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9-09-10朱兴科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朱兴科

摘要: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较少地依赖他人的帮助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以独立性为核心,多种较优心理机能参与的主动掌握知识、获取技能的多层次的综合能力,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自学能力主要包括独立思考能力、独立阅读能力以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正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根据时代需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由原来的“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在教学中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较少地依赖他人的帮助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以独立性为核心,多种较优心理机能参与的主动掌握知识、获取技能的多层次的综合能力,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自学能力主要包括独立思考能力、独立阅读能力以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教学之成功。”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核心和归宿。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我遵循学生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注重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培养学生自信心;加强学生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堂走进生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不仅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形成了学习的正迁移效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笔者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看法:

一、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培养学生自信心

一个人要有足够的自信,这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要会、要能正确认识自己,要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自己能比别人学得更好、做得更好,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有动力去学习、去做事。任何一个学生都想学好,但为什么有的學生贪玩、不学、不做作业呢?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这部分学生没有自信,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味。作为教师就要教会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树立自信心,教会他们和过去的自己比较,和理想自我比较,和他人比较,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以生活为基点,从具体的生活小事中体会自己,从观念、言语、行为等多角度观察、反省、分析、探索自我,从自我形成的过程及自我的变化中认识自己。鼓励他们自我表达以及注意倾听他人的表述,比较合理地评价、反省、分析自己,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多面性,清楚自己的特点是什么,相信自己具有良好的发展变化趋势。相信自己能学会、学好、超越他人,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加强学生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有了自信心,要去学、要学好,得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才行,因此我在教学中就注重加强学生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有了识字能力,能轻松的完成识字任务,还为独立阅读书刊、吸收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进行书面表达创造了有利条件。

1.在教识字的过程中培养识字能力

我结合学生所识的字,有计划地教给学生汉字的基础知识、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把教识字和培养识字能力统一起来。

2.在课文教学过程中随堂识字,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义的能力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应把自己讲解字义的方法转换为学生独立理解字义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理解字义的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聆听他人说话,并认真理解其所说的话的意思,想一下把话写下来该怎样写,遇到不懂的字查字典或结合当时的环境来理解。在课外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践揣摩字词的意思或查字典解决。这样,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习惯也逐步养成。

(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也就是要让学生“自能读书”,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那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我们在备课时,要把指导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写进教案,并且设计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在上课时,把阅读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在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引导,读后引导学生回想学习过程、小结阅读方法,并鼓励学生把这一方法不断地应用于阅读实践中去。长此以往,不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阅读习惯也逐步养成。

三、让课堂走进生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人类的理论学习绝对不能离开生活实践,否则就只会纸上谈兵。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更离不开生活。我们要让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养成任何时候都在思考语文问题的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使学生获得可以终身受用的一种学习能力,把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语文教学活动的始终,才能把语文知识深深地印进学生的脑海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授予学生能接受的学习方法,通过训练形成学习技能,才能使学生适应时代需求,终生受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持之以恒,一学生自学能力,养成儿童自觉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只要学生自学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便会主动地学习,便自会独立思考,便自会不断地获取新知识,便自会灵活地解决矛盾。

参考文献

[1]王刚,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8(36).45-46.

[2]刘玲珍.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120.

【3]王喜红.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几点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6):181.

[4]崔玉剧.浅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2016(23):86.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