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务工环境的管理对策研究

2019-09-10张明明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对策

张明明

摘要:我国的新生代农民工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却在就业机会、就业待遇、职业培训等方面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而我国现行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务工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制约性,这可以从其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就业保障等各方面显现出来。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务工环境;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民工),当人们提及这个名字的时候,便会想到辛苦的劳作与微薄的收入,想到候鸟般地迁徙,也会想到远方留守的年幼孩童,甚至会依稀间想到那满足间略带茫然的双眼。新生代农民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呢?他们为什么给人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走近他们,试图更深切地了解他们。

国家统计局201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的检测调查报告》显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9.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国约有1.4亿人,他们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重小幅下降,月均收入3275元左右,他们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正如国务院研究室2005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报告所言,农民工在传统体制之外开辟了一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新通道,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填补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空缺。

由上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劳动力,他们在城市中的务工环境如何呢?

在就业机会方面,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打工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动方式进城。虽然各劳务输出的省市有的也成立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中介组织,但是数量有限、范围有限、服务质量良莠不一,所以不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工作来源。另外,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范围多属于城市人不屑一顾的苦、脏、累、险等工作。从事的行业有加工业、工矿企业、社会服务业等。

在就业待遇方面,首先是工资收入低。在国务院研究室2016年4月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显示被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1800至3000元之间,而且用人单位仍然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另外,我国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接受过所从事工作的专业技术培训。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3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4.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65.3%。

在就业保障方面,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率不高,仅占农民工人数的53.7%。为农民工享有劳动保险的人数极少。他们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不享有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等。这些都意味着他们工作的同时有许多后顾之忧。

新生代农民工的境遇在这里不能尽述其详,总而言之,他们在城市中的务工环境是不乐观的(但是也许在他们看来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的,虽然苦了些)。是什么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如此的务工境遇呢?

我国许多学者认为现有户籍制度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所而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的重要原因。我基本赞成此观点。因为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与计划经济,尤其是与短缺经济相适应的,虽然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有計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户籍制度。例如:1985年7月,公安部颁布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决定对流动人口实行《暂住证》、《寄住证》制度;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2004年9月,公安部废止了1084件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户籍管理依据的一直是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户口登记条例》,将公民户口严格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控制农业人口迁往城市,形成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密切相关)。在这种户籍制度下,“户口”不仅是一种身份的体现,而且是对资源、利益享有权的确认,户籍制度也因此承载了太多的附加功能——它与公民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联系在一起。它实质上把广大农民排斥在城市之外,造成“城里人”与“乡下人”实质上的不平等。因此这种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就业保障等方面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

但是我认为有一点要注意,户籍制度是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因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境遇与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大背景分不开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工业化加速进行,但是劳动力的素质亟待提高,整体结构亟待完善;社会问题不断凸现(例如: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等),但是相关方面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制度机制却不健全。而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存在问题的缩影。比如:新生代农民工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与其自身素质不高相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不能享有失业保险也与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有关。

那么,我国现行制度在哪些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产生制约呢?

首先,在我国现行制度下,新生代农民工不能平等的享有就业机会。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机会与各人的素质有关,但不能排除户籍制度在其中的影响,因为在同样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一般会选择城市当地居民。另外,有些城市为了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城市政府往往清退新生代农民工或是阻止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这是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歧视,因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机会的丧失不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而是政府行政行为的结果,在其中,户籍制度是其执行政策的依据。

再者,在我国现行制度下,新生代农民工不能平等的享有就业待遇。

与做相同工作的城市居民相比,两者往往是同工不同酬的。据一项基于武汉市的调查表明,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的收入存在明显分层,户口登记状况及单位性质对劳动力的收入产生显著差异”在劳动时间(小时/周),小时收入(元)两项指标上,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分别是62.40: 43.68和3.04: 3.60。在培训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下岗职工相比(因为他们在工作内容、自身素质方面有略有相似之处),城市相关机构为城市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培训机会,但是新生代农民工极少获得与工作相关的培训,往往是用人单位只对其进行极简单的岗前培训。

再者,在我国现行制度下,新生代农民工不能平等的享有就业保障。

城市里的产业工人享有失业保险,当生活困难时,他们可以获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但是做同样工作的“工人”——新生代农民工失业后,多数靠积蓄生活,或是向亲友、老乡举债度日,很少得到劳动单位或是地方组织的帮助。另外,城市居民的工伤保险由政府部门强制其用人单位执行,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则无保证。再有,新生代农民工也不能像城市的产业工人那样享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这里可能会引起疑惑,新生代农民工本质上是农民,那他们的土地是否可以成为其保障呢?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新生代农民工有向非农转变的趋势并且农民所有的土地生产收入有限,有时还要用打工的工资购买农资(湖南某县农民弃田外出打工就是例证)。总之,新生代农民工承受着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不利的双重之苦。

综上所述,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新生代农民工业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劳动力,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我国现行制度中仍然存在着制约改善其务工环境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就业保障等方面。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受到其自身素质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这是与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大背景相关的。

所以我国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在管理方面采取以下有效对策,以便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务工环境:

首先,持续优化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让他们可以通过切实可行的户口积分政策、居住证政策等,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成长为城市人,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更公平。

其次,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专业发展迫切需要的、符合其认知能力的技能培训,建立他们学历和技能提升通道,为他们提供成长为高级技术工人的政策支持。

再者,新生代农民工的雇佣企业应该为其提供更为全面的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消除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

最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所在城市应该针对性的解决其住房问题,例如,提供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政策。

在我国劳动工人人力成本不断提高的形勢下,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重要的技术工人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和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宽松的、公平的务工环境最终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完成从“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转变,使其成长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为实现中国梦、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他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2016

[2]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r].2005

[3]万卿.河南村医向总理说实话[J].人大建设,2006,(6):35-37

[4]李海舰.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农业经济,2003(8)

[5]张智勇.户籍制度、歧视与社会分层户籍制度、歧视与社会分层——论农民工目前不是中国新的产业工人.生产力研究2004(4)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与第一代的比较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因素的分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