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个案研究

2019-09-10陈小玲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

摘  要:本案例中运用求助者中心疗法,针对一例大学生恋爱受折引发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咨询。通过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基本上完成了咨询的目标,达到了咨询的效果。经过这次咨询,证明求助者中心疗法对大学生恋爱问题引发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

关键词:求助者中心疗法;大学生;恋爱问题

1.案例简述

1.1一般资料

李某,女,22岁,家住农村,独生女,大二,身高155cm,相貌清秀,身材瘦小,无家族病史。

1.2成长发育情况

求助者出生在农村,家庭经济情况一般,身体发育正常,父母在外打工,跟爷爷和奶奶一起长大,从小父母对其要求严格,自己也比较听话。上大学前,母亲要求其在学校要好好读书,不能与男生乱来。男友陈某是其大学同学,两人在室友的介绍下认识,在男友的主动追求下,慢慢发展为情侣关系,男友是她的初恋。

2.来访者的主诉及主要问题

来访者拒绝了男友发生性行为的要求,男友因此坚决地提出分手,来访者认为很爱男友,对分手一事耿耿于怀,现在老是想着与男友的事情,非常难受,晚上入睡困难,早上也醒得很早,也不想吃饭,没什么胃口,非常地焦躁、忧虑,经常想哭,情绪很低落,不想说话,也不想和朋友出去玩,上课老是走神,注意力没法集中,学习效率下降。

3.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

求助者是在好朋友的陪伴下前来咨询,看起来衣着非常的朴素,情绪非常低落,面容比较憔悴,谈到男友时,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波动较大,看起来焦虑无助,并伴有哭泣。来访者虽然能正常上课,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动机减弱。来访者尚能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但人际交往的主动性不高,人际交往活动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质量不高,没什么食欲,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4.诊断及诊断依据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被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为求助者的情绪不良是恋爱受挫引发的心理问题,持续时间1个月,内容没有泛化,思维符合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不良情绪以焦虑和抑郁情绪为主,情绪不强烈,社会功能影响较低,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5.病因分析

5.1生理原因

求助者是22岁的女大学生,青春妙龄,生理条件成熟,已经形成完整的性意识,渴望和被爱,但心理还不完全成熟,恋爱受挫容易引发心理冲突。

5.2心理原因

求助者性格偏内向、被动、顺从、懦弱、不自信、谨小慎微、容易受暗示,遇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受焦虑、抑郁情绪的困扰,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不能接受男友情感变化的现实,行为模式消极、不合理、无效,存在认为自己对男友好,男友就必须对自己好的认知偏差。

5.3社會原因

求助者出身于农村,父母要求严格,家庭教育较为传统,母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几乎对母亲言听计从,母亲对性的看法,直接影响求助者的性观念,因此男友要求发生性行为的愿望与母亲教育相违背,成为引发女孩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

6.咨询目标

在本次咨询过程中,短期内需要帮助求助者改善睡眠质量,提高食欲,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促进求助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目标在于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促进自我概念与经验的一致和谐,激发求助者的潜能,促进其自我实现,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7.咨询方法

本案例采用求助者中心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让求助者的自我变得更加开放、协调,让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促进其自我成长,促进其用真实的我和积极的我面对经验,正确和处理与男友之间的问题[1]。

8咨询过程

8.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在咨询过程中了解求助者症状、求助动机、成长史以及病史,明确求助者中心疗法心理咨询的作用和局限性,向求助者强调保密原则,并告知其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需无条件接受和关注求助者,利用共情技术与求助者进行交流,运用设身处地的理解技术,对求助者的经历表示理解,促进其自我开放。咨询师通过掌握该名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个人成长史,发现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态度,求助者寻求帮助的愿望强烈,对咨询师比较认可,愿意与咨询师进行交流。但对咨询效果缺乏信心。

8.2帮助求助者寻找迷失的自我

咨询师主要运用了坦诚交流的技术,让求助者探寻在与男友交往过程中的自我体验,比如“在与男友的交往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失去了……”;“在与男友的交往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没有被……”。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咨询师发现求助者的症状表面上是不知道如何应对男友的性要求引起,实质上是由于男友的要求与求助者的自我概念形成了冲突和矛盾,造成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通过咨询发现求助者在与男友的交往过程中,自我体验为不被尊重、不被关心、不被爱护,感觉压抑、委屈,求助者开始对咨询效果抱有积极的态度,并更加积极配合咨询师的治疗。

8.3探索真正的自我

咨询师运用坦诚交流和理解的技术,让求助者放下疑虑,使消极情绪得到适当宣泄,通过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对爱情的需要是什么?”等问题的回答,让求助者进一步认识到真正自我以及自我需要,促进求助者接纳目前的自我感受,促进求助者自我和谐。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引导她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需要被照顾、被关心、被尊重,性格偏内向、较为被动、顺从,需要鼓励和支持,不喜欢做选择,思想较为传统,有比较强的贞操观念的人。

8.4重建新的自我

咨询师运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让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动力,帮助他们深化自我认识,看到自己的长处、光明面和对未来的希望,激发其前进的动力,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己的潜能[2]。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完全接受了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她的自我与情感变得一致,求助者发现了自己的优点,觉得自己是一个人际关系较好、真实、为人真诚、做事认真、学习努力的人,求助者认识到了自己的潜能,认为有能力做选择,并且有力量承担选择带来的结果,并相信自己能很好地解决目前自己和男友之间的情感问题。

9.咨询效果

咨询师了解到来访者的失眠情况显著改善,食欲明显提高,和朋友的交往日益增强,学习效率也有所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提高,在与男友沟通以后,选择了分手。求助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恢复正常,情绪平和,不再因与前男友的情感冲突而纠结,除第一次是朋友陪同前来咨询,后来都是求助者主动前来,求助者开始关注真实的自己,并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冯晖.助人自助——罗杰斯“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理论与方法[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32-135

[2]范艳.运用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个案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05):145-146.

作者简介:

陈小玲(1981—),女,四川省南充市,硕士研究生,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高等教育学。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
杨毅帆:返乡大学生的创业足迹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