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的装饰元素

2019-09-10刘超郑强梁列峰

关键词:表现形式

刘超 郑强 梁列峰

摘 要:对中国装饰元素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畫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传统装饰元素的概念、特征以及表现形式;中国装饰元素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的应用及其思考等。

关键词:中国装饰元素;表现形式;中国当代风景油画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19)01-0079-04

中国油画突破了西方油画的限制,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景象。中国油画中的视线不拘于某个特定的空间,既能表现出平面化的特征,又能表现出立体的空间感,还能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出现反透视的情况,甚至还会将画面打散重新组合;中国油画还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譬如对色彩的处理富有更多的中国画特色;同时,中国油画也受民族化的影响,具有东方特色。

中国风景油画是油画的一个分支,是在油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不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中国风景油画将自然景色作为绘画内容,将中国传统的装饰元素融入其中,同时加入作者的情感表达,以此来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画家的人生追求。

1    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装饰元素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1.1    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装饰元素的特征

具有装饰元素的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偏重表现、写意,善于夸张、虚构、幻想,强调主观意识和主观感觉,但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具有现实基础,但与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又有一定的距离;重视直觉和视觉上的艺术表现,与传统的油画技法有一定的区别。风景油画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只是进行简单的平面处理,而是会使用较多的变形、变色等方法对画面进行大胆的创造,改变了风景油画传统的表现形式,同时开拓了油画创作的新领域。风景油画中装饰元素具有单纯性与平面性、夸张性与个性化、浪漫性与抒情性、趣味性与自由性、符号化与象征化等等特征。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有着悠久历史,因为各民族生活信奉与风俗不同,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形成的装饰元素的类型也是不同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各种传统的装饰元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但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自己的特色。

1.2    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装饰元素的表现形式

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装饰元素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构图、设色和造型设计等方面。从构图上看,由画面的骨架、物体在画中的位置、画面定出的边框等组成。画家将个别的、琐细的、有联系或无联系的物体材料加以收集归纳,并且按照先后顺序和不同内容来进行排序或归类,使画面形成合理的同一的整体。从设色上讲,画家在进行创作时将各种天然色彩加以调和变更,在脱离天然色彩束缚的同时,融入一些私人感情,用理想化的手法去实现自己新的设计理念。从造型设计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风景油画造型多样,有简单、浮夸、变形、抽象、重构等等,但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绘画,最终所呈现的核心主题都应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    中国装饰元素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的应用

2.1    装饰元素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构图中的形式法则

万物经过艺术加工后,在保持原样的基础上,加入了特殊的装饰元素。把装饰元素应用到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创作中,经过再加工,就必然会使其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也就只有通过艺术的再创造才能实现。

装饰元素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构图中,构图是按照内容和主题思想的要求,遵守风景油画中的构图原则,并且有纪律、有次序地组织在同一幅画面上,使画面构图严谨、独具特色。中国风景油画构图主要表现为:提炼概括、夸张美化、淡化透视、近似造型、体现秩序、丰富想象、形态比例等。

提炼概括就是将物象简化,然后再将其提纯加工,将物象简化到最简状态,让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目的是使物象更精彩典型,更突出主题和形象,让画面显得简洁大方而内涵却极为深刻。将一片森林简化成几棵树,背景加以虚化,以此来突出主题,使画面达到一个简洁的效果。

夸张美化,是指将事物某个特征进行强化,使这一特征更具有装饰性和趣味性,但与此同时,不能使其脱离生活原型。这幅荷花图就是采用夸张的形式,但是夸张的同时又保留了它本身的形状。夸张美化与提炼概括一样,都是对装饰元素进行再创作的方法和手段,夸张美化不但没有破坏画面效果,而且营造了更加完美的形体。

淡化透视,是装饰元素造型中的经典手法,在创作中,透视方法不再是以焦点透视为主,而是以不固定的角度去观察对象。刁庆春的这幅荷花图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呈现了荷花不同角度的状态。

近似造型,是指对大小相同或参差不齐的形状相同或不同的物体进行创作,既可以看见物象的变化,又可以将之统一于一定的物象之中,这种构图方法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创作中也是属于标新立异的方法。就是通过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长方形组成屋顶,细看各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又和谐统一在同一幅画中。

另外,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并体现着独有的秩序,把这种秩序运用到风景油画创作中,从而加强作品的美感,这就是中国风景油画体现秩序的构图特点。想象是所有创作必不可缺的元素,创作不能离开想象,想象不能离开现实,并且现实是想象的源泉,中国风景油画也同样。形态比例是审美的标准之一,装饰元素中的形态比例对风景油画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2.2    装饰元素在中国风景油画色彩中的主观运用

色彩的运用有利于画家主观情感的抒发。伊顿曾说过:“我们每个人所画的和谐色彩的结合,都代表着个人的主观意见”。在设色中,应对天然色彩进行转换,解脱对天然色的依赖,以具有主观意识的手法去进行创作。具有装饰元素的色彩简化了物象的真实感和真切感,强调本性色彩,使用较多的主观性色彩进行表现。个人的主观色彩就是将个性化色彩与形体协调统一在同一画面中,这种主观因素会因为个人的经历、学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3    装饰元素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造型中的体现

造型的目的是让作品内容更完整。造型是由作者的构思产生的,需要丰富的内容和与之相对应的形式,两者之间完美结合才是最理想的效果。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装饰元素的造型设计有其自身规律,其要素是将物象按照一定的法则和原理,有规律地融合在一个画面中,形成一个艺术整体。装饰造型的基本方法就是概括与简化,是将物象的外形、色彩加以归纳,保留有特征的地方,在创作中,为实现特殊效果可以用笔触和肌理来进行夸张处理。构图造型练习,必须具备三要素:点、线、面,我们可以把画面造型的安排从具象到抽象进行归纳,把它们看成不同的点线面组合的关系。中国当代风景油画注重表达精神内涵,因此在创作时必定会借鉴装饰元素的构图原理,使风景油画创作从装饰性出发去展现艺术魅力,从而创造出独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3    装饰元素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应用的思考

3.1    当代画家要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法国的艺术家巴尔蒂斯说过:“物象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一种眼睛所不能见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觉到的真实存在。”好的艺术品往往具有作品所表现的朴实美和自然感。我国古代著名画家也用“看不见的东西”来引导后人,这种“看不见的东西”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装饰元素的研究,归根到底就是创作问题的研究。无论怎样创作,都不能抛却中华民族的装饰元素,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虽然不同时代的画家,抑或是同时代的画家,他们的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但无论是哪个时代的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有传统文化的痕迹,这是创作的规律,也是自然和时代发展的规律。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我们在创作上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益求精,力求创作“眼睛所不能见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觉到”的艺术珍品。

3.2    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符合时代审美要求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如何能够融入我们的艺术语言之中,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装饰元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是在不断积淀、汰变、演化中形成和发展的,这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变化的过程。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运用,并不是一昧的守旧,而是要将其融入新鲜事物之中,不断地与时俱进,进行自我否定。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让我们前所未有的开放。我们的风景油画创作更多的也是对西方艺术流派的学习和模仿,而导致缺乏对我们本土文化的学习,使我们的作品缺乏民族气息。我们应该重拾起本民族文化,重新应用这些装饰元素,在艺术领域走出一条具有本民族自己特色的道路。在装饰元素的应用中,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仅仅做一个搬运工,把一些装饰文化从这里搬到那里,而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于装饰元素的学习和运用,要尤其重视对其的发掘和利用,并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进行重构和演绎,使之符合时代的审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当代的风景油画作品充满生命力。

3.3    摒弃商业化操作

除了我们自身对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研究不透彻外,阻碍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发展的,还有西方流行文化思潮的侵入。这一思潮的泛滥,使得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出现了严重的商业化倾向。那些以传统装饰元素为题材的风景油画创作,并没有将传统装饰元素的文化特征很好地表现出来,而是成为商业化环境中的廉价复制品。站在世界风景油画的发展高度来观看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现状,不难看出,我国的风景油画创作有不少是为了满足商业化的需要而对西方油画创作进行模仿。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响.中国装饰元素在当代油画中的应用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6).

[2]冯瑞.中国装饰元素在当代油画中的应用[J].艺术研究,2011(4).

[3]易琼娟.传统山水画中的艺术元素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的运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4]張寅男.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现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5]刘淳.中国美术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6]李松石.绘画艺术形式[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

[7]刘笈杉.实用装饰绘画[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8]张启文.创作与构图[J].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9]刘宝岳.中国油画特征及其民族化发展趋向研究[J].大舞台,2012(10).

[10]李永君.谈当代中国风景油画创作的表现意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
关注直线过定点问题的若干表现形式
多元归一——中国画表现形式探析
幼儿园教学中“小学化”现象的表现形式初探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煤层气井排采管理异常表现形式及处理对策研究
卷首
传统人物画的表现形式在数字绘画中的应用与拓展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