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策略
2019-09-10石平
石平
◆摘 要:环保意识培养对初中生非常重要,其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现阶段环境恶化程度以及环境对人们生活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重视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基于此,本文简述了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必要性,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环境保护教育;作用;环保意识;培养;必要性;策略
一、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作用
我国人口众多,环境和资源承载很大压力,资源分配不均、人均资源占有量小都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这种情况下,我国群众的环保意识依然比较薄弱,水资源浪费、垃圾乱扔以及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等都是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需要普及环保意识,也需要大批环保志愿者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从青少年阶段开始养成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优化环保教育效果的有效路径,这符合我国的国情,也符合义务教育要求,利于初中生的生物素养养成。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必要性
初中生物是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的初始课程,其中也会涉及到很多形形色色的生物生存环境,所以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把环境保护看成一种自觉行为。并且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治理,环境恶化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相关环保部门也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环境的保护,初中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生物课堂教学与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学校也应该重视在生物课堂上进行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策略
1.从初中生物教材出发,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初中生物教材是学生接触生物知识的一个最主要的途径,教师对教学进度的掌握也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到维持生态平衡的相关环节,对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也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应该将教材内容作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出发点,在相关植物学、生态学以及光合作用的课程讲解上融入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对这些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帮助学生进行更加全面地理解,有了这些课程基础,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作用和活动,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知识加以关注,并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对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不同作用,深入了解了这些过程以后,学生就不会对环境进行破坏,反而会下意识地保护环境,并影响周围的同学,达到树立环保意识的目的。例如,在讲解“我们周围的生物”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来大致了解我们周围生物的现状,这样直观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或者是在教学“植物根的生长”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植物根生长需要的条件,进而引出环境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2.合理运用实验课程对环保意识进行渗透。现阶段很多生物课堂不仅仅包括理论知识的教学,实验课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能够在实验课堂上检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看到各个生物过程的变化,从而加深自己对一些重要原理的理解,通过实验课程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生态系统各个过程的进行,了解到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哪些过程的配合,各个过程都起到了哪些重要的作用。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演示让学生看到一些生活垃圾和废水废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的自我恢复是十分漫长的,如果人类还不加节制地对资源进行开采并对环境进行破坏,那么环境恶化的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实验课程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从而自然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入环境恶化的具体数据对学生进行教育。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恶化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每年环保部门都会公布相关数据让人们认识到环境恶化的程度,所以在生物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利用环境恶化的具体数据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通过一些具体的数据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环境恶化的速度,比如酸雨对我国影响的地区已经超过了30%,小麦和蔬菜的減产速度飞快,已经达到了几千万亩,而这些都是由于环境被污染而造成的,并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及这些污染物对人类的危害,这样学生就能够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就存在自己身边,而且环境治理需要被大力推进,初中生首先应该树立环保意识,推动环境治理的进程,并让身边更多的人具备环保意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4.开展各种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就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让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体现在行动上,教师可以开展以下几种实践活动。其一,积极开展有关环保知识的讲座,可以邀请有关专家或者教师举办有关环保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把生物知识和环保知识有效联系起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保护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环保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其二,积极组织各种各样的科普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鼓励学生利用黑板报和文艺演出等一系列形式宣传环保,或者是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制作环保宣传作品,引导学生认真调查社会所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其三,紧密联系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开展环境调查活动等,引导学生设计环境调查方案和具体的实施计划,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和升学都有密切关系,随着低碳环保概念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也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规范自己和身边同学的行为,使环境水平能够从整体上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强.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
[2]李学斌.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生环保责任意识培养路径初探[J].教学研究,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