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实践研究

2019-09-10陆婷婷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4期
关键词:乐学交流过程

陆婷婷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学习也会乐此不疲。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学生 兴趣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最大动力是数学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学习也会乐此不疲。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一、教师热爱数学,学生乐学数学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本身要时刻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初要做足课前准备、预设,教学时创设趣味情境,努力上好每一堂课,教学后要勤反思,力求将数学教学做好最好。在教学之余,还要多留心学生,与学生常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使师生都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情感和兴趣,从而达到教师热爱数学,学生乐学数学的目的。

1.优化课程导入,使学生想学

一个优秀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前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开展教学。

例如,我在执教《认识人民币》一课,通过学生喜爱的猜谜方式导入,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能猜出是钱,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以提高学生现有的积极性,接着继续追问:“在我们国家,“钱”又叫做什么呢?”很快会有学生回答说是:“人民币。”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一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兴趣的趋势下也掌握了教学知识。

2.设置教学疑点,使学生好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想要知道结果的心理,从而促使学生将这种心理转化为想要求知的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1+7+9的简便计算”时,让学生观察问题进行思考,并让同桌间进行小声的讨论。接着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产生两种解法,第一种解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第二种解法,先算1+9=10,再算10+7=17,教师先肯定这两种解法,并提出:哪一种方法更简便?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再指名学生回答,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加以点拨,从而探索出结论:先满足‘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再计算更简便。

3.体验动手操作,使学生爱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借助课件、挂图等图像的直观,而且要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让学生拿起手边的积木,运用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等方法,认识了解各种平面图形,让学生知道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进一步知道各种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动手实践,能够使学生由直观体会升华到理性认识,在亲身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二、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呆板的、单一的,老师只是将学生视作承载知识的容器,把知识一味填鸭式的倒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完成了自身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感受。教师检阅当天的课后练习时,往往会发现学生的错误率很高,因此,为了更高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它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思考、发言,手脑并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创设故事情境小朋友去春游,带了好多的吃的,都有哪些好吃的?(图片揭示:有苹果、蛋糕、水等)我们要把东西分一分,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学生展开讨论:一人分得两个苹果、一瓶水···但到了分蛋糕时学生烦愁了,可以怎么分呢?有学生说把蛋糕切成两部分两个小朋友一人一半,对此,教师表示肯定,但随即演示分成两部分的情况(一半多,一半少的情况)并提问:是这样分吗?学生回答:这样分不公平。教师继续追问:那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呢?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并利用课件演示平均分这个蛋糕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对比,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继而由前面的知识牵引,那一半是一个什么数呢?我们应该怎样来表示?自然的引出本课教学内容:认识分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建立学生对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感兴趣从而乐学。

三、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学

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归其根本来还是学生自己,只有他想学了、爱学习了,那么孩子就会主动地去学习。那么,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分为小组合作学习和同桌合作学习两种。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过程中思维发生碰撞,借此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寻突破的法门,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知。在组内学习的过程中让优等生指导后进生,后进生在优等生的帮助下,掌握了学习的知识,同时优等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也获得了提升,在学习进度和成效上有了一定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同时,这样的学习方式又能达到集思广益、互相协作的目的。另外,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越发的多了,也拉近了师生间、生生间的联系,学生也就更加乐于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可能性》时,通过演示让学生看到往一个不透明的空袋子里放1个红球和1个黄球,再启发他们以此为前提展开思考,交流可能摸到的情况。然后通过同桌合作操作,按顺序记录摸出球地结果。操作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总结经验。课堂教学紧凑,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执教者要保持对数学的热爱之心,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优化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乐学交流过程
如此交流,太暖!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声音
交流平台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交流平台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