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自然对话:波士顿公园中的“雾的雕塑”

2019-09-10蒋飞

公共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

蒋飞

摘要:《Fog x FLO》是日本艺术家中谷芙二子在波士顿悲怆项链公园内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互动装置。该作品是为了纪念悲怆项链保护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向该公园的主要设计师——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致敬。作品延续了中谷芙二子五十年来《雾的雕塑》系列作品一贯的风格,这也是该系列作品第一次在波士顿展出。此次展出时间长达两个半月,由于作品形式独特,又能完美融合于现场环境,所以公园开放期间,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关键词:雾的雕塑;公共艺术;互动装置

2018年秋,笔者在美国波士顿访学期间有幸参观了日本艺术家中谷芙二子(Fujiko Nakaya)的《雾的雕塑》系列作品,该装置作品被安装在由景观设计大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设计的翡翠项链公园(the Emerald Necklace)内,这也是该公园内第一次展出这么大体量的公共艺术互动装置,主要目的是为了纪念翡翠项链保护协会成立二十周年,所以作品名称叫为《Fog x FLO》,其中的“FLO”是弗雷德里克全名的缩写。

《Fog x FLO》装置包含五个部分,相应分布在翡翠项链公园内的后湾沼泽(Back Bay Fens)、奥姆斯特德公园(Olmsted Park)、牙买加池塘(Jamaica Poad)、阿诺德梢物园(the AraoldArboretum)和富兰克林公园(Franklin Park)五个区域。该作品开放时间为2018年8月11日至10月31日。在这段期间,装置作品产生的雾气会随气候温度、湿度、风向、引力等综合影响而变化,在各时间段呈现不同的随机效果,即使参观者每天在不同时间段去看,都不可能看到完全相同的景象,这也绐作品增添几分惊喜。

中谷芙二子从事《雾的雕塑》系列作品创作已经有五十余年,这类梦境船体验的装置作品已经分别在亚洲、欧洲、澳洲和美洲展出过,独树一帜的表现方式早巳让这位年近八十五岁的艺术家享誉全世界的艺术圈。她的创作思路一直遵循“和自然对活”,主张提高创作地点原有的自然特征,而不是让艺术作品去贬低它们。这和翡翠项链公园的主要设汁师——美国景观建筑之父弗雷德里克的创作观点不谋而合。除了翡翠项链公园外,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他的经典之作。弗雷德里克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一直遵循当地原有的环境特征,采用因地制宜的设计思路,拒绝采用花哨的园艺效果。另外,中谷荚二子和弗雷德里克异曲同工之处还在于巧妙结合水的元素。正如本次波士顿地区策展人珍·默格尔(Jen Mergel)所述:“中谷芙二子结合水创作了《雾的雕塑》,弗雷德里克利用波士顿的穆迪河(Muddy River)创作了翡翠项链公园。”

在翡翠项链公园内可以很容易看到该作品的指示牌,但由于公园实在太大(4.5平方公里),加之笔者对公园路线并不熟悉,所以需要结合手机地图导航才能确切地找到作品位置。最靠近市中心的雾雕装置是在后湾沼泽区,雾气装置的喷嘴悬挂在两排树上,喷射时会呈现出天蓬状,雾气由上至下,漫延到周边的草地和河流上。

沿着这个装置地点一直向南走,可以抵达奥姆斯特德公园,第二个装置就在其中的莱佛里特池塘上(Leverett Pond)。装置开启后,雾气弥漫在池塘上,有趣的是,池塘的鸭子见到此景,也会逐个游上岸,停留在岸边陪游客一起欣赏奇观,待雾气散尽后又会成群回到水里。

第三个装置的地理位置有点特别,在牙买加池塘上,有两个相聚较远的现景点,步行大概需要二十分钟,所以是不可能在装置触发后同时看到两个角度的效果。于是笔者先隔着池塘看雾气在水面上的效果,然后再走到另一地点等下一场开始。这里的袋置,其雾气是从隐蔽在草地上的喷射装置喷出后,从草丛中逐步漫延到水面上,这和位于奥姆斯特德公园池塘上的装置从水面上漫延到草地上的效果正好相反。笔者在现场也确实感受到了雾气从由淡变浓到由浓变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差,整个过程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般奇妙。空气中冰冷的水汽接触到皮肤后,让人产生既清醒又沉醉的半梦半醒状态。

第四个装置在阿诺德植物园中的一个山坡上,山坡被高大的树木所覆盖。伴随着述幻的人造灯光和音效,雾气像瀑布一样穿过树木,缓缓流向山下坡。笔者正是在向山坡上行走时,被迎面袭来的仙境瞬间包围,加之日落前穿过树木的阳光,和山上若隐若现的人群,为此景增添了几许浪漫色彩。

当笔者抵达最后的装置地点富兰克林公园时.已是下午6点,太阳已经下山,地形也越来越复杂,笔者完全没有找到作品的指示牌。正准备询问路人时,发现远处一块地方被浓浓的雾气掩盖,便顺着烟雾的方向,找到装置所在地。五个装置之间步行时间大概在三十分钟左右,前四个装置也正是每隔半小时开启一次,每次持续八分钟左右,只有最后一个裝置每隔五分钟会触发一次,所以周边环境一直弥漫着雾水,久久不会消失。最后这个雾气装置非常巨大,结构也比之前的四个更为复杂,是一个由脚手架搭建的立方体空间。根据指示牌介绍,此处是19世纪40年代一幢被烧毁的建筑遗址。脚手架上的喷嘴被整齐地安装成一排喷射雾气,立方体空间可以在三十秒内充满气体,空间内站立的人瞬间完全被烟雾包围,甚至无法看清自己的双手。加之耀服的人造燈光.联想到该遗址的历史背景,笔者有种置身子当年火灾现场的感觉,不知这是否是中谷芙二子所设计的隐喻?但总的来说,虽然雾气产生的节奏很快,但伴随着现场紆缓的音效声,带给笔者的还是轻松而放空的体验。

中谷芙二子对雾这个介质有独到见解,她认为雾是最慷慨的媒介,它可以将人与自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不仅能刺激人的想象力,还能释放自己,让人感觉自己可以改变,就像雾的雕塑作品每次呈现的形式都会随环境而改变一样变幻莫测。在秋高气爽的波士顿,穿梭在景观建筑大师弗雷德里克的杰作——翡翠项链公园间,置身于天才艺术家中谷芙二子的雾雕作品中,犹如经历了一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美妙旅程。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普及教育工作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研究
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形态影响因素
如何解决公共艺术(美术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以公共艺术的方法传承武汉巴楚文化遗产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