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朵云在哪里
2019-09-10ArtChina
ArtChina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此次在艺术门画廊举行的新展,是你在上海举办的第一次个展。我们的观展体验是,展出的新作不仅在内容、风格上与以往的作品相比有很大的跨越,而且展览主题上也有突破,名字叫做“真空、干地与房间”,请问展览有什么特别的指涉吗?
倪志琪(以下简称“倪”):这是我在上海举办的第一次个展,因此我在整体规划上就试图给艺术圈内外的新老朋友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尝试突破一下自己,毕竟作为一个根在上海的艺术家,大家对我以往的作品都有所了解。具体的,在作品选择上,我除了保留了几件以往的“阿尔罕布拉宫”系列作品以外,基本都选用了近一年来的新作,因此这一年创作工作量很大。至于你所注意到的展览主题,那是策展人的一种学术总结,虽然与我以往的命名思路有所区别,但是我一贯很乐见不一样的解读。具体到这次展览主题中,“真空”和“干地”源自我新作中由于创作工序和材料的变化而带来的画面表面肌理、触感的变化。这次的新作,在涂绘、拼贴的基础上,从前一时期的油画布、手工纸的材料中有又走了出来,我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包装袋与纱布作为拼贴并构成绘画表面的材料,裱平的包装袋依然有褶皱感,和纱布一起,给人的感觉很类似于被抽干空气的收纳袋,因此是“真空”,而“干地”则来自于干挺的纱布与塑料包装的触感。这其实与画面的内容并无直接关系,但是却与我的新作带来的第一时间的直观感受变化有关。至于“房间”,既是一种对以往主题在内容上的延续,也和此次展示的空间暗合。
艺:是的。艺术门画廊的展厅很有特色,内部空间自然分割成一个个的“房间”,顶上又镶有镜子,既相互独立又可以有关联。
倪:而且这和它的外观又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外观是装饰主义风格的外墙,如同20世纪早期的纽约曼哈顿的老建筑,而内饰层高又很高,是一个纯粹的“白盒子”,同我的作品气质比较吻合。作为商业性的空间,能够举办具有学术气质的展览还是比较难得的。
艺:我们注意到除了作品材质与手法上的区别,此次作品在配色_上也更大胆明快,在之前“倪调”的优雅和“高级灰”的基础上,更开发出了时尚性的一面,这种尝试是否和你对于时尚元素的涉猎有关?
倪:是的。时尚设计要接触各种各样的材料,而且我觉得他们在某些方面跑在了艺术的前面,因为它的竞争比艺术更激烈。艺术家可能是个人的事情,时尚行业化、产业化的竞争,而且近年的时尚界,比如各大时装周,也开始走艺术路线。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在自己的材料试验上,也在手工纸的基础上采取了杜邦纸、纱布等新材料,最后再加上旧的包装袋。这些材料质地完全不一样,而且时间的元素也添加了不一样的效果。比如你看到的顏色比较鲜丽的包装袋,原来是暖顏色的牛皮纸,经过风吹雨淋就变冷颜色了,它的组织、痕迹都保留下来。
艺:这批尝试最早的是哪一件?
倪:最早的规模实验是“真空”系列,一共三十九张,包括各种各样的材料,甚至快递件的包装袋。效果不错,在此基础上,我带有一定偶然性地完成了这个转型的第一件大型作品《格斗》。
艺: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故事,它的产生有怎样的戏剧性?
倪:创作《格斗》时,我想做一件尺幅超过二米五的大作品,就把画框平摊,把十几张手工纸和几张包装袋,拼贴涂绘完成。当时平摊在阳光下看效果很好,但是树起来后发现跟我预想的不一样,太刻意、太工艺了。当时我很不高兴,很难过,寄予很大期望的作品是这种效果,而且恰恰我当时最满意的一个地方现在是最不满意的。后来我喝了一杯咖啡调节心情,之后我就直接在画布上撕下了一块,反而协调了,有感觉!后来再加上涂鸦,当时就想人生就是跟自己斗,有时候还蛮刺激,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真的无法预计的,你想的蛮好的,出来的就是适得其反的东西。后来我恰巧找了一首诗,就叫《格斗》,于是用涂鸦的笔调抄录上去,这就是《格斗》的由来。
艺:如果说《格斗》上的涂鸦还带有某种偶然性的话,此次你展出的其他新作中也陆续出现的涂鸦形式是否是一种有意识的探索?细究的话,以前你的作品,比如《书上的记忆》虽然也用旧书拼贴和涂绘,但其实是把旧的书作为一个底子,更强调画面和构成感。但是这次你把涂鸦加进去之后,文字也开始有意义了。引入文字是基于什么考虑?
倪:这其实跟包装也有关系,第一张作品的包装袋中间有一个红条,这个红条上就有字,我感觉这个字蛮有趣的,在画面上构成了一种新的元素,使得节奏、结构、图像产生了一种新的效果,所以我想在画面跟结构的处理上增加一点文字的曲线、文字的机理,效果会比较好。后来我就联想到可以在不同的作品中,根据创作最初的感觉和在地的线索,选择一点歌词、诗歌上去,逐步赋予它意义。
艺:但其实你又不太愿意让具体的叙事性内容占用更多观众的精力,所以我们注意到你往往用左手写,还写意大利文,其实又是想消除它的阅读功能。
倪:对。对于文字的内容,不要去注意它就可以,虽然它还是存在的。
艺:我们在由时尚感展开话题时,最早关注的其实是这批新作中鲜丽而高饱和度的颜色。这是更偏重主观性感受的色彩还是有着你真实的游历背景与视觉经验?
倪:改变是主动的,但是感受是有客观渊源的。比如我有一组两件作品,一深一淡,总体感觉是典型的“倪调”,但是深色的被我刷成铁锈色,因为它特别像我一踏上西西里岛就感受到的环境,西西里早晨的阳光就是这样的,浓浓的、厚厚的,跟这个色调很接近。正好波切利唱过《西西里的早晨》的歌曲,我马上拿出来,用左手把意大利文的歌词涂鸦上去,完成了这件作品。那件蓝色的《深色》其实也来自于我的旅行体验了。在那不勒斯附近有一个卡普里岛是旅游度假的勝地,那里的蓝洞很有名,蓝洞就是这个颜色,带有一些神秘感。
艺:所以从“游记”的角度上说,你的新作可以说是从“西班牙时期”转进到“意大利时期”。这两个阶段,除了内在气质的一致性以外,在色彩上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如果说你以往的作品,往往以画布为媒介,表现比如“午后阳光”这样特定光源下的对象,这次作品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让外部光源直接参与到画面的视觉形成上了。表现在展览呈现上,给人最突出的感受是,一些作品在光源设置上特别考究,作品表面在灯光下会闪闪发亮,有灯箱的感觉。这是你刻意追求的效果吗?这种改变背后有什么创作思想的变化?
倪:这是我刻意为之的,也是一种画面呈现的突破。但不是每件作品都是这样处理灯光的。我特意选择了一些画面表面材质相对统一的,色彩关系也比较统一、不复杂的,我感觉这些作品上灯光只打到画面而不打到墙的效果会更好,那样焦点就更集中了,这也算是试探性地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呈现光和色的感受。
艺:这在某种程度上讲也算是对展览展示规律的一种突破,因为以前要求灯光必须尽可能的还原作品本来的状态,而这次的尝试一定程度上是通过牺牲作品的还原度来实现的。
倪:对,确实这个灯光关注的人很多很多,大家都没想到。不过反响还不错,很多收藏者是连灯具一起收藏了。因为他们觉得某些小件作品,在特殊的燈光下,像一扇有灵性的窗户或者是壁龛,有着某种带有宗教性的仪式感。
艺:其实你骨子里还是保留了很多西方化的、带有经典趣味的格调,但是你又一直非常在意用一种很时尚流行的东西把自己从一味的怀旧趣味中拉回来。
倪:的确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尽管容颜有了变化,但心态还是年轻的。我还是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想往前走,尽管走一步不容易。比如这次展览上我做了尺幅近三米的作品,下次我想做更大的,尺幅超过四米五米,美术馆级的作品。这其实是从《书上的记忆》这些比巴掌大一点的开本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艺:但是当这种小作品里面的拼贴被放大之后,还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这不光是制作技术问题,还有原来小尺幅里的那种精致感觉,以及与之相当的文字如何能够在放大的体量里重新匹配,并且在力量感上站立起来的问题。
倪:所以艺术还是很有趣的,当你找到一个点,就能够不断去自我挑战。
艺:你刚才谈到对以后的一些作品的计划,就还是以绘画拼贴、平面作品为主,但是您也有装置作品,有很长的观念艺术的学术背景。在你整个创作系统里面你会给自己设置一个边界吗?
倪:完全没有。比如这次展览的最后一件作品,就有着类似装置的处理方式,叫《风中的蔷薇》,它招人喜欢的地方,一则是那种暖暖的粉色,虽然最初是由材料中的包装袋底色引发的,但是当它铺陈开后,就有一种暧昧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人迷恋,所以我叫它《风中的蔷薇》。二则当我们习惯了这个展览上的画都是挂在墙上的以后,突然在展览的结束处出现一件放在地上的作品,也可以让观众“换换眼睛”。从保留的几件《阿尔罕布拉宫》到《真空》和《风中的蔷薇》,从上墙到下地,也算是对于这个创作阶段的某种总结。
艺:那能否展望一下接下来的展览会是什么样子?会回到装置和观念吗?
倪:对此我自己也无法凭空想象。在我看来,艺术家的创作就像云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朵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