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2019-09-10韩冰

健康前沿 2019年10期
关键词:脑卒中

韩冰

摘要: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接受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为本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则实施中医康复治疗,分析2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 2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干预后的BI指数、FM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BI指数、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接受中医康复治疗干预,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医康复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患者的患侧上肢肩胛带以及其手关节出现疼痛,导致其肩部运动和手功能活动发生障碍[1]。肩手综合征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其血管运动会发生改变,若其病情较为严重,则可出现肌肉和皮肤萎缩的情况[2],直接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加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接受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作观察,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为本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

实验组(n=50)中,年龄范围38岁-77岁,年龄均值(54.23±3.01)岁,男27例,女23例。对照组(n=50)中,年龄范围37岁-78岁,年龄均值(55.14±2.71)岁,男28例,女22例。对比2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资料,之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

实验组则实施中医康复治疗,具体为:

1.2.1 护理人员在患者的疾病各个阶段,及时告知其具体的诊断情况,并向患者说明治疗的效果。增加与患者交流/沟通量,准确对其具体心理变化情况了解,对相关的原因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促进其不了情绪的疏导。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充分尊重和理解和患者,尽量维持优质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1.2.2 功能锻炼

a: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题为,对其患肢关节进行轻缓活动;b:在患者患肢肩关节处,放置软垫,患侧保持向前、向上姿势,在此过程中,嘱咐患者尽量保持关节的不下沉以及不退缩,并协助患者伸直肘关节,前臂后旋,腕关节轻微背曲屈,手指外展;c:引导患者进行握手训练,健侧拇指将患侧拇指托起,其余手指交叉、对应握住,于健侧手的相关带动下,引导患侧手进行上举运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决定维持的时间,告知患者在此过程中,不可憋气,适当的用力;d:嘱咐患者将手臂伸直,并进行肘关节的旋转、屈伸以及上举;e:协助患者保持为仰卧位,实施肩关节的外展运动,并拍打患者的肩关节,控制拍打的力度。

1.3 观察指标

对2组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上肢运动功能作观察分析,日常生活能力以BI指数评价,评分越高,即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好;上肢运动功能以FMA量表评价,评分越高,即代表上肢运动功能越好。

1.4 数据分析

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干预后的BI指數、FM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BI指数、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其疾病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脑卒中使其其血管运动中枢出现障碍,其肢体交感神经存在一定的兴奋过度情况,导致其局部功能障碍、血管痉挛,引发相关症状[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其有效的治疗干预,十分必要。

本研究显示,2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干预后的BI指数、FM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BI指数、FMA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康复治疗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上肢功能。中医康复治疗,其能够使得患者保持为良肢位,将其肩关节痛感减轻,避免其出现损伤加重的情况,使得其静脉回流优化,改善肌肉紧张感[4]。同时,中医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者血管通透性的提高,对其微循环优化,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显示,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干预,可较好对患者的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且可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5]。本研究与相关研究结果相比,一致性较高,但是本研究未进行疼痛程度的研究,在后续的研究中,应不断加大研究的力度,以此将研究的价值提高。

综上所述,中医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上肢运动功能,对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向珊.针灸联合个性化运动康复处方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自发性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6):699-702.

[2]陈鸿芳,戴蒙.基于德尔菲法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中医康复护理技术方案的建立[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1):23-26.

[3]秦宏,胡伟民,罗峰等.百会透太阳针法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6):804-807.

[4]庄任.中医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9):111-112.

[5]王晓倩,高云,高松等.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PRI、FMA、MBI指数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7,10(3):361-363.

猜你喜欢

脑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三位一体”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和预后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