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

2019-09-10黄俊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师资格核心素养

黄俊

摘要:我国教师资格制度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时间均比较短,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适应整个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情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对我国教师资格认证提出新的要求,也为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格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来构建教师核心素养蓝图;在教师培养和资格认证相分离的教师发展体制中贯穿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认证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 (2019) 01-0035-04

近些年来“核心素养”成为全世界热议的焦点。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教育文化组织,如国际经合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都聚焦于核心素养的研制与开发。我国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正式提到“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同時开启了针对我国学生特点的、不同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研制及课程与教学改革工作,并于2016年9月正式颁发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构框架,使得核心素养占据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目前,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一个统帅各国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引领并拉动教育主要相关要素的改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确立也对我国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出新的要求。

一、完善现有教师资格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步伐相对缓慢,迟滞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全新规格。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以学历认定为主、一考定终身、资格认定标准笼统且缺乏操作性、认证制度匮乏更新机制,导致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名实难符。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建设亟需新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予以引领。目前,我国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实施全国统考,逐步提高准入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顺应当前教师资格制度改革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构建与完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吸收借鉴国外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先进理念与思路,结合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特点以及当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构建一种能够焕发教师潜力,造就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培养机制,从而形成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理论导向,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为实践需要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未来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只有完善我国现有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立资格认证的科学标准,通过教育专业化推动教师专业化,促进教学改革,才能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国内外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发展概述

国内很早就有研究者发现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弊端,如有研究者指出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认证主体、认证对象、认证条件和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1],也有人提到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存在着“教师资格标准过于笼统宽泛,教师资格类别、等级单一,教师资格证缺乏评估、更新机制等问题”[2]。还有学者指出“我国教师资格认证条件单一、学历标准过低、考试制度不健全、证书类型及有效期等方面的问题”[3]。在我国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侧重于学历认证、强调数量而不重质量、考核标准过低、以考试为主”等问题[4]。当然也有人对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提出一些改革构想。如有学者建议“完善现行教师资格法律、法规,为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提供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使教师资格制度成为教师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动力机制”[5]。还有研究者建议“建立教师资格定期认定制度,强调在发展性的教师资格认定取向下,进行教师资格证书的分阶段、多级别认证、实行三级委员会制度和二级年检制度”[6]等。可见,我国研究者早已觉察到教师资格制度的问题,也大胆地对已存在的弊病提出了一些改革构想。

国外,美国是最早从制度层面构建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保障教师质量水平的国家。经过不断探索,美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成教师职业成为一项专门职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和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是美国各州展开教师资格认证的两个最重要的手段”[7]。美国教师资格制度最大的改革在于“使之不仅仅是一种教师职业准入制度,而且还能促进已从业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8]。从整个发展来看,美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经历了“从低标准到严要求,从分散独立到统一标准,从注重静态的纸笔测试转向关注申请人在真实教学情境中设计与实施教学的探索过程”[9]。目前,美国的教师资格认证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地位、彰显教师权力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0]。日本为了应对信息与科技化社会的挑战,适应全球教师教育发展需要,改革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引入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制度,实行严格的资格证颁发以及凭资格证录用制度。对新任教师和在职教师实施系统的培训及资格证的升级和定期更新”[11]。英国实行的是“合格教师资格证书(Certificate ofQualified teacher status)”[12],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英国不断完善其教师培养模式、规范教师专业标准、采用多元培养模式、构建合格教师专业标准”[13]。此外,德、法等发达国家也对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采取了诸多措施。

研究发现,尽管各国教师选拔体制大不相同,但都是借助法律、政策手段确保教师职业的合法性,通过制度引领保障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各国都意识到教师资格认证的重要性,将其居于教师质量提高和保障的重要环节中,通过不断改革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学生素养养成。我国如何顺应世界教师制度改革的趋势,探讨一套适合我国教师发展需要的资格认证制度,从而促使每个教师都能保持一种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构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我国虽然在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方面实施了诸多举措,但这些改革仅仅停留在教师资格制度本身,既未关注认证制度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缺乏通过认证制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理性思考。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时代呼唤,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培养出优秀的教师,更是以教师这个有力杠杆去撬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完善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使之不仅是一种职业准入制度,更是一种激发教师潜能、帮助教师成长、推动教师职业进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保障制度。

(一)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2015年以前,我国教师资格证的取得有两种途径,即师范生自然获取、非师范生考试取得。不论是自然获取还是考试取得,教师资格只是一个静态的准入评价制度,无关教师专业发展,不涉及学生素质养成。时至今日,时代发展注入学生发展新的内涵,也对教师素养做出新的诠释,与之对应的教师资格制度向着动态的认证方向发展。首先,我国已采用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的取得不再分别对待,基于人人平等,能力至上的原则,为一切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创造机会,也对一切无能力为师者进行甄别;其次,实施定期更新和升级制度,将教师资格证的更新换代与教师的在职学习挂钩,使职后培训制度化和强制化。目前我国实行一定周期的注册制度,在每一个注册期按规定完成定时定量的学习培训。定期注册在某种程度上为教师创造了一个专业化发展的机会,也为教师知识更新,能力创新提供了跳板与平台;再次,在未来还可以实施等级证书制,构筑教师职业阶梯。建立依照教師工作表现给予教师不同专业等级的资格证书,通过区分不同等级证书来呈现教师所代表的不同专业能力、地位角色和社会公信力,通过资格证书层次来体现教师专业生涯发展层次。同时,还可以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教师的选聘、任用、晋升和解聘相结合,使教师的资格证书状态成为衡量教师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此一来便可使每个教师都保持一种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推动他们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前进。只有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完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才能使得教师资格制度的内涵不再是静止、凝固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它时刻与学生发展一致,与时代呼唤同步。

(二)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来构建教师核心素养蓝图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应为教师提供一个不断进取的目标,使整个教师资格认证过程成为一个体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核心素养不断形成的过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规定了教师的职业标准,同时也明确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基于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透彻分析,初步构想出教师素养的三方面九个部分内容,分别是:人文素养、学科素养、创新精神、积极人格、自我调控、学会学习、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责任担当。

教师培养的终极目标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逐步成熟、终身提高的过程,它开始于职前教师培养并贯穿于教师的一生。同时,现代社会知识技术日新月异,进入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是一种必然趋势,教师专业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进行,需要进行系统性、专业性、连续性、终身性的整体设计与规划,从终身发展的角度,潜在地要求教师自身不断提高能力与水平。“终身学习”应成为教师最核心的素养,并带动其他素养的形成。在职前培养时,师范高校要将终身教育列为学校教学的组成部分。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将接受培养和主动学习相渗透,并将终身学习理念践行于教师的终身发展实践。文化基础是为师之根本,而社会参与是做人之根本,教师的职业情感和道德品质有助于教师更加主动地发展专业知识与能力,积极人格、自我调控和学会学习是助力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也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他们共同构成教师核心素养的整体。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教师核心素养蓝图(如图1),才能使教师资格认证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明确。

(三)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培养和资格认证相分离的教师发展体制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为教师培养提出了要求和目标,构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是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指向性措施,将引导教师教育全方位的变革。传统的师范教育在一个封闭的体制内进行,只有培养,没有认证,师范专业人才质量无法保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难以达成。考教分离是激活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教师培养与资格认证相分离的教师发展机制将形成两个系统,并且两个系统都要将现时代要求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置于引导地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某种程度上会引导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培养路径、培养方法等的选择与确定。师范高校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还是课程设置、课堂教学都要将落实师范生核心素养养成的理念贯穿于培养过程的始终,并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进行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也应将是否渗透教师核心素养培养作为重要的考量指标。教师资格认证系统从认证程序、考核形式、考试内容、考核标准等各方面要体现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教师专业成长是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贯彻在教师职前培养到入职教育再到职后发展的一体化的质量保障体系中。

(四)建立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科学合理的认证标准是有效驱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保证。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认证确立了书面考试、结构化面试、模拟授课三个环节。书面考试有考试大纲作为标准引领,考试大纲通过具体内容版块强化对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面试有面试的评分标准,面试环节的评分主要从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考查,能体现教师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除了以上考核环节,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还有必要研究一套多元综合的评价标准,因为有些素养无法通过一次考试就能了解,甚至考试无法考查教师的某些素养。因此,除了书面考试评价外,更应将教学实践作为资格认证的核心尺度,强调教师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教学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通过建立基于教师课堂表现的档案袋评价制度,全面地收集教育教学过程的各种资料,如备课计划、教案编写、课外作业安排、教学录像等,捕捉申请者在真实情景中的及时教学表现,检视其实际的教学能力。而对于教师职业情感与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的考查,只有通过建立相应的标准与评估手段的多样化才能有效检测。建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是驱动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手段。

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之外需,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之内需,于国于己都至关重要。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视域探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突显时代特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解决教育顽疾、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洁.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存在的司题与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2009(11):245.

[2]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 (10):43.

[3]卢万合.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策略.[J].成人教育,2008 (2):60.

[4]刘明.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现状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 (9):23.

[5]季凌芸.完善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5 (7): 67.

[6]闰建璋.教师资格定期认定制度研究——基于教师专业化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2): 34.

[7]徐曼.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述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7):47.

[8]李丹丹.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改革述要.[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 (3):133.

[9]黄建辉.美国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探析——以NTE和Praxis Series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4(5):167.

[10]胡玲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3 (4):39.

[11]深鸿敏.日本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8 (9):19.

[12]赵惠君.英国合格教师多元培养模式与最新专业标准.[J].教师教育研究,2007 (7): 77.

[13]余倩.国外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8 (8):23.

猜你喜欢

教师资格核心素养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关于邢军丧失教师资格的公告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5个文件的通知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