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工资水平真的过高嘛?

2019-09-10郭臣峻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边际

郭臣峻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研究宏观经济学都要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工人的工资水平与微观经济学有着重要联系。

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指为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效用是指从有限资源中获得收益。“边际”这个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着有重要地位,类似于数学中的导数。由此引出了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和边际效用等概念。研究工资水平是否过高,既需要在企业角度从成本利润方面着手,也不能忽略工人日常经济生活中所消耗的费用即成本和其消耗所带来的满足感即效用。

西方经济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与工资水平这一课题有着密切联系。

经济学中均将我们假设成“理性人”。

由公式I=p1x1+p2x2与生活联系,易知日常消费中上到国家下到居民,都在有限的财富中会选择不同的商品进行消费,以达到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效用最大化意味着在预算约束下合理配置商品。

总量不同,其选择方案等也均不同,用数学方法绘制成的图像称为无差异曲线,曲线均不相交。

由公式π=PQ-C求导可得P-MC和MR-MC两个式子,代表边际收益。企业若要利润最大,则需在合理的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中权衡,达到最优生产。

最优生产决策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凡是遇到选择、利弊权衡等均可用这一思想加以指导、分析,得到理想也就是最优的的决策。

工人视角下的工资:工人理想最优策略是工人获得的劳动报酬即工资,刚好可以满足其闲暇所需消费。通俗的说,工人日常需要多少,他就干多少,既要满足自己的需求,也不创造多余的价值(剩余价值)。

企业视角下的工资:工资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企业生产的目的是盈利,便要求其尽可能减少成本。机器、设备、厂房等较难减少支出,因此压低工人工资成了减少成本的最主要方法。俗话说“高薪聘人才”,如果企业过分压低工资水平,那么所雇佣到的劳动力等级低,反而不利于企业生产利用西方经济学更好的研究企业角度下的工资水平。通过分析企业是否有生产过剩的现象来判断企业经营者是否扩大再生产过大,是否超出国家掌控范围内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

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好的研究工人角度下的工资水平。工资报酬永远小于人们日常的消费意愿。若是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我国工人工资水平普遍能够得到保障,此外还有国家制定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

还可分析近几年国家出臺政策、财政政策等。较多出台工人保障制度之类则说明工人工资水平偏低;减收企业税增收个人税说明偏高。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计算公式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西方经济学: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效率(增加一个单位时间所产生的产品)

劳动生产率测度:1、在生产相同产品或服务的条件下的测量。商品可以用产品数量测量;服务可以用“效用”代理变量。

2、增加值测量法。以增加值作为基数。

利用ULC比较工资高低,关键是看地区差异、汇率、通货膨胀率、较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人力资本(包括劳动生产率)

生存工资:劳动者的工资应当等同于或者略高于能够维持其生存的水平。

单位劳动力成本(ULC):ULC视角下我国当前工资水平衡量

ULCi=Y/L  其中ULCi表示一国行业i的单位劳动力成本,Y表示该行业增加值,Y表示该行业劳动力成本。

ULC忽略了汇率、一国通胀水平等。

ULCi=(ai)/(ai*) 其中ai表示一国i行业单位产生所需劳动力 (ai*)表示参考标量,某国基单位劳动力成本。

为剔除汇率和物价波动,可用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RULC)

RUCLi=(aiwi)/(ai*wi*e)  其中ai表示一国i行业单位产出所需劳动力 wi表示单位工人平均名义工资 e为两国汇率

ULC或RULC越小 工资水平越低

生存工资:一定时期和历史、社会条件下,满足劳动力在生产所必须的最低工资水平。

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包含一定历史、道德因素,要与一国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相适应。

劳动力再生产:特定地区、时期,劳动者用其购买到的最低价格的生活资料,满足自身劳动力再生产。

生存工资:满足这个最低限度开支的工资水平。

生存工资计算公式:劳动者年均生存工资=城镇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最低一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瞻养系数

数据处理:统计局公开数据最优先原则;各权威统计机构,如各大数据库、金融机构数据中心、专业研究机构统计报告;新闻、网站、报道等慎用;论文中必须注明数据来源;个人社会搜集数据,应尽量保留原始数据.

中等偏下生活水平工资:可以使劳动者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获得中等偏下水平的生活,进行相对复杂的劳动力再生产。最低20%-40%

生存工资(静态) 中等偏下(动态)

静态通过考察工资收入与生存需要,衡量工资是否过低

动态满足了劳动者基本生存需要后,还要考察当前工资水平是否满足其长期发展需要。

建议省与省比较、行业间比较

(作者单位: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16级17班)

猜你喜欢

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边际
学会坚持,学会放弃,理性行动
人口红利、经济增长与工资水平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边际环境污染效应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HAIR AN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