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之道》与穷书生文化

2019-09-10万明旭

成功密码 2019年1期
关键词:先哲学养先贤

万明旭

自孔子孟子以来,陆贾、董仲舒、贾谊、司马迁、嵇康、刘勰、韩愈、欧阳修、朱熹、王阳明、顾炎武、王夫之、龚自珍、魏源、章太炎……先贤先哲数不胜数,他们的“为学之道”,“核心学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我们对先贤先哲们的敬仰,不仅是因为他们有学问知识,最重要的是在于他们思想品德,精神风范。这些历代贤哲还有一个更明显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不太富裕。如果说得不好听一点儿,他们都是穷书生。他们堂堂正正,坦坦荡荡,不贪不腐,甘于清贫,毕生追求真理,精于学问,乐于奉献。他们是真正仰望星空、极具向心力的人群。

他们的学养修为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光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中华文化中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穷书生文化及其巨大的影响力。

五千年文明“浩浩汤汤”,穷书生文化“横无际涯”。自古以来,这些穷书生们,不畏权贵,不屈服于命运,为了真理,为国为民,可以赴汤蹈火,可以粉身碎骨……生活在基层(乡村中)的穷秀才们,扎根于民众,爱国爱乡,不仅是乡间的饱学之士,更是铮铮铁骨、敢于为民请命的斗士。

我们回顾穷书生文化的历史就会发现,就连被人们误解为“不讲斗争”的孔圣人也曾喊出过“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豪言壮语。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认为“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意思是说:“男子汉大丈夫如果没有高尚的情操德行,即使大富大贵也不过是个庸碌之辈而已”。他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打击贬谪,但他却越挫越勇,绝不屈服,并以“前度刘郎今又来”等许多豪言壮语表达他的高洁人格和坚毅意志。从参与永贞革新遭受打击开始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坚定信念理想,永不言弃。

南宋末年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领导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在受尽折磨的几年时间里,敌人威逼利诱,封官许愿,用尽了一切办法迫使他投降。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拒绝。他临死前写下《过零丁洋》一诗,留下了举世震撼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文天祥就义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收尸时发现在他的衣服中有赞文道:“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章太炎以一副轰动一时的对联,怒骂荒淫无度、杀人如麻的慈禧太后,把慈禧太后一生的丑恶行为鞭挞得淋漓尽致。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著名诗人和学者闻一多先生,在最后一次讲演中,面对死亡威胁,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宁可倒下去,绝不屈服。

……

他们不愧是旗帜,是号角,是我中华脊梁,是我中华之魂!同时也说明,学养修为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多么重要!

学养修为,关乎一个人的道德诚信,关乎社会文明进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没有学养修为,做人做事就会没有底线,他的人生可能会被扭曲;如果很多很多人抛弃了学养修为,没有做人的底线,那将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后,现在已经迎来了快速发展,迅速崛起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学养修为,需要这样的精神风范,指引我们去战胜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今天,万明华先生的《為学之道——中国先贤核心学养》力作问世,将先贤先哲的学养修为囊括汇聚出版,加上注解点评,变博大精深为通俗易懂,更易于广大读者阅读和领会,确实是一件大喜事,可喜可贺!实为传承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立下不世之功,必将为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019年1月25日

猜你喜欢

先哲学养先贤
王记寨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伟大的中华治水先贤——史禄
西江月·端午咏怀
春日偕诗友登文华阁
漫画家许先哲:梦想不远,“镖人”为证
街头小坐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文献馆员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