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养殖成活率提高措施

2019-09-10苏桂洲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犊牛技术措施

摘要:犊牛养殖成活率是评定奶牛养殖利润的重要因素,有效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对于养牛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该文通过对犊牛养殖成活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举措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犊牛;养殖成活率;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3.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 9.10.039

0 引言

养牛是中国主要的畜牧养殖项目。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膳食结构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牛肉的需求快速增长。同时,牛肉含有高蛋白与低脂肪,其肉质鲜嫩,市场前景良好。在进行养牛养殖的各种因素衡量中,犊牛成活率是关键性因素。因此,对提升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1 影响因素

首先,饲养管理。犊牛养殖核心环节是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可让犊牛健康生长,进而将犊牛成活率提升。犊牛自出生后,自身具备的抵抗力较弱,必须要及时吃初乳,从母乳汲取抗体。但是诸多犊牛出生较长时间均无法确保吃到初乳,断奶突发,给犊牛带来各种应激,引发疾病,降低了犊牛成活率。

其次,品种退化。部分犊牛刚出生就死亡,主要是由于品种退化导致。品种生产性能退化,在配种时受胎率快速下降,成功受孕的母牛经常由于管理不到位,营养补给匮乏,造成犊牛在母牛的腹中无法健康生长,生产出的犊牛身体虚弱,抵抗外部应激因素的能力较弱,死亡率高,冬春季高发[1]。

最后,分娩與护理。母牛分娩时,人工助产不到位,也易导致犊牛出现疾病。如母牛难产,助产工作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把犊牛从产道拉出,造成犊牛窒息。犊牛出生后,剪脐带前未能对道具消毒,也会造成犊牛伤口感染,导致犊牛死亡。且犊牛m生后,对外部环境的应激能力弱,必须要有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但是现实情况中管理不当,造成犊牛疾病突发。

2 提高措施

该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发展现代农业以及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作为最终目标,积极扶持将奶牛产业壮大,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作为主要平台,综合整理各大渠道,从各方面扶持奶牛产业发展资金,积极安排与组织,建立资金运用科学与投资完善高效的农业资金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奶牛养殖现代标准化水平,构成现代奶业生产模式以及产业体系,促进了地区畜牧业发展。在该地区某奶牛厂区中,高产奶牛有1000多头,奶牛品质高,受人们欢迎。但是该厂区对于犊牛养殖成活率逐步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犊牛养殖管理中对于犊牛护理工作未能做到位。犊牛在生产后,必须要立即使用准确的护理手段与方法,确保犊牛在生长阶段拥有很强的免疫力,犊牛健康生长。目前厂区中犊牛养殖管理人员对于犊牛的护理不当,使犊牛成活率极大减小,奶牛品质下降,对于厂区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重点对犊牛养殖中的护理问题进行简单阐述[2]。

2.1 接生护理阶段

犊牛接生护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犊牛的成活率。若犊牛养殖管理人员接生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极易促使犊牛快速死亡,因此,应加强犊牛接生护理工作。妊娠母牛在临近生产时,需要进行24 h监督控制。倘若犊牛养殖管理人员发现生产症状,需要及时增强保护,进行犊牛生产,应关注接产环节,以保证较高的出生率。而在早期接产中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清除粘液,犊牛刚出生时需要及时清理其鼻孔与口腔等部位的黏膜,防止堵塞犊牛正常呼吸,进而导致犊牛窒息死亡。若犊牛已把黏液吸进去,需要提起犊牛后肢头部往下,轻轻拍打犊牛的腹部,并且抖动犊牛的身体,如此便可及时排出黏液,使用干净的纱布将犊牛擦洗干净。对于比较严重的病例,应采用胶管将其吸出。清理体表黏液需要采用干布或者干草进行,防止长期黏着,出现着凉的情况。第二,加强断脐工作。擦洗好黏液后,脐带大部分会自动扯断。倘若出现没有被扯断的现象,需要相关犊牛养殖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取消毒后剪刀,距离犊牛腹部12 cm位置,把脐带快速剪断。同时,养殖管理人员应预防犊牛发生炎症,通常犊牛断脐后7d,脐带会自动干燥脱落。

2.2 确保犊牛初乳充足且及时

饲喂犊牛中,初乳中有较多的高蛋白与矿物质元素,还有很多免疫球蛋白与维生素等,所以在饲喂阶段,应对犊牛及时补充充足的牛乳,推进犊牛营养吸收,加强新陈代谢,促使消化。犊牛生长阶段,初乳是无法取代的营养物质,初乳有利于加强抵抗能力,实时排解粪便,确保犊牛健康发育。在饲喂初乳时,需要关注犊牛生产1h内给其提供初乳,加强其免疫力和体格,提升犊牛养殖成活率。对体制健壮的犊牛,可自行吸吮乳汁,但是体制弱的犊牛不具备保姆性的母牛,必须要在人工协助下饲喂初乳。首次初乳饲喂后,应在7d后均确保犊牛有充足的初乳可以饲喂。

2.3 进行人工哺乳

倘若牛种是纯种肉用牛与杂交犊牛,犊牛养殖使用随母牛的方法,乳肉和用牛种生出的犊牛,采取人工哺乳的方法喂养。实际操作:运用橡胶奶嘴喂养犊牛初乳,也可使用奶桶进行饲养,通过其体重与生长发育情况等明确饲喂数量及频率。并且对初乳缺乏时,可使用常入搭配鸡蛋与鱼肝油等进行搅拌,加热后方可进行饲喂。而常奶饲喂量不足时,需要使用豆浆与羊奶等流动性食物饲喂犊牛,经过定时与定温进行人工饲喂,促使犊牛快速成长与发育[3]。

2.4 补饲与饮水

选取嫩草与良好的青于草等对生产7日龄的犊牛进行饲喂,同时在犊牛发育2周后,补饲精饲料,给犊牛补充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进而确保犊牛可健康发育。需要在每天对犊牛补饲较少的精饲料,同时在犊牛生长时期延长与体重加大、年龄增加时,逐渐提升补充料的含量。实时补充粗饲料,避免犊牛舔食别的异物。且借助科学的饲喂刺激犊牛瘤胃,加强犊牛前胃功能,提高犊牛产奶质量。犊牛发育30d时需要饲喂多汁饲料,2个月后需饲喂氨化饲料与青贮等食物。对出生7d的犊牛需饲喂38。C的温水,锻炼犊牛每天1-3次独立饮水,15 d后可向犊牛喂养正常水。

3 注意事项

在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同时,还需要增加对犊牛传染病的关注力度。犊牛的免疫系统还在发展阶段,很容易感染疾病,所以,犊牛饲喂管理阶段,需要注意对多种病毒的防控。比较常见的传染病是支气管肺炎与腹泻等。因此,犊牛养殖管理人员需要了解该并发病机理与发病情况以及治疗关键点,改进犊牛养殖环境,防止犊牛感染病患,降低经济损失。

通常犊牛支原体肺炎治疗,需要使用青霉素搭配链霉素用药,进行肌肉注射,持续4d,能促使犊牛恢复健康。后续病症加重,需要使用磺胺药物与静脉输四环素等展开治疗。而对于犊牛腹泻问题,可使用氟哌酸,每日2-3次,持续服2-3d即可。

4 结束语

犊牛养殖成活率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在进行犊牛养殖中,需要相关人员熟练掌握犊牛养殖技术,其中包括犊牛护理、预防疾病等技术。同时,在运用这些技术中还应掌握其关键点,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

参考文献

[1]杨宇.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8( 13):33.

[2]刘延春.对如何提升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探究[J]今日畜牧兽医,2018.34 (2):51.

[3]杨在杰.提升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总结[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 ll):80.

作者简介:苏桂洲(1974-),男,辽宁建昌人,畜牧师。生活区等。进而保证水源安全、无污染,注重空气质量,

猜你喜欢

犊牛技术措施
怎么给初生犊牛补充营养
小型牛场在犊牛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犊牛传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的诊断及防治
肉牛犊牛脱水症咋防治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