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数据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19-09-10何虹明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测试数据小学语文

何虹明

【摘 要】[HT5K]学业测试是以课程目标为参照,具有诊断功能的阶段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综合定量评定的过程。其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改进。研究者通过对2018年南京市栖霞区小学语文毕业考试的数据进行分析,着眼于诊断与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尝试剖析问题、探寻原因并提出建議对策,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HT5K]小学语文;测试数据;群体差异分析

学业水平测试是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次语文学业水平测试的试卷往往由多个部分构成,能反映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优势与弱点、不同层面的趋势与潜力,教师的教学效果等。利用好测试的数据资源进行科学分析,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2018年6月,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区教育局组织27所小学近3913名六年级学生进行小学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并以各种形式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质量状况向社会公布。笔者基于抽样测试和实证数据,重点分析了数据现状,尝试剖析问题、探寻原因并提出建议对策,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现状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次测试卷基于课程标准,综合考查了学生学业的各方面能力,共分为三大版块:积累与运用(共40分),阅读与理解(共30分),习作与表达(共30分)。试题题型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价,试卷编制呈现一定的开放性,有一定的难度。

(一)数据现状

1学业质量达标水平较高,与兄弟学校质量差异不明显

2“双基”掌握扎实有效,习作教学质量有提升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积累与运用”部分,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与各类学校基本上没有什么差距,都掌握得比较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高层次语文素养能力的出发点和增长点,良好的“双基”为学业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习作与表达”部分的得分率较高,平均得分率在84 % 以上,全校学生均达“良好”等级以上,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教师对写作教学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强调降低学生的习作起点,要求学生写真话抒真情,重视习作的过程体验。

3在“积累与运用”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运用能力较弱

“积累与运用”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记忆与理解古诗文以及综合运用等能力。图2的数据表明,在“积累与运用”内容方面,学生各项能力的水平参差不一,其中理解词义和综合运用的得分非常低,理解词义的得分率为78 % ,综合运用的得分率77 % ,相比其他几项能力的得分率低了许多,这说明学生在词语的理解辨析和音、形、义的综合运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重点关注这两个方面。这样教学才具有针对性。

4在“阅读与理解”部分,学生在具体阅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该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整体感知、形成解释、做出评价、解决问题等阅读能力。从图3的数据来看,在提取信息和整体感知方面,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分别达到了857 % 和813 % ,明显高于其他三项。形成解释和做出评价能力相对较弱(62 % 左右),解决问题的得分率最低,只有568 % 。由此可见,学生在具体阅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二)问题归因

1基础知识拓展的深度与广度把握不到位

“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考点主要是汉字的音、形、义的综合运用和记忆理解经典古诗文,这部分所占的分值也比较高,题型丰富,非常灵活。学生在词语的理解辨析和综合运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说明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吃透和利用好教材,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不到位,使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及时巩固和强化训练。

2阅读与理解的基本方法指导不到位

学生在“阅读与理解”题型中的提取信息、整体感知、做出评价和解决问题方面失分较多。主要表现为:在概括主要事件时,学生抓不住要点,不能从整体上来思考,只是从段落中摘取一两句话,但这一两句话又不是本段的主要内容;即使抓住了主要内容,但语言也不够简洁、精练;不能从多个角度思考回答问题等。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的质量堪忧,学生的阅读能力弱,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方法指导不到位。阅读与理解是一种复杂的能力结构,面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阅读目的、阅读情境,运用的方法也不同,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研讨。

3师生对“习作与表达”的预期评价不一致

“习作与表达”部分着重考查学生恰当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书写情况。以上的研究表明,本校学生在习作方面的进步十分明显,习作水平从整体上看还是不错的。一方面,这是由于本次习作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唤起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另一方面,本次习作命题源自教材和阅读材料,将两次习作内容进行整合,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训练基础。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师生对“习作与表达”的预期评价不一致。对于“习作时,我能否用简洁的语言、通顺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的问题,学生答“是”的比例为39 % ,而教师答“是”的比例为59 % ,与学生相差20 % 。对于“我敢于表达和别人不同的意见”的问题,学生答“是”的比例为49 % ,教师答“是”的比例为79 % ,两者相差30 % 。由此看来,关注学情对习作教学尤为重要。

(三)问题论证

笔者通过对南京市栖霞区小学六年级毕业语文学业水平测试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在“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习作与表达”三个维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均是学校语文教学状况的真实反映。因此,笔者对整个考试的统计测量与数据进行分析,对于有效发现教学上的缺失、掌握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判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解决策略

1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双基”

语文考试的内容不管怎样变化都是考查学生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些内容应是语文的根,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和放松。

本次研究以試题为例,单项选择题的第三题,全校学生整体掌握的情况并不理想,但是仔细比对数据后我们会发现,得分最高的恰恰是总体生源条件不太好的3班。通过备课组集体研讨后我们发现,3班学生由于本身层次的问题,他们做题的态度较差,基础很薄弱。因此,任课教师在每节课课前都会留出10~15分钟让集体诵读习题中涉及的每一个字音、字义及拓展的语句。这样就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笔者建议,教师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尤其是中低年级学段的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还在形成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基于汉字的特点(比如音、形、义的结合,同音字较多等),教师要运用多种互补的识字方法进行教学,关注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的整体把握,并努力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或巩固。此外,教师还应吃透教材,适当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采用多种考查方式,提高学生积累与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

2梅花香自苦寒来——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由正确的阅读方法加大量的阅读实践形成的。正确的阅读方法来自课堂和实践。语言的积累和方法的提炼要靠教师去引导。如果学生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那么教师应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阅读方法的熏陶和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

(1)带着问题阅读,阅读的同时引入问题思考

当拿到一篇阅读理解题,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看问题,初步在脑海里设想解答思路,带着问题从文章的开头仔细阅读,当读到与问题相关的部分时,停下来再看一遍问题,能解答的立即把问题解答。解答完一部分题目后,以同样的方式,再接着往下阅读。根据这种方法一般能解答一半的题目。剩余的题目通常是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这就需要学生通读全文,用比较精练准确的语言去概括。采用这样的做题方法,会节约学生做题的时间,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得分率。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如何回答问题,这样有目的、有方向的阅读,更能在整体上提升学生作答阅读理解题的能力。

(2)带好铅笔,随时做好批注

在看过题目、首次阅读文章时,学生要用铅笔把文中重点的词语、句子标记出来。这类词语、句子一般是带有双引号或者文中具有概括性的句子。学生将这一部分词语和句子标记出来,在解答时重点看这一部分,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3)开放式问题,全面回答

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学生作答时要全面细致,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去解答,同时要做到结合文章中心思想和自己的想法去解答,这样得分率一般都会比较高。学生学会解答的技巧后,就能做到无论什么样题材的阅读理解题,都能轻松应对。

3细节决定成败——提高习作水平

学生本次的习作得分率非常高,得益于教师长期以来对习作教学的高度重视。针对学生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具体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细节描写上,进行科学有序的扎实训练。每个学生备有“采蜜本”,摘抄精彩语句,并做批注。学校和年级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蜜本”展览,评选优秀“小蜜蜂”。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定期“采蜜”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进行细节欣赏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在做周记时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从积累慢慢走向运用。“习作,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已经植根于我校学生的心田。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明白了“看得细,才能写得更细”的道理,提高了细节描写的能力。

三、运用反思

每一次测试后,一般只有一个总成绩,也可能会有三个成绩,即总分、平均分、各大题得分。但这样的数据往往不够精细,对教学没有任何针对性。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每次考试后详细的数据做系统地分析,就能够从中发现极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反馈到教学中,使语文教学更为有效。

数据除了可以宏观了解、诊断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情况,还可以微观进行运用和分析。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专项知识能力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诊断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数据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和趋势,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充分利用考试资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挖掘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可以有效发现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测试数据小学语文
测试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PCA和SVM的人脸识别系统
基于烟花爆炸优化算法的测试数据生成方法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测试数据扩增方法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