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前日本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在东北金融活动探析[1]

2019-09-10李亚星王长欢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东北贷款

李亚星 王长欢

摘要:日本东洋托殖株式会社于1908年成立,本部初设于朝鲜汉城,其目的是为了开发朝鲜。随着日本殖民的深入,1917年东拓法被修订,业务范围由朝鲜半岛向我国内地辐射,其在我国东北主要经营实业,其中包括的项目有畜牧业、矿业、农产品业、不动产及发放贷款等。本文旨在梳理东拓发展脉络,在可查史料的基础上,分析整理“东拓”的放贷经营状况,以求了解当时日本通过“东拓”对于东北金融侵略、经济掠夺。

关键词:东洋拓殖株式会社;东北;贷款

一、东洋拓殖株式会社东北各支店简述

日本東洋拓殖株式会社成立于1908年,最初日本政府通过考察认为“朝鲜地区地势平坦且土地较多,气候适合农业生产”,在第24次帝国会议上通过了《东洋拓殖株式会社法》,为拓宽在朝鲜的殖民业务设立了“东拓”这个国策公司,总部初设于汉城,后移到东京,陆军中将宇佐川一正出任首任总裁。成立之时资本为一千万元,随后有所增加。公司初设之时“专营实业投资,以拓殖其农林、矿山、畜牧、水产、蚕丝、制造种种实业”,在开展实业的同时还经常直接“投资于各种公司,特设银行部,办理长期实业贷款,专收不动产抵押品”。“东拓”在朝鲜的殖产事业得到了日本政府的认可,决定把营业范围拓展,1917年日本修订了“东拓法”,殖产事业由朝鲜半岛扩展到台湾、南洋及我国东北部等地区,当时日本政府决定“继承正金银行前所办殖产金融事务,先成立大连,沈阳两支店,继设哈尔滨支店”,由此拉开了“东拓”在东北地区进行殖民事业经营的序幕。随着日本殖民侵略的扩张,“东拓”也相继在东北成立支店,协助日本政府操控对东北的侵略殖民事务。1917年“东拓大连支店”建成,是时当日本在大连的政府型企业金融机构,与横滨正金银行形成了控制操纵东北金融的中枢金融机构。“东拓沈阳支店”成立于1917年10月,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101号。1919年6月“东拓”哈尔滨支店设立,店址设余道里街,借此帮扶日本商人在哈尔滨大力发展不动产业,从事实业投资。

二、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在东北贷款设置及业务概况

日本1908年在朝鲜设立了“东拓”以来,一直在朝鲜发展殖产业务以供给本国的各类农产品等需要。1914年至1918年欧战期间,“东拓”在朝鲜的殖产事业受到一定的影响,日本方面认为“大正三年以来朝鲜的股价与地价持续下跌和欧战爆发,东拓要谨慎投资固定资产,需要摆脱投资的萧条领域”。到了1917年,“因为大米等粮食价格上涨及俄国的竞争、地价上涨,使得商业、经济活跃起来”,因此日本认为在满蒙的投资有很大的机会,于1917年开始在东北地区效仿横滨正金银行设立了“东拓”各支店,将“东拓”和横滨正金银行的职能和权力做了划分,把钞票的发行权归属于横滨正金银行,“东拓”则主要负责在东北地区的不动产收购以及发放贷款的业务。同时日本政府“特许其发行债券,金额以较资本金大过十倍为限,由政府担保一部分还本付息的责任”,最初只适用于朝鲜半岛,后来推广至台湾、南洋、中国北部各省。“东拓”起初针对贷款项目和殖产业务并没有把东北和朝鲜做一个明确的区分,规定了业务种类包括“给予必要的拓殖资金供给;农业、水利、土地开垦;移民的招募和分配、移民必须建筑物的建造、买卖和贷款;移民从事农业工作必须的物品供给和资料分配;接收委托土地的经营与管理;其他拓殖必要经营以及定期预存款项的管理”,这些皆是可以贷款的项目。在对朝鲜和其他国家(包括东北地区)贷款资金的供给上“东拓”规定了以下几点:

1.根据移住民的贷款数额,在25年期限内一年一还或5年内定期偿还;

2.针对于移民生产者以产品作为抵押,提供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

3.以铁路、矿业权等不动产所有权作为担保提供贷款,一年一还款30年还清或5年内定期偿还;

4.公共团体或者是依据特殊法令成立的特别组织贷款不需要担保抵押,贷款在30年以内一年一还或5年内定期还清;

5.20人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团体由承担实行连带债务的人5年内定期偿还,无需担保抵押;

6.应征和承销经营移民业和其他拓殖事业公司的股票以及债券;

7.经营移民实业或其他拓殖实业的公司以自己股票或者债权作为抵押,贷款5年之内定期偿还;

8.根据法令成立的财团或以其他实物作为担保的贷款在30年以内还清或5年定期偿还。贷款还可以进行票据贴现,主要基于贷款的担保抵押物品。

以上规定了“东拓”在外国的贷款业务范围和贷款期限以及贷款的担保抵押物多以不动产、实物及金融权益为主,其投资实业和贷款业务主要目的是“接济日本工商业者,拓殖满蒙。”我们看1917年的这些贷款的主要用途。单位:日元(款项包括了东北支店款项)

通过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贷款的主要用途, 1917年的贷款额中最多的是土地的改良开垦比重占到了大约30.5%,其次是建造业占了大约8.7%,土地买卖比重约6.9%,教育业和金融业的比重都约为2.28%。可见,“东拓”在满的贷款业务中涉及各方面,最多的还是不动产业务,这些不动产是东北的土地房屋等,者对于东北来说完全是资产掠夺的同时附加上经济利益的盘剥。

三、东洋拓殖株式会贷款业务的继续渗透

日本对于中国的觊觎不是一两天的事,侵华战争前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了缜密的各种调查,以扶植“东拓”在东北的扩张。日本“东拓”在东北贷款额到1926年已经远超之前,到1926年“东拓”大连、沈阳、哈尔滨三支店的贷款额度大增,大连达到了24157620元,沈阳为15798349元,哈尔滨为9018409元。看贷款的类别,大连无金融业资金、电气事业资金及卫生资金;沈阳资金用途主要在建筑、土地以及其他植产业,很多项目的投入都没有;哈尔滨最多的建筑和电气事业以及一些工厂较多,而这三座城市最大的贷款支出都用于购买居住房,这些贷款发生不在农村都在城市,大连最多,沈阳和哈尔滨位于其后。日本人也认为“沈阳和哈尔滨与大连相比有很大差距,按贷款种类和客户的百分比来看,大连的教育资金、交通资金是沈阳没有的;而哈尔滨有的大连和沈阳也电气业,是因为东洋拓殖在其掌控范围内忽视了各地的需求,这是关乎产业幸存的事情”。大连是海港城市,日本借助“东拓”对大连的侵略渗透是方方面面的。哈尔滨的地理位置相对靠内陆,且俄国势力干扰较多,日本的移民拓殖实业发展相对较慢,贷款在电气的投入是其他城市没有的。“东拓”在哈尔滨还设立了“北满电气株式会社”,主要负责供电气等业务。日本用我国的资源扶植日本人在我国的土地上发展,想来真的是细思极恐的事情。

四、总论

通过抽年分析1937年之前“东拓”在东北的移民贷款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对于东北的觊觎和蚕食是各方面的,不仅仅是掠夺土地资源,还以移民的方式向東北注入“人”的因素,在东北用“东拓”提供的灵活低息贷款扶植移民生计,吸引更多移民到东北垦殖和投资,并将产出和经济利益输入日本境内。从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在东北设立到1937年全面侵华,其贷款业务的各项数据基本都呈上涨趋势,再看其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股东基本都处于盈利状态,资产连年增加,虽然也有负债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地理因素导致了日本物资匮乏,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发展。日本用“东拓”这样的设立于海外的国策公司可谓是费尽心思,要把一切可以占用的资源都剥夺干净。这对于我国东北来说是致命的残害,严重干扰了本地经济的正常发展,在引进移民的同时,必然抢占原住民的资源,本土民众由于得不到强有力的在政府支撑,必然受到排挤,生活困苦。

注释:

[1]“东洋拓殖株式会社”文中多简称为“东拓”,研究时间自1917年“东拓”相继在满设立支店开始至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之前。

[2]移民贷款:“东拓”成立后总是一些与拓殖相关的贷款业务,但是这些贷款只是针对于在日本殖民地区的日本移民,目的是帮扶日本移民的生计,以多种方式对殖民地区进行变相的掠夺。

[3]立宪民政党政务调查馆编:《昭和九年业务要览·东洋拓殖株式会社》第1页,0026004-000。

[4]侯树彤:《东三省金融概论》,第253页。

[5]《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正六年事业概况》第2页。

[6]《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正六年事业概况》第2页

[7]侯树彤:《东三省金融概论》,第253页。

[8]《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正六年事业概况》第1页。

[9]侯树彤:《东三省金融概论》,第253页。

[10]文中的所有货币单位日元,指的是文献中的日元单位,在此不考虑兑换率的问题。

[11]数据来自于《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正六年事业概况》第4页。

[12]《时事统计图集·第二卷第辑:满蒙及支那事情》第7页。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东北贷款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状态
旧信封
上半年我国企业贷款增速回落
俄气从中国银行获得20亿欧元贷款
东北振兴赢了还是输了?
长白山农商银行一季度贷款实现开门红
你会贷款出国留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