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篮球传接球能力与意识培养策略

2019-09-10魏小龙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传接球传球篮球运动

魏小龙

作为一种团队型体育运动,篮球以其显著的运动性、技巧性、合作性、趣味性、益智性等诸多优势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社会人士所喜爱。目前,篮球运动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就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篮球运动已经成为丰富其课外运动生活的主要项目之一。但是,目前很多小学生在篮球运动方面普遍存在喜好个人进攻、注重个人技能、缺乏传球意识等问题。因此,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篮球传接球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合理调节身心状态、提升团队协作意识,实现从运动技能到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完美升华。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篮球传球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既能帮助其提升身体素质、增强运动技能,又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与完美人格的塑造。然而,由于年龄的特殊性、运动潜能的可塑性等因素影响,很多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篮球传接球意识依然不高,在比赛关键时刻合理处理球的能力依然不强。要改变这一现状,既离不开体育教师的不懈指导,更离不开学生的坚持训练,还要在师生协作、互促共进中帮助学生确立对篮球传接球的良好认知,在对应的实战训练或者篮球比赛中加以应用,在更好地开掘运动潜能的基础上获得身心方面的良好发展。

一、现阶段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篮球传接球训练及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

作为一种国际化运动项目,篮球运动以其独有的运动魅力吸引着很多青少年。近年来,互联网及媒体资源变得更加丰富,诸如NBA、CBA等高端篮球赛事更是被多数小学高年级学生热捧,很多学生更是以自己心目中崇拜的球星作为偶像,在动作、技术等方面刻意去模仿,在不断增强自己篮球进攻技术的过程中获得自尊心的满足,殊不知这种盲目性模仿既背离了篮球运动的初衷,也影响了团队之间的团结。究其原因,这一现状的出现主要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缺乏篮球运动的认识有关,由于思想认识的不足,致使传接球意识与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二)训练方法上不尽合理

科学的方法指导,是提升传接球能力的关键。但是,在目前很多农村小学中,由于专业体育教师比较紧缺,很多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基本以自由活动替代正常的体育教学,导致很多在篮球运动方面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苦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而走向极端。有些学生过分注重个人技术的展示,有些学生比较喜好對球星的模仿,有些学生特别乐于单打独斗。由于有效训练的缺失,导致很多学生基本不会传接球,总是在个人进攻面对严密防守的挑战时才勉强将球传出,此时,很多漫无目的的传球只能以失误告终,既挫伤了球队的士气,也影响了团队的协作。

二、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篮球传接球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学生对传接球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就项目特性而言,篮球运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运动技能,又强调队员之间的有效配合与互动协作。因此,如果参与者过分注重个人层面的技术能力,忽视队友的存在,不会传球、不懂传球,势必会影响球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并且也背离了篮球运动本身的初衷。对此,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时应该将传接球的重要性与团队思想、团队意识的培养贯通至整个训练的始末,让学生明白分享球的重要性,在相互传球、相互分享中感受篮球运动的愉悦,在传接球意识与能力的提升中获得篮球技能与素养的全面提升、综合发展。

在具体提升思想认识方面,教师应该重点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强调团队意识的教育。在篮球运动中,传接球意识是团队协作能力最好的体现。在一支篮球队伍中,如果队员之间缺乏信任、不会协作互助、不懂分享球权,即使这支球队拥有再高的运动天赋,也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团队的力量,一旦遇到比较严峻的赛事考验,就会以失败告终。因此,教师在开展篮球传接球意识与能力训练之前必须做好对学生思想认识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传接球的重要性,知道篮球是五个人的团队型运动,而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

其次,要加强技术要领的指导。看似简单的篮球传接球训练实则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只有科学稳定地传球,才能让接球者享受快乐,提升队员之间合作的默契度,将有效传球转换为有效得分。因此,教师在进行技术指导时必须将技术要领置于首位,先从方法指导开始,在传球的力度、准度、速率、方向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要求传球者传球要稳、准、精,进而确保接球者舒服接球。然后,选择好对应的合作对象,开展两人一组或者多人混合式传接球训练,提升队员之间的默契度。最后,将对应的理论讲析与训练指导融为一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使学生真正掌握传接球的技术要领。

最后,要提升教学的实战性。教师对学生进行篮球传接球教学时完全可以增大教学难度,让学生在实战训练中感受到严密防守,教给学生一些进攻手段,让学生在传接球的实践中达到对这些手段的融会贯通,并将这些进攻手段引用至具体的攻防转换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训练实效,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式的策略进行指导,让不同的学生在掌握基本传接球技术的同时将其应用至具体的实战比赛之中,从单人接球、单人传球开始,在传球方向、传球速率、战术应用等方面逐步渗透,先让学生传好球、接好球,随后不断加快传球、接球速率,最终将对应训练转换为具体的篮球意识与实战技能。

(二)加强学生传接球方面的方法指导

正确的方法指导,是提升传接球能力的关键。对于很多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其对于篮球的热爱仅仅局限于兴趣与爱好的驱使,而对于篮球传接球方面的理论知识乃至实践方法都知之甚少。因此,加强传接球方面的方法指导是提升篮球基本功的关键。教师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分层对待不同篮球基础的学生,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后进行针对性指导,进而为确保学生传接球能力得到提升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具体方法的指导时可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为传接球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学生确立比较明确的训练任务,组织其自主开展对传、互传乃至三人一组的实战性训练;对传接球基本功比较欠缺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专门性指导,要求其传球时徒手体会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出球手法,并且不断进行强化型方法指导,进而为提升其传接球技能提供保证。

(三)确保学生传接球方面的长效训练

传接球技能的提升并非在短期之内就能取得效果,需要经过长期的坚持训练,在不断巩固与强化中形成能力。因此,在具体训练时,首先,必须确定具有长效性的训练计划,并且坚持落实;其次,必须不断改进对应的训练计划,确保时刻能够适应学生传接球能力发展的实际需要;最后,必须确立必要的考评与监控机制,进而为提升传接球能力提供辅助。

例如,在具体训练中,首先可确立一个长期性计划,结合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基础、篮球意识等方面的特点制定个性化训练,帮助学生在不同训练时段明确自身训练要点。然后,分解对应计划,以周为单位进行落实,对每天清晨、中午、下午各个时段的训练效能实施长效监控,及时纠正不同时段训练中呈现的问题,为确保训练实效奠基。经过训练之后,如果部分学生的传接球能力与意识有所提升,便开始执行下一个目标,通过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使学生传接球的能力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与巩固。

三、结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学生篮球传接球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必须以长期训练、不断巩固为保证,进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传接球的重要性,然后将具体训练落实至具体行动之中,用锲而不舍的努力求得篮球潜能最大限度的开掘。其中,体育教师的指导、学生自身的努力、训练方法的改进、训练计划的落实都起着特别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具体训练时应该尽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断优化训练方案,提升训练效能;学生应该充分了解自身实际,以针对性、个性化、实用性为方向,将自身篮球传接球能力的提升作为训练的根本追求,进而在不断训练中实现传接球能力与个人篮球技术的有机融合,使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一团队型运动的对应体系之中,为促进自身篮球技能的提升与身心健康发展奠基。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传接球传球篮球运动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传球游戏
运用“条件限制”提高队员观察能力
鞍山市岫岩自治县中学篮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浅谈初中校园足球传接球技术的训练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