生由教务处安排进行停课实习,各個组织实习机构工作启动。业务组负责面辅料采购,而技术组进行样板制作,工艺单撰写以及排料图的绘制,裁剪组根据制作组的时间安排有时会进行加班加点,以保证制作组的日常生产。制作组根据技术组下发的工艺单进行工艺流程的分配,确定组内每位同学的制作工序。质检组制定质检计划,统一质量标准。后道组根据技术组下发的要求进行整理,包装。

4、建立信息反馈网

生产实习开始后,厂长每天把各组的生产指标完成情况,产品质量情况进行列表上墙公布,在完成得最好的组上贴上流动红旗,让全体参加实习的同学知道哪个组做得最好,使组与组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氛围,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教师每天召集高三管理的同学,听取各方面的汇报,并进行各实习环节的巡视,及时了解实习情况,纠正出现的各种偏差,对生产实习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对组员之间相互协作好的组,对能不计个人得失,勇挑重担及工作踏实负责、成绩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对一些劳动纪律松散,工作挑剔,责任心不强的同学做好其思想工作,帮助其改正坏毛病。

5、适时总结,逐步完善

生产实习过程中一般进行中期和结束时两次总结,由指导老师拟定学生生产实习考核表,让学生填写,个人总结中要求实习学生从三个方面总结:(1)成绩与效果;(2)缺陷与不足;(3) 改进措施与建议。并进行相互交流,学生首先自评等级,然后小组评定,最后指导教师审定,进行层层考核,等级分优、良、及、不及。通过总结考核,发挥每个同学的主观能动性,把好的经验进行推广,改进存在不足之处,使实习生产的制度、方法、管理逐步完善,也使同学们养成善于总结,善于取长补短的良好职业习惯。

四、研究结论

实践证明职高服装专业学生经过生产实习,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加快了职教素质教育进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该过程的实施手段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泛,易于推广。

参考文献

[1]叶立群.《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2

[2]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服装专业生产实习探索研究
教学评价在中职服装教学中的运用
服装专业Photoshop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实施合作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论如何面对未来图书馆员的角色
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研究
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践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