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黄白痢致病因素及防治措施

2019-09-10莫良勤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病因防治

摘要:随着我国的养猪业迅猛发展,规模化养猪场对仔猪黄白痢的控制也越来越重视。引起仔猪的病因有很多,如温度、乳汁、营养过剩、应激性、胃酸不足等。该文主要论述了仔猪黄白痢疾致病因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仔猪黄白痢;病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0.034

0 引言

仔猪黄白痢是危害仔猪生长发育的一种常发病和多发病,主要侵害仔猪,不但影响仔猪生产性能,甚至会造成死亡,给养猪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1 致病因素

1.1 母猪胎次

母猪胎次过高,仔猪发生仔猪黄白痢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大。仔猪通过吮吸母乳获得母源抗体,对致病性细菌和病毒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1.2 环境因素

豬舍未定期进行清洁卫生和消毒,猪长期生长在苍蝇、蚊子、老鼠较多的环境下,栏舍清扫不彻底、定期消毒执行不到位,会污染圈舍、用具、饲料、饮水,极易导致仔猪感染细菌病毒,发生仔猪黄白痢。

1.3 仔猪生理机能

仔猪出生后,由于生理状况较弱,胃肠功能还不完善[l],胃腺发育不全,分泌胃酸不足,而食入的致病菌在胃肠道大量繁殖,改变了肠道的原有平衡环境,造成消化道机能紊乱,进而导致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1.4 营养过剩性腹泻

仔猪阶段消化生理未发育健全,特别是对谷物性的食物消化吸收能力差,部分或大部分植物性蛋白质食物不能被小肠消化吸收,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在大肠内腐败发酵产生有害的气体刺激肠壁,损伤肠道功能,肠蠕动加快,出现腹泻。

1.5 应激性腹泻

仔猪对温度、湿度及环境的突变、断奶后母子分离、食物变化、驱赶、防疫、去势等应激因素非常敏感,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腹泻。

1.6 温度

温度过低易导致仔猪的抗抵能力和肠道内酶的活性都降低,影响小肠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变了肠道内的环境,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2 防治

2.1 仔猪早吃初乳

初乳具有独特生理功能,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能形成多病原的有效抗体,保护仔猪免受病原侵袭。仔猪食用母乳的时间越早,数量越多,其体内所含有的母源抗体种类及数量也会越多[2]。因此,仔猪要及早吃初乳,喂初乳时,先将初乳挤掉几滴后再让仔猪吮乳,以获得被动免疫保护。

2.2 仔猪防寒保暖

初生仔猪皮下脂肪薄,被毛稀疏,体温调节、适应环境差。通常仔猪出生9d后体温调节功能才得到改善,20 d接近完善。因此,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预防黄白痢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

2.3 母猪饲养管理

从母猪的饲养管理和饲料着手,保证母猪在哺乳期间健康,猪舍的温度湿度适宜,保持清洁卫生、干燥。母猪饲料要保持稳定,切勿突然变更,使母猪泌乳均匀,保持乳汁性状优良,有利于仔猪吸收和消化。尤其是掌握好母猪的饲料营养,切勿失调,不用高能量、高蛋白地配合饲料喂哺乳母猪,以免造成母猪乳脂含量突然升高。在选择母猪饲料时应注意玉米、麦麸与纯淀粉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应控制在60%以下,粗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18%。

2.4 仔猪早开食、早补料

仔猪要早开食、早补料,补铁、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促进仔猪胃肠消化功能早日健全。使用仔猪配合颗粒饲料,在7日龄开始初食,是预防仔猪黄白痢的有效措施。通常7日龄开始补料,可使仔猪断奶前消化系统适应植物性饲料,胃肠消化机能加强,进而减轻营养性应激的影响。断奶应逐渐过渡,断奶前5 d开始逐渐减少哺乳次数,直至断奶,减少应激影响。

2.5 做好猪舍内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打扫灰尘、清理剩下的饲料,及时冲栏清扫猪粪,保持猪舍的清洁干净。在每批母猪调走后对产床、围栏、料槽地面进行彻底冲洗,用浓度为2%的火碱水进行喷洒消毒。保持产房的干燥卫生,干净通风适宜的温度,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饲养员在进入生产区、猪舍时要消毒换衣服。进入猪舍时使用2%的氢氧化钠消毒水鞋,使用消毒灵或拜安消毒手。定期消毒猪舍通常每周3次,发生传染病时每天1-2次。基本原则是两三种酸性或碱性消毒药轮换交替使用,避免病原菌对消毒药产生耐药性。

2.6 母猪健康状况检查

检查母猪是否有发热、疾病或泌乳不足,并对母猪所发生的疾病采取对本治疗。母猪分娩后在仔猪吃乳前,用1%的高锰酸钾擦洗乳头。调整好哺乳母猪的喂料量,以确保母猪有足够的泌乳量及使乳汁的黏稠度适当。 2.7 减少应激因素

夏天注意降温,及时清理猪粪,保持有充足的饮水,开电风扇,及时冲栏;冬天注意保暖,开保温灯或电热板,饮水要给温水;注射疫苗时应提前给猪吃抗应激的药物,如维C黄芪多糖电解多维及抗生素类;减少人为造成的各种不必要的惊吓,换料要逐渐过渡,断奶后3d内应限食,第1天饲喂正常食量的1/2,第2天饲喂2/3,第3天饲喂3/4,3d后白由采食。采取移母留仔的断奶法,即断奶前夜间将母猪赶走,仔猪留在原栏饲养3-5d,待适应后再进行并栏。

仔猪断奶后第1周仍喂乳猪料,第2周喂2/3的乳猪料、1/3的断奶仔猪料,第3周喂1/3的乳猪料、2/3的断奶仔猪料,最后全部喂断奶仔猪料。

2.8 药物预防

在7、14、21日龄可注射长效土霉素250 mg+硫酸新霉素250 mg。或乳酸环丙沙星IOO ppm+阿莫西林200 ppm+硫酸抗敌素80 ppm。其他预防性药物有氯霉素、呋喃唑酮、土霉素、新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等,并在给药时应群窝给药、交叉使用。

2.9 疫苗预防

母猪产前45、15 d分别注射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或者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可使仔猪获得良好的被动免疫[3],这是养猪业公认的预防仔猪腹泻的有效方法。

2. 10治疗

(1)烟酸氯哌酸灌服。稀释为500 mL,2mL/头,2次/d;痢菌净,肌肉注射,2 mL/头,2次/d;治菌磺,肌肉注射,1 mL/头,3 d一次或肌肉注射2 mL/次,连续用药2d。

(2)口服补液。由于仔猪拉痢,造成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所以应对症治疗,给予仔猪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补液配方:食盐3.5g、氯化钾1.5 g、小苏打2.5 g、葡萄糖20 g,加水至1 000 mL,供仔猪灌服或自由饮水。

(3)磺胺脒、次硝酸铵、含糖胃蛋白酶等量混合,7日龄仔猪每次0.13 g,14日龄仔猪每次0.15 g,21日龄仔猪每次0.17 g,30日龄仔猪每次1 9,每日2-3次,连服2-3d。脱水严重者可补液,配方:氯化钠315 g、碳酸氢钠215 g、氯化钾115 g、葡萄糖20 g,加常水1 000 mL,给仔猪饮用。

3 结束语

预防仔猪黄白痢,应切实做好仔猪的保温T作,确保母乳充足,控制好母猪产前、产后的喂料量,接种大肠杆菌三价灭活苗。在用药预防和治疗时不能长期用同一种抗生素,避免大肠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有条件的猪场可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

参考文献

[l]张扬忠.猪腹泻疾病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2019( 2):62.

[2]王斌斌,廖章辉,何木荣,等.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猪业科学,2010,27( 9):82-83

[3]尹尧,礼颖.提高仔猪大肠杆菌病的三价灭火苗抗原单位的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 (4):66-67.

作者简介:莫良勤(1989-),男,广西临桂人,本科,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

猜你喜欢

病因防治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寻找发热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