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探讨

2019-09-10蒋朝胜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爱国主义初中历史

蒋朝胜

摘  要:历史是真实发生事件的记载,初中历史教学受到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的初中历史老师没有正确的处理好所担负的传道受业解惑之间的关系,教学工作停留在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历史知识,背诵考试重点以便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最终为中考打下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思想情感,没有发挥历史学科具有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文章为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希望对有关老师的教学思考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1引言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教学学科,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培养大有好处,也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贯彻落实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价值观,进一步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

我国通用印度、埃及和古巴比伦一样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大国,据有关资料记载,我们早在公元前的21世纪就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时代、我国有着辉煌的青铜器铸造历史,有响彻世界的四大方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还有千百万人共同筑成的抵抗侵略的万里长城;有碧波千里的京杭大运河還有《周易》《诗经》等著名的文化精品。中国文明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绵延不尽,在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文化创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资源。如果能够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向学生渗透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历史受到侵略压迫时候,祖先们奋起反抗的历史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当前“中国梦”,能够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让学生们为祖国繁荣富强而更加努力的学习,提高学习使命感和爱国护家的责任意识。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都是巩固自身对祖国情感的一种深厚感情。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哲学家孟子曾提出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至今被很多同学写在自己的日记或者是作文当中。古往今来,有不少的仁人志士为了维护祖国和民族尊严,抛头颅、洒热血,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比如鸦片战争中的林则徐、变法微信被砍头的谭嗣同、推翻帝制主义的孙中山等革命先烈,都体现了这一伟大名族精神。他们的故事彰显了名族之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精神品质。今天,很多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娇生惯养长大,形成了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的性格,初中正是他们形成自我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通过历史故事真人真事感染他们,有助于他们转变认知,拥抱社会、学会宽容,成为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合格接班人。

4培养学生忠于祖国的良好品格

我国历来奉行“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并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原则。祖国统一也一直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我国的各族人民从古至今都为了不受到外来侵略而努力,经过长期艰苦斗争才有了今天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党组织类型,他们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伟大光荣传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为自己的后代开创一个新中国,拥抱自由、热爱生命。他们抵御外敌,赶走侵略者,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后来,邓小平同志的上台开创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治国理念,先后使得澳门、香港回归,并且继续发挥其原有发展特色。台湾问题成为当下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这一热点问题来让学生们讨论关于如何对待“台独”分子,也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为实现未来祖国统一而努力读书。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我认为,只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内容,结合热点才能够更有效的吸引学生们的学习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激发其爱国情怀。

5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善于挖掘历史教材当中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比如以历史人物为例,古代有不畏强权的晏子,有保家卫国的霍去病和卫青,还有精忠报国的岳飞等人。即便是近代,也有诸如黄继光、董存瑞等人。历史教师可以将分散在历史课本中的爱国历史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要掌握不同的历史教学方法,比如使用比较法,将我国的历史人物和国外的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还有就是类似讲解“活字印刷术”为例,除了要介绍活字印刷术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文化贡献以外,还要将其与其他国家的印刷术出现的时间和技术成熟度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自己国家的光辉灿烂历史,来激发其爱国情怀。

6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忧患意识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很多学生从小在父母的关爱下长大,缺少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我们作为教师的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要善于引用历史典故进行疏导,每个不同的朝代都会有一个励精图治的开国君主,让其统治时期的国家出现一个鼎盛时期。主要在于王朝的开创者更知道江山来之不易,而后面的继承者贪图享乐,政治腐败,最终灭亡。如果能够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够引发其对当下所处时代的思考,在如今这个政治、经济多极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如果不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管是国家又或者是我们自己,都将会被社会所淘汰,究竟如何才能够提高自身竞争力,避免被淘汰出局呢?答案便是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行。学生们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可以看出培养学生们的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了。

7结语

历史学科是初中教学阶段开展的一项重要学科,学生们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上做到以史为鉴,以史为镜,反思当下的社会生活和自己的所作所为。同时,历史事件中不乏很多保家卫国而奋勇现身的爱国事例,通过学习这些事迹也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我们作为老师,任务就是要将这些优秀的爱国主义内容渗透到日常历史教学工作当中,提升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其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者恒.让历史引导未来——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路[J].中学时代,2014(10):122-122.

[2]王月凤.让历史引导未来--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38-38.

[3]何仁权.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未来英才,2015(9):313-313.

[4]马兰.试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J].中国科技投资,2013(A18):328-328.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武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爱国主义初中历史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