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授课

2019-09-10刘宏志

美与时代·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授课文本细读

摘  要:文本细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授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文学之美;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文学文本的文学表达之后包含的一些文学规律。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本细读;授课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大学中文系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这门课程,应该如何定性,教师如何授课,直接关系到这门课程会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以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材,其实多标注有一个“史”字,如《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等。所以,毋庸置疑,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首先是一门关于已经发生过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既往历史的课程。这一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现当代文学授课的时候,必须考虑“史”的脉络、“史”的线索。授课老师必须以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为基本的授课框架,这样才能把这门课程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这门学科的一个清晰的概念。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毕竟是文学史,在强调史的一面的同时,授课教师显然必须强调其文学性,这样才能凸显出,这是一门关于文学的“史”。要强调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文学性,就必须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文本细读。

所谓文本细读,就是要对文学史中比较重要的、精彩的文本进行专题分析。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所讲述的百年文学史中,有很多经典的篇目,对这些文本进行专题式的文本细读,可以带领学生欣赏文学之美,从而呈现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文学”的特质。在讲述鲁迅的时候,可以重点分析他的小说《阿Q正传》;在讲述曹禺的时候,可以重点分析他的剧作《雷雨》;在讲述沈从文的时候,可以重点分析他的小说《边城》;在讲述当代文学中的“伤痕文学”的时候,可以重点分析卢新华的《伤痕》;在讲述改革文学的时候,可以重点分析《乔厂长上任记》或者《赤橙黄绿青蓝紫》;在讲述寻根文学的时候,可以重点分析《小鲍庄》《棋王》或者《爸爸爸》……总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有很多叙事精彩且能完美对应时代思潮的小说。对这些小说文本进行重点分析,一方面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之美,欣赏文学大师精彩的文笔;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也能和时代文艺思潮互相印证,从而让学生对文学史所讲述的时代思潮、文艺思潮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程来说,文本细读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甚至是对文学的认知和理解。这也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把文本细读这个环节做好,通过对文学文本的精彩分析,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从而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文学文本分析可以沿着两个角度进行,即文本思想解读和文本叙事手法解读。文学文本可以强调对文本思想的解读,通过对文本思想的解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象征、细节等更深刻的含义,从而发现文学文本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之下所隐藏的深意。

比如,在讲述《阿Q正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关于文本思想的解读之中。这个小说,从叙事表层来看,作家只是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看似不愿意从事正当职业,而且似乎精神还有点问题的无产者的形象。那么,在讲述这个小说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对阿Q这个人物形象,对他所做的事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让学生更为彻底地理解这个人物形象。尤其是阿Q在小说中呈现出很多比较矛盾的一面,比如说,阿Q在小说中多次表现出他的固执:他看不惯城里人做鱼的时候切葱丝而不是如同未庄人一样直接把大段的葱扔到鱼上;他也看不惯城里人把未庄称为“条凳”的凳子称为“长凳”。进行文本细读,就要对这些细节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这些细节进行理解。显然,这些细节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阿Q对城里人看不惯,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阿Q的保守——他对任何第一次接触到的、难以理解的东西,首先表现出的就是本能的反对。这种对不理解的新生事物的直接本能的反对,就是固执、保守。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又能发现阿Q投机的一面。小说中讲到一个细节,即阿Q刚听说革命这个名词的时候,对于革命,他首先表现出的就是反对。这个细节书写,符合我们关于阿Q的固执、保守的认知。但是接下来小说又写到,阿Q发现城里的举人老爷、乡下的赵太爷——这些他原来必须仰视的对象都害怕革命。于是,阿Q突然就摇身一变,成了革命的拥护者。阿Q在未庄开始天天吵嚷要革命了。虽然阿Q的革命是假革命——他并没有真正联系上革命党人,也并没有真正理解革命的意义,他只不过是空喊革命口号而已。但是,喊口号相对于他原来对革命的本能的反对,也显然构成一个巨大的反差。当然,小说其实也说出了阿Q突然转向革命的原因。阿Q在土谷祠中,也曾经有过革命狂想曲,幻想革命成功之后,未庄改天换地,他就成了未庄的主人,还想把秀才娘子的宁式床搬到他的土谷祠里面去,还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媳妇。所以,很显然,阿Q是为了这些看似通过革命就唾手可得的各种利益,而放弃了自己原来对革命敌视、反对的立场。授课教师应该通过对阿Q的这些行为的分析,指出阿Q从反对革命到支持革命的转变过程的背后,所折射出的投机。

通过这些小说的细节分析,我们就发现阿Q身上同时具有保守与投机两个明显矛盾的特点。一般来说,投机是缺少坚守的一种表现:只有没有坚守的人,才会进行无节操的投机。固执保守则往往是墨守成规的一种表现。所以,一般情况下,保守与投机是无法兼容的。但是,通过对这些小说细节的分析,我们显然可以发现阿Q身上同时具有了投机性与保守性。那么,这种矛盾性的存在,正说明了作家思想表达的深刻。授课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阿Q身上的这种矛盾性,进而去理解鲁迅所要表达的对国民性批判的主题。当然,小说中还有其他很多关于阿Q的富有深意的描述,比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死亡,等等,都可以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对这些文本细节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细节表达之下的文本思想表达,从而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到文学的美与深刻。

此外,文本细读必须强调对文本叙事手法的分析和解读,这个方面是很多授课老师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果能处理好这一点,更能呈现出文本叙事的魅力所在。其实,当授课老师对学生进行文学文本思想解读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对文本叙事手法的分析和解读。如上文所述,当我们分析《阿Q正传》的时候,为了讲清作者思想表达,作家所运用的一些手法,如象征手法就已经被讲解透彻了。但是,对优秀文学文本的叙事手法的分析,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讲解文本思想表达的时候,顺便对之进行分析。事实上,很多优秀的文本,在整体叙事手法的设置、安排上,都颇为用心,那么,通过讲解这些优秀文本的叙事手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文学之美;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叙事学和文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为他们打开文学文本背后的那道文学之门。

例如,在讲解丁玲的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时候,当然要给学生讲到这部作品的思想是要呈现五四青年的焦虑与绝望。但同时更要深入分析作家是通过运用什么样的叙事手法来达到自己的敘事目的的。这样,在分析作品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叙事者和叙事视角,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限制性的叙事视角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对于小说表达主旨的呈现有没有作用,等等。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一方面会对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对小说的叙事者、叙事视角等叙事学方面的知识也会有基本的了解。在讲解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时候,也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小说写得这么怪诞,小说所呈现出的生活表象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认知。并由此可以给学生介绍陌生化的叙事手法,以及这种叙事手法所要达到的叙事目的。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细节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卡车司机为什么一开始拒绝了少年后来又接纳少年;为什么卡车司机没有去捍卫他的财产,反而在最后抢走了帮助他的少年的包,和那些抢他财产的人一起跑掉。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深入分析,一方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陌生化的艺术表达手法;另一方面,也给他们打开另外一扇文学之门,告诉他们文学作品还可以这样书写。通过这样的授课过程,学生在获得基本文学审美的同时,也能对文学文本之后的文学规律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高校教学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程是一门“史”,因此授课教师必须首先应该有讲“史”的基本立场,从而让学生能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但我们也必须强调这门课程的文学性,即它虽然是“史”,却不是一般的“史”,而是文学史,所以必须彰显其文学性。通过文本细读,我们一方面可以呈现出文学文本艺术的魅力,让学生更清晰、更明白地体会到文学之美;另一方面,通过授课教师关于文学叙事手法的分析和讲解,也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文学表达背后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从而对文学背后的文学规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对文学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作者简介:刘宏志,博士,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授课文本细读
应当怎样“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谈谈如何做好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因素分析法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