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新模式

2019-09-10李玲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团体社团思政

李玲

摘  要:在大学教育中,我们知道大学生社团是连接教师、学生的一条必不可少的纽带,起着沟通的桥梁作用,学生们在校期间,不管生活的哪一方面都要与学生社团产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这样一个团体是学生们简介参与学校管理、维护自身权益和施展自身才能的一个平台,因而也与学生们的联系是最为密切的。因此,先进的力量传播,必定要靠这样一直有着纽带作用的团体来进行,而大学生社团内部如何建设,又如何管理好学生社团,维持好社团的内部稳定和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索在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中的新模式,探索思政教育在社团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思政教育不仅充实着学校的灵魂,还引领者学生干部们向前走。思政教育在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是涤荡学生心怀的优秀动力,是先进的、典型的榜样力量,表现为互助友爱、勇于拼搏、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优秀的精神品质。

关键字:大学生社团;社团建设;社团管理;新模式

大学生社团中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思政教育教给学生们的必定是先进的东西,是榜样的力量,他们不仅是大学生们思想上的灵魂导师,还是他们生活中的朋友,这样的教育是先进的,是学生们在进行学生工作中持续贯彻的东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中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又如何将这一教育充斥在学生干部、学生社团队伍之中,这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是我们精神上的支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一.高校中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新模式中貫彻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用思政教育的力量建设和管理大学生社团,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高校是传播教育的地方,其本质的要求就是教书育人,教育我们祖国今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是青年的“根据地”,因此,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进行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大学生社团作为学生代表的团体,更应该始终贯彻思政教育,让优秀的精神在学生团体中广泛传播。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又是怎样培养人,怎样使学生们全面发展,这样的目标不是纸上谈兵,是要从学生们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切身利益所努力的,因此,与大学生社团这座桥梁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大学生社团的特殊地位决定着思政教育实行的效果,决定着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效果

众所周知,高校中的大学生社团在学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们不仅是为学生服务奉献的一个团体,更是为高校发展建设出谋划策的团体,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将会失去方便的交流平台,高校举办的活动也将是小规模的、不代表学生个人意志的。因此,大学生社团的特殊地位直接决定着思政教育在学生组织内部和广大学生中实行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效果,是精神方面的支柱。

二.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新模式----在大学生社团中贯彻思政教育的方法和举措

(一)通过贯彻思政教育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在管理中充分起到指导作用

众所周知,大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干部的地方,是学生们建言献策的地方,是学生们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为了高校的发展,很多大学生社团通过自身的努力,将自己身边学生的意见建议传达给教师,让更多的思想相互碰撞,摩擦出火花。而这样的一直队伍想要充分发挥它的先进性,首先要贯彻思政教育的思想模式,利用思政教育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品格,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大学生社团这一团体是有纪律性的,要保证它的纪律,就要根据思政教育的内涵进行管理,人性化管理,从而指引今后发展之路。

(二)在大学生社团中贯彻思政优秀教育理念,努力用这一新模式建设和管理好大学生社团

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着高校是否能正常的运转,而在大学生社团中,用新型的思政教育模式来建设和管理,是先进的,可以长期沿用的。思政教育的内容是枯燥的,如果对高校学生一味地说教,学生们的不愿意接受甚至是排斥的。因此,我们在大学生社团中就要融会贯通,将有效的资源利用起来,例如,可以通过举办文艺活动与思政的优秀精神结合起来,举办红歌大赛、歌颂优秀精神品质的小品大赛、诗歌朗诵等形式,不仅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还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如火如荼的活动开展,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不知不觉的将优秀的精神品质贯彻在学生团体之中。

(三)鼓励学生社团共同参与思政教育的实践活动,进而做好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很多的管理和建设是潜移默化在学生心目中形成的,而不是刻意的,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活动,将大学生社团拧成一股绳,共出一份力。例如,由学生社团牵头,可以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义务在路口指挥交通、敬老院帮忙孤寡老人、去小学义务给小朋友上课等,这样的工作不仅考验了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大学生懂得如何尊老爱幼,如何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这对即将走入社会的高校生来说,是有必要的,而且通过思政教育,不仅让学生“走出去”,还能让他们将一些传统美德、优秀品格“带回来”,这种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对于大学生社团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如何举办活动,又如何将活动组织好、策划好,这种无形的考验,是对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的软指标,是管理的新模式,对大学生社团是一种内力的考验。

三.小结

大学生社团作为教师和学生们沟通的桥梁,承担着很多的责任,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如何将大学生社团发展和建设好,用怎么样的模式才能建设好,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难发现,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社团的学习和传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发展,因此,思政教育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广泛实施,是非常必要的。思政教育是优秀力量,不仅需要学生团体的传播,更需要的是在高校中形成拼搏向上、奋勇向前、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等优秀品格,真正将博文、明理、励志、笃行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贯彻实施到位。

参考文献:

[1]董向前,万海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J].河北企业,2016,第6期

[2]毛蒋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之探索[J].新校园(上旬刊),2015(11):118-119.

[3]廖小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进程中正义的进路及生态文明“观照” [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6.

[4]赵颖,刘娜.先进典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06).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团体社团思政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缤纷社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