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西高校的调查

2019-09-10曾涛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网络消费影响因素

曾涛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广西地区在校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调查,探索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消费观。结果显示:个人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在校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西部大学生;网络消费;影响因素;消费价值观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网络规模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经济的持续繁荣。网络消费已经遍及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已然成为网络消费的重要。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大学生是容易接受新事物并且追求潮流时尚的消费群体。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网络消费市场大学生消费队伍也日益庞大。我国大学生网上消费呈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趋势。[1]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比较以前的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有大大地不同,当代大学生出生在互联网时代,较之以往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更加了解和适应当下的网络信息时代,更加的习惯于使用网络来进行消费和网上生活。同时,网络的高速发展也促使他们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改变。

大学生由于成长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与以前的大学生有较大的不同,在思想上呈现出超前的消费观,对网络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产品也有较大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对在校大学生网络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给高校管理者和网站运营商做出决策时带来一些参考性的建议,能够比较明确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购买决策时的一些共同特点,以及能够预测在校大学生未来网络消费的消费趋势。所以,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因素是一项十分有实践意义的工作。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影响因素的调查

(一)研究对象

通过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西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问卷总数为65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10份。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在校大学生拥有接受高等知识的教育条件,为网络消费提供了计算机网络操作的技术基础。第二:在校大学生人数多,对网络消费市场具有比较大的消费潜力,而且,在校大学生主要收入来源于父亲母亲,可支配收入比较稳定,网络消费潜力巨大。第三:在校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的东西,而现今网络消费已经成为社会的潮流,基于大学生阶段是正处于好奇心旺盛年齡阶段,所以网络消费能足够引起他们兴趣。所以,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研究意义。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文主要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获取所需要的数据,调查时间为2018年4月。问卷主要从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信息来进行问卷调查,旨在调查广西在校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以及网络消费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这次问卷调查中,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QQ,微博,QQ空间等社交软件针对在校大学生来进行发布问卷。这次问卷调查总共回收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610份,有效回收率为93.8%。

(三)回收问卷数据分析

本部分是对本次填写问卷的在校大学生网络消费者的年级、性别、年龄、专业、家庭等变量来进行收集归类和分析。对回收的610份有效问卷进行描述性分析,如表1所示。

本次调查从问卷填写情况来看大一学生占总样本的20.82%,大二学生占总样本的12.13%,大三学生占总样本的27.38%,大四学生占34.1%,大五学生占总样本的5.57%;男生占总样本的26.23%,女生占总样本的73.77%,男女比例相差比较大。

从身份和居住地上来统计,党员和预备党员的占样本容量的14.59%,共青团员占样本容量的75.08%,群众占样本容量的10.33%。参与本次问卷的在校大学生户口为农村的占样本容量77.21%,城镇的占样本容量的22.79%。家住在农村的大学生占样本容量的63.93%;居住在县城或者镇上的占样本容量的23.77%;居住在市区的大学生占样本容量的12.3%。

从大学生每月从父母亲或兄弟姐妹拿到的生活费进行分析,小于或等于200元的占样本容量的6.39%;201-400元的占样本容量的4.1%;401-600元的占样本容量的7.38%;601-800元的占样本容量的10.16%;801-1000元的占样本容量的24.57%:1001-1200元的占23.11%;1201-1400占11.15%;1400元以上的占12.95%。

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频率上看,每周网络消费一次的占总样本的19.34%;每周网络消费一次以上的占总样本的23.61%;每两周一次进行网络消费的占总样本的30.33%;每月网络消费不吵过一次的占总样本的26.72%。 从填写调查问卷的大学生中,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好的占样本容量的2.79%;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的占样本容量的3.28%;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占样本容量的69.51%;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占样本容量的20.49%;家庭经济状况非常不好的占3.93%。总的来说,当今时代的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整体比较好,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他们消费。

从样本整体性上看,所收集到的样本数据比较符合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特征,也体现出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消费的不同属性,这些数据保持样本的有效性,能够比较合适进一步的分析。

三、数据回收描述性统计分析

做问卷调查,我们会给每个变量设计一些问题,通过这些变量来分析出结果,通过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2、表3、表4所示。

根据表2、表3、表4得知,在本次调查中,年级作为变量,针对这两个变量设计了几个问题,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表2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在校大学生大三大四网络消费的比例大于大一大二。结合表2和表3可以知道,调查中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的比例也随之增加。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随着年级的增加,他们对网络消费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张彤璞和丁敏的研究认为,大三大四网络购物参与度更高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社会交往不断增多,大四面临毕业,针对此的娱乐团购消费、找工作必需品的消费也有较大提高。[2]同时,年级越高的大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需求比较大,拥有的电脑的比重也比较高,所以年级越高,网上消费的潜力越大。

根据表2、表3的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比例高于男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比例。互联网普及的年代,男女大學生都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女生要比男生更易产生网络购买行为。[3]女大学生喜欢追求网络消费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网络消费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挑选自己所心仪的商品,并且有快递上门送达,对她们来说快捷方便。第二,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上看,女性消费者往往会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网络消费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网络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价格也是较便宜。所以,在本次调查中女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占据主要的地位。

根据所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党员和预备党员进行网络消费比共青团员和群众多。党员和预备党员他们在各种党组织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教育和熏陶,形成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和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基于网络消费有物美价廉的特点,这是能够吸引他们进行网络消费的原因之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消费行为,能有效解决大学生消费行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变其不良的消费方式。[4]所以身份为党员和预备党员的大学生较易于倾向省钱的网络消费。

根据所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每月的生活费在801到1000元的是网络消费的主要人群。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大学生越趋于网络消费。家庭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5]由于家庭经济的支持,对网络消费的认识就越多,网上的消费项目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有了家庭固定的经济来源支撑和他们已经形成的网络购物习惯,促使他们选择网络消费。所以家庭经济状况和有着较高生活费的大学生是网络消费的主要人群。

根据所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参与填写问卷的大学生中每两周进行一次网络消费的所占的比例最多。大学生在学业、社交、成长方面压力大、耗时多,就形成了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即时、便利。[6]交通和物流的发展完善为网络购物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保障。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网购有省时、方便的优势。[7]在校大学生可以不用出门就可以买到所需的东西,在网上消费已经成为很平常的事情,所以网上消费购物的频率较多一些。

四、结论以及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这次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可以知道,影响在校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因素有:一、个人因素。二、家庭因素。

三、社会因素。

这次影响在校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个人因素包括年级,性别和自身身份等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的消费认知和消费态度以及消费动机都存在着变化。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认知已经发生了改变。

在我们这次的调查结果中,女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比例高于男大学生,但是当下时代的大学生网络的普及率很高,不论男生女生都接受了计算机操作的知识并且得以运用,而且网络消费对大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优势。

家庭经济状况和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里获取的生活费也是影响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因素之一。通过本次的调查发现,总体上家庭状况比较好的大学生在网上消费的份额比较大,月生活费越高的大学生在网络消费的支出方面比例也比较大,所以家庭经济状况和月生活费决定了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比例。

大学生网上消费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以往信息的传播方式,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影响日益加深。大学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他们的消费行为从传统的消费方式转换为网上消费。网络的普及化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群体网上的消费行为。

(二)建议

虽然大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网络知识,但是当下我国的网络监管制度还未完善,一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信息鉴别能力不够,理财意识也相对比较薄弱,所以对于大学生网络消费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升自身在网络消费中的维权意识。大学生在网络购物时容易上当受骗,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而不是就此“自认倒霉”,不能助长了不良商家的气焰。

第二,大学生在理财意识方面还是处于比较薄弱的地位。由于大学生每个月的开支变成了自由支配,大多数“90”后还缺乏自主判断和自主理财的意识,很容易陷入跟风的浪潮中。[9]所以,大学生要注意自己的财产安全,别轻信一些不良网站而丢失了钱财。

第三,大学生要树立科学健康的网络消费观念。严格尊守网络的行为规范。[10]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朋友等途径去发现某个网络消费平台,所以他们容易存在攀比和从众心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先前的“借贷宝事件”就充分说明了不健康网上消费的危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的方式消费,比较容易产生惯性消费行为。[11]所以大学生在网络消费时应该培养健康科学的消费价值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不要轻信网络上的陷阱,不超前消费而选择网贷,不盲目攀比。

参考文献

[1]李静,沈书生,刘芳铭,佟元之,大数据视阈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新特征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19-25.

[2]张彤璞,丁敏.大学生网络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一基于对西安市大学生的实证调查[J].商业经济研究,2016(14):33-35.

[3]高芳放.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5(02):100-102+107.

[4]陆林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消费行为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4):33-35.

[5]林江,赵靖平,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一一基于相关研究文献的视角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31(05):29-34.

[6]宋晓欣,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动因分析[J].商业时代,2010(36):32.

[7]夏海燕.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心理学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02):128-129.

[9]羊悦,“90后”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5):187-188.

[10]惠新宇,何亮坤.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问题及破局之策一一以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数据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5(06):49-51.

[11]叶大扬,王蓉,李书凝,李心怡.大学生网络借贷消费行为调查及引导机制[J].教育评论,2018(02):18-22.

猜你喜欢

网络消费影响因素
浅谈女性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策略
浅谈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电商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创新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网络消费对蚌埠实体店的影响及实体店的应对策略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功能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