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兰牧骑与草原文化研究

2019-09-10王霞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乌兰牧骑研究

王霞

摘  要:乌兰牧骑是在共产党以及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建立的一支以公益为目的的文化宣传先锋队,是民族文化传播的特殊载体,为草原牧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产品和服务。草原文化是一个多样性的民族文化,草原的生产生活方式相比于中西部地区更加独特。总而言之,草原游牧民族的衣、食、住、行都与大草原的环境相适应。而乌兰牧骑就是通过徒步、骑马或坐马车的方法穿梭在大草原的蒙古包上的,为牧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娱乐。乌兰牧骑以队伍短小精悍、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优势汲取着草原文化,而后通过自导自演传播草原文化。可以说,乌兰牧骑已经成为草原文化的一部分,而多元化草原文化的为乌兰牧骑提供营养,由乌兰牧骑产出一批具备民族特色、时代背景和生活气息的文艺作品。

关键词:乌兰牧骑;草原文化;研究

一、乌兰牧骑简介

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是我国草原文化的杰出代表。一代一代的乌兰牧骑队员在大草原上跋涉,在大草原的蒙古包上穿梭,为大草原牧民带来欢声笑语,带来共产党的红色宣传、文艺辅导和生活服务。乌兰牧骑最初成立在二十世纪五十年来,因为当时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自然环境的局限,乌兰牧骑在茫茫大草原上,通过自编自演的节目为蒙古族牧民带来欢声笑语,并通过自身努力帮助牧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他们的无私奉献受到了大草原上牧民的热烈欢迎,而乌兰牧骑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大的大草原上。经过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乌兰牧骑通过吸收草原多元化的文化,在传承和创造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短小精悍特色的文艺作品,它涵盖了蒙、藏、硕特等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撞击、融会、借鉴和发展。《鄂尔多斯婚礼》、《顶碗舞》、《筷子舞》、《安代舞》、《炒米飘香》、《腾飞的骏马》等节目己成为传世经典。创作演出了三万多个文艺节目。乌兰牧骑的足迹不仅仅遍布整个大草原,同样也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并且走出国门,以中国文艺的一面旗帜行走了将近50個国家。乌兰牧骑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草原文化

(一)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包括劳动工具在内的一切财富。可以说,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都属于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包括草原以游牧为主的游牧经济、集体生产等生活方式方法,同时也包括帽子、袍子、腰带和饰物等衣着、肉食、奶食的比重占很大比重的饮食;包括简易、便捷、轻巧易于携带的蒙古包、常用交通工具马和骆驼,这些都属于草原文化,而乌兰牧骑诞生在大草原上,它在早期的衣食住行也都与草原牧民相同。

(二)精神文化

1.风俗习惯

礼仪。草原文化非常热情好客,他们对于到家的不论是熟客或者是生人,都是以礼相待,对于长辈和贤者都一律通过尊称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尊敬之情。生活在无垠的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由于地广人稀,人们逐水而居,非常分散,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很少与外人接触,因此在遇到客人时,通常都会非常热情地招待。这早已经成为草原人民的风俗习惯。

2.民间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的产生环境主要是跟他们日常生活的大草原息息相关,他们非常喜欢用祝赞词来表达对客人或者亲人的祝福。这与他们的口常生活、民俗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例如肃北和青海的蒙古族就是以《巴彦松恩的祝赞词》广泛被人们所知。目前蒙古族常用八段、九段、十三段这三种祝赞词来表达自己的祝福。《巴彦松恩的祝赞词》是肃北蒙古族传承下来的一部历史文献,也是草原上经常被提到的。除了这个比较特殊的祝赞词之外,草原上还经常使用《蒙古包赞》、《剪胎发祝词》、《毡子赞词》等祝赞词来表达对客人的祝福。

草原上流传非常广泛的民间故事主要有《汗青格力》、《格斯尔》等英雄史诗,诉说着他们的英雄事迹;例如还有《肩脚骨肉大家吃》、《鸟查肉和额布曲肉》、《丹津台吉水淹沙洲城》、《明图·买尔根·特木尼》等民间故事被人们广泛认同。

3.竞技活动

草原人民是马上民族,他们的运动充满了暴力和激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男儿三技”和“男儿九技”,其中“男儿三技”是指骑马、摔跤、射箭,“男儿九技”是包括“射箭、赛跑、游泳、抛套索”等内容的竞技活动。草原民族经常通过赛马、叼羊的竞技中来获得乐趣。草原民族还经常投掷布鲁,通过这种方式来比赛和竞技。而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和满足经常通过围猎活动来进行竞技,这其中围猎虽然是一种活动,但是更像是一种军事训练。或者说这种竞技活动更是起源于战争,通过竞技预演来达到为战争做准备和军事演练的作用,这是蒙古族和满族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点。

三、乌兰牧骑草原文化作用

(一)传承草原文化

乌兰牧骑诞生于草原之上,它充分汲取了草原文化的精华。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内蒙古上的多个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他们自己的独特文化和文化特质,他们属于草原文化又融合了红色观念。可以说,乌兰牧骑是汲取着草原各民族的多种特色文化发展起来的,它承载着草原历史文化的前沿,承担着草原文化的承前启后。乌兰牧骑的表演艺术丰富多彩、短小精悍、贴近生活,其中通过长调、短调、呼麦、潮尔、马头琴、舞蹈、曲艺、二人台、漫瀚调这些草原各民族常见的活动来进行创作,通过这种方式来贴近牧民的生活;同时乌兰牧骑的服装、饮食等也都和草原民族的服装和饮食文化类似,极具魅力。可以说,乌兰牧骑的艺术生涯得益于草原文化的滋养,是草原文化的精华。乌兰牧骑传承草原文化,将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展示到国际的舞台上,使得其在多元化的世界舞台上独占其中一脚之地。

(二)整合、融合草原民族文化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属于自己的民族特有价值,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独立的文化体系,它代表了该民族某一时期独特的生活经历或者重大事情的记载。而草原上拥有众多民族,生存着蒙古族、汉族、满族、达斡尔族等49个民族,乌兰牧骑是穿梭在大草原蒙古包中的精灵,他们像海绵一样吸收他们每一个脚步下民族的文化,在众多文化的交织和冲撞之下,乌兰牧骑吸收众多民族文化的精华,提炼整合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因此创作出了传世经典的《鄂尔多斯婚礼》、《顶碗舞》、《筷子舞》、《安代舞》、《炒米飘香》、《腾飞的骏马》等节目,这些节目代表着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冲撞和交织,是中国56个民族的精神乐园,传承和弘扬着我国传统草原文化。

(三)精神激励草原牧民

乌兰牧骑是一支公益性的宣传红色思想的文化先锋队,它传承草原文化,弘扬理性价值,升华牧民的精神世界。乌兰牧骑的名字就寓意着“红色文化工作队”,他们担负着向牧民提供传统红色文化产品,提升牧民精神生活需求的任务。为了适应他们的职责,乌兰牧骑的队员不断深入到基层,在基层的最前线激励着农牧人民。通过向游牧人民展示新时代的红色思想,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意识形态来激励草原人民不断加强自身的归属感,引导草原农牧人民主流意识形态性,使得他们不断进取以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思想不断指引和加强了他们的自信、自尊和自豪的文化心态,同时也加强了草原众多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加强了众多民族之间的文化凝聚力和社会有序。

(四)娱乐教化草原人民

乌兰牧骑的作品是艺术作品形态中的一种,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具备审美愉悦的功能,同样具备对现代社会思想觉悟指导的教育功能。在乌兰牧骑的经典作品中,牧民不仅仅可以感受到身心愉悦,同时在艺术作品欣赏中找到做人的道理,通过乌兰牧骑作品来体悟人生观和价值观,领会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乌兰牧骑团队仍然是以节目演出为主要的方式,同时兼顾宣传红色思想、辅导艺术文化和生活服务的先锋队,在这支队伍中主要是向人们提供艺术产品,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居民的感受,在精神层面上不仅仅可以愉悦草原人民,同时给草原人民带来情感上面的享受,为生活单调的牧民带来精神愉悦,这也是乌兰牧骑娱乐性的特点。乌兰牧骑作品的创作者浓缩了草原人民的众多文化,形成了具备社会主义红色思想以及民族特色文化的短小精悍类型的节目,他们以草原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出演作品,宣扬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和特色文化,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题材的红色思想来影响草原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乌兰牧骑文化带来的影响,同样是草原文化的传承者。

四、结论

乌兰牧骑是我国草原上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的先锋队,已经成为草原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几十年来,乌兰牧骑为草原人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站在精神文化建设的层面上弘扬了草原文化,通过深入基层的实际行动创建了我国共产党红色思想的文化建设。乌兰牧骑不仅仅弘扬了草原的传统文化,同样宣扬了现代社会的积极进取。可以说,乌兰牧骑已经成为草原文化的一部分,产出一批具备民族特色、时代背景和生活气息的文艺作品。乌兰牧骑已经成为草原上一支群众文化的主力军,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参考文献:

[1]南鸿雁 . 乌兰牧骑 蒙古族艺术的当代传承者 [J]. 中国民族,2014, (2) 22-25.

[2]洪涛 .“三贴近”与新时期乌兰牧骑建设 [J]. 内蒙古艺术,2013, (2) 22-25.

[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内蒙古卷)[MJ.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

[4]达·阿拉坦巴干,朱嘉庚.乌兰牧骑赞[M].呼和浩特:内蒙占自治区乌兰牧骑学会编辑出版,2007.

[5]李寅.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为世居少数民族服务的文艺院团不改制[[N].中国民族报,2012-11-13.

[6]杨红.村又踏层峰望眼开—写在我市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之际[N].赤峰日报,2012-10-11.

[7]马瑞祥,杨凌云让民族文化品牌走向世界我盟民族文化建設纪实(上篇)[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07-29.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所)

猜你喜欢

乌兰牧骑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乌兰牧骑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公司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在创新中前行的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
红色轻骑?放歌草原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