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小儿全麻术后发热护理中的护理价值体会

2019-09-10曹群

健康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全身麻醉健康教育护理

曹群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全麻术后发热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行全麻择期手术治疗后发热的患儿83例,依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1)和干预组(n=42),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观察患儿护理前后的发热情况及护理后的发热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术后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患儿护理后术后发热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后的发生率(p<0.05);干预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全麻术后发热护理中,不仅可改善患儿的发热情况,还可缩短患儿发热的消退时间,促进患儿术后恢复,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全身麻醉;术后发热;护理;健康教育

全身麻醉是小儿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而术后发热是常见的并发症,又会进一步加重患儿的病情,若处理不及时,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因药物降温易导致患儿出汗,引发手术切口感染,故临床首选物理降温,而临床护理干预在物理降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小儿全麻术后发热的有效护理方案,笔者选取83例患儿进行了如下对比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行全麻择期手术治疗后发热的患儿83例,均满足以下纳入标准:符合《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4)》中的诊断标准[1]、患儿及其家长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通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近期服用阿片类或地西泮类药物、智力障碍及语言发育异常的患儿。

依入院顺序,将8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41例患儿中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5.97±1.64)岁;手术方式:腹腔占位切除术、鞘状高位结扎术、斜疝修补术、肛门成形术和尿道成形术分为14例、9例、10例、例6和2例;术后腋温发热分级:低热(37.1~37.5℃)、中等度热(37.6~38.5℃)、高热(38.6~40.5℃)和超高热(≥40.6℃)分别为8例、11例、18例和4例。干预组42例患儿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03±1.62)岁;手术方式:腹腔占位切除术、鞘状高位结扎术、斜疝修补术、肛门成形术和尿道成形术分为14例、9例、11例、6例和2例;术后腋温发热分级:低热、中等度热、高热和超高热分别为8例、12例、18例和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儿生命体征监测、环境护理、心理疏导等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患儿及其家属针对术后发热的健康教育:首先向家属说明术后发热的原因、干预措施、对疾病的影响及注意事项,提高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之后指导家属进行物理降溫:若患儿体温≤38.5℃,嘱咐患儿多饮温水;若患儿体温>39℃,嘱咐家属冷敷患儿头部;若患儿体温持续升高或过高热,家属需应用冰袋冷敷患儿的头部、腋下和腹股沟部;若患儿体温过高,家属可行温水或酒精擦浴,必要时指导家属行冷盐水灌肠等物理降温措施,且须每半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护理前后的发热情况及护理后的发热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明显。

2.结果

2.1患儿护理前后的发热情况:两组患儿术后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患儿护理后术后发热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后的发生率(p<0.05)。

2.2患儿护理后的发热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干预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术后发热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前者主要主要呼吸道感染、手术切口感染和血流感染等,后者主要包括炎性反应、自身免疫反应、药物反应和输血反应等[2],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无法调节体温、术中被损伤的组织和出血等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及全身麻醉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等因素的关系密切[3]。

若患儿体温为38~38.5℃,且仍处于上升阶段时进行擦浴,易诱发寒战,使患儿体温骤升,故护理人员需指导家长擦浴前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和分析,并准确掌握擦浴的方法和实际,以缓解患儿的痛苦[4]。故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向干预组患儿家属说明术后发热相关情况,取得其积极配合后,指导家属根据患儿的体温给予针对性的物理降温措施,患儿术后发热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后的发生率(p<0.05)。

由于人体冷感受器分布于真皮上层的乳头状层,而热感受器分布于真皮下层的网状感受器,且皮肤上的冷感受器的数量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均优于热感受器,冷刺激会导致肌纤维和血管收缩,使患儿体温进一步升高,故擦浴的水温需略高于患儿体表温度,使血管扩张、体温下降。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指导干预组患儿家属对患儿行温水或酒精擦浴,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全麻术后发热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洁雪,廖悦,刘帆等.全麻下重症低龄儿童龋病综合治疗的术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2): 1111- 1113.

[2]李淑兰,吴芳琴,吴瑛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矫治术后早期的体温变化规律[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 20(11):1260-1264.

[3]程光荣,郭丽萍.肝癌患者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护理康复效果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 19(6): 700-703.

[4]李换青,王丽娟,王慧萍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民间疗法, 2018,26(9):97-98.

猜你喜欢

全身麻醉健康教育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