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大学生旅游消费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9-09-10覃薛桦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大学生

覃薛桦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人们消费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旅游消费。大学生作为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代表着我国未来消费趋势,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市场潜力巨大。本文主要以问卷调查法,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文献查阅法查阅相关文献综述,初步建立论文理论依据和思路框架。进一步通过大学生的年级、年龄、性别差异、家庭环境、经济情况、生活习惯和家庭居住地等等对旅游消费影响进行分析,这些构成了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最后得出,大学生的月均消费是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重要因素,家庭居住地在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受年级、专业和生活习惯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旅游企业能够针对大学生,制定和提供适合他们经济水平和消费理念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消费;影响因素

一、前言

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大学生旅游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1]据我国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报告,截止2017年6月,我国旅游市场国内旅游22.36亿人次,比2016年同期增长10.47%;出入境旅游1027亿人次,增长4.1%。2017年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12.4%。[2]其中,大学生旅游消费占据着重要的部分。而且大学生外出旅游意愿越来越强。现在,许多大学生把旅游当做是探寻社会,了解新鲜事物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

大学生旅游市场是旅游市场中一个特殊的细分市场,它具有较明显的消费群体特征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市场的特征。[3]当今社会,青年旅游市场的主体是中国大学生旅游,大学生旅游活动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从教育的角度上看,大学生旅游活动的发展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主力军,以旅游的方式来开阔大学生对世界的看法、提高对社会、文化的理性认知,开阔视野,加强我国未来人才的竞争力。从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大学生旅游活动的逐渐深入开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旅游消费群体且大学生数量庞大,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有助于推动中国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提高中国的旅游经济收入。同时也有助于帮助旅游企业和我国相关部门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消费影响因素,只有在更深层次的了解才能使旅游企业制定和提供适合广大大学生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次主要是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研究对象是西部在校大学生,主要从性别、年级、月均总消费、家庭因素等方面来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问卷650份,有效问卷610份,问卷有效率93.85%。

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做出一下统计分析,如下图所示:

(一)问卷表象分析

在参与调查有效的610名大学生中,每个学期在旅游方面花费小于等于200元的占33.77%,201-400元的占14.75%,401-600元的占14.75%.601-800元的占15.9%,大于1000元的占20.82%。结果显示,西部大学生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偏低,其中每学期旅游消费小于等于200元占三分之一。而性别、年级、月均总消费、家庭因素等方面成为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重要因素。

(二)旅游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所在年级越高,年龄越大的大学生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就越少。从年级和年龄上来看,本次大学生主要處在大一至大四、19-24岁这一时段。在这一年龄基础上可以分析出,对于刚步人大学的学生及年龄相对小的大学生对于越来越新奇的社会环境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年龄小的往往比年龄大的大学生更愿意花时间和经济通过旅游的方式去了解新鲜事物。从生理年龄来看,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但是在心智模式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地促进心智模式的成熟。[4]而年龄小的大学生要提高社会适应性就更需要提升心理层面的成熟。那么随着年级的增长,太学生面对的学业和生活压力会更大,(如实习工作、毕业考试等),影响其旅游消费因素较刚进人大学时多,这些因素使其旅游欲望不断下降,那么在旅游的时间和消费上就明显减少了。

从性别因素来看,女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在当代社会中,外出旅游已经成为女性增加个人体验和追求个人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当代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自由空间和自主机会越来越多。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外出旅游是对生活的观察与探索新鲜的事物,但这几乎只是表象的需求,其内在的深层需要主要是自我认同、自我表现和认知外界的需要。嘲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擅长通过旅游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想通过旅游活动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女性也更希望通过旅游消费来向人们展现自己良好的生活状态,获得更多地关注。

大学生的旅游机会和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在调查分析中发现,母亲工作在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工作的大学生在旅游方面的消费更高。人在其一生中需要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构成成长过程。那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地位逐步提高,我国城市女性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和消费决策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赋予了她们在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中拥有较高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其以母亲的身份做出的消费行为往往显示出一个家庭整体的消费习惯,母亲的消费习惯通常在家庭中起到主导作用。家庭消费观念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5]总体来说,母亲在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工作的大学生比母亲是农民的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意愿更强烈,外出旅游的机会也更多,虽然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较为独立,但是长期的家庭消费习惯形成影响着他们的消费心理、消费需要、消费行为。在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工作的母亲文化程度高,或许是由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母亲可以为子女提供更有效的决策建议。[6]

家庭的经济情况是子女外出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及以上的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显著高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大学生。大学生的消费对家庭收入有较高的依懒性,历次调查中家庭都是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7],在本次调查中也得出,大部分大学生的月均总消费来自于家庭,家庭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庭消费比例,而旅游属于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消费者要在一定的收入水平的才能满足这项需求,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于家庭,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旅游消费。对于家庭来说,收入水平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需求的低层需求后,才能有剩余的收入分配和经济水平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说家庭的经济水平、收人情况成为影响大学生外出旅游的重要原因。

在当代大学生中,情侣外出旅游消费高于单身大学生。情侣更愿意在旅游项目上做出消费。[8]情侣外出旅游的消费体验要比独自外出旅游的体验更好。大学生愿意与自己更亲密的人结伴而行,在旅途中彼此分享渴望能够产生共鸣,同时能够增强旅行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大学这一年龄段多为18-24岁的青年,而在我国的旅游消费中,青年情侣外出旅游俨然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根据调查结果,旅游消费在月均生活消费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生活消费越高,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就越高。马斯洛把人类的基本需要划分成五个相互递进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9]这也就表示,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在满足其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低层次需要的情况下才会对更高层次需要做出消费。说明了在经济条件的支撑下,才更有可能满足旅游愿望,实现更高层次的追求。从月均生活消费来进行对比,对于月均生活费较低的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放弃较高层次的旅游消费,转而从其他方面来转移注意力;而月均生活费较高的大学生在满足其基本要求的同时,在空闲时间里会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2]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也是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之一。调查中显示,日常生活中有吸烟、喝酒的习惯的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较高。大学生容易跟随群体来判定自己的需要进行消费,如盲目冲动消费、虚荣消费等。[9]大学生吸烟喝酒的习惯往往是具有从众和炫耀心理,而这一部分的学生也愿意在旅游方面做出消费这部分大学生往往想通过较高层次的消费来攀比,满足自我表现的需求,并获得他人的关注。

(三)家庭居住地对比(农村与城镇)

家庭居住地在农村的大学生与家庭居住地在城镇的大学生相比,前者更容易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旅游消费在年级变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年级越高,旅游消费越高。大学生在初人大学时的消费更容易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而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与周围同学以及其他人群的交往会淡化这种影响,进而表现在消费与认同上的变化。[2]家庭居住在城市的大学生与农村的大学生相比,城市的大学生从小就有更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家庭经济负担较小,又备受父母宠爱,所以外出旅游家庭支持者也较多;相对于农村的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束缚,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少,在强烈的出游欲望下,随着自己年级的增长和能力的增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可达到旅游消费的经济支持。

在农村大学生中,对专业的喜欢程度也成为了一个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大学生的首要经济收入来自于父母,但随着最近几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逐渐增多,一项主要的收入来源便是勤工俭学的额外收入;而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就决定着他们兼职的时间和次数,农村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更需要通过兼职来获得更多地可支配收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大学生与城镇的大学生相比,对自己所选专业喜爱度越高的大学生每学期旅游消费就越高。

男/女朋友陪同出游这一因素农村大学生的影响较大,反观城镇大学生不受这一因素影响。本文认为,考虑到城镇与农村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别引起了这一因素。在城镇家庭中,子女接触的社会层面较农村要广,并且城镇的大学生的个性较强,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较强。而农村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接触新鲜事物方面就稍有欠缺,尤其是在谈恋爱后,外出旅游情侣是否陪同成为了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常生活习惯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农村大学生受到生活习惯影响的大小程度远比城镇大学生高。相比于城镇的大学生,农村大学生由于自尊心和自卑心理,基于这一心理,生活习惯容易从众例如吸烟喝酒。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正處于心智不断健全的阶段,他们渴望社会化,也通过社会化过程展现个体价值、标榜自我,炫耀性消费成为其表达个体主张的独特行为。[10]这一部分学生想通过高层次的消费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地位。

三、关于开发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的讨论、对策与建议

(一)讨论

兴趣的养成是由生活环境和学习知识共同造成的,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地区的差异,家庭情况的差异,专业的差异,使不同大学生对旅游的兴趣不同,向往不同。在当代社会中,外出旅游已经成为女性增加个人体验和追求个人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当代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自由空间和自主机会越来越多,女大学生的旅游欲望和旅游消费高于男大学生。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与大学生的个人经济状况有直接的联系。考虑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于家庭,月生活消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旅游消费的选择。这就意味着家庭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也成为大学生旅游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庭月收入越高,大学生的月支出越高,旅游消费支出越高。[11]

以家庭所在地(农村、城市)来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级、对专业的喜好程度、是否有男女朋友、生活习惯对家庭居住地在农村的大学生影响大于家庭居住地在城市大学生。

在部分大学生中,旅游消费并不是为了探寻新事物,体验不同的风情文化,在旅游活动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是基于从众和炫耀的消费心理,往往想通过较高层次的消费来获得人们关注。

(二)对策与建议

1.政府

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关旅游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当代大学生所处在的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更倾向于从网络获得旅游信息,所以,政府要规范互联网信息,同时完善旅游业市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今年来,报道的大学生旅游失联事件增多,政府更应该加强各方面的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大学生的安全出行。同时政府应引导社会绿色旅游消费。

2.旅游企业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扩招,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具有巨大的旅游市场开发潜力,结合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旅游企业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前景可期。旅游企业可以推出特色旅游路线如适合情侣的双人游,打造专属的旅游产品。还可以根据大一到大五学生的具体情况推出适合的旅游路线。例如大一新生刚来到新的城市,对周围的环境还保持这好奇心,可以推出市区周边一日游路线;大二大三学业逐步加重,可以推出周末农家乐,观光游等短途短期的旅游路线;大四大五的即将面临毕业和找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可以推出毕业旅行和一些景色优美的旅游路线,在大自然面前更容易让其身心的到放松,释放压力。同时,旅游企业也可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和提供更多地旅游路线。通过调查显示,经济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外出旅游消费的重要因素。旅游企业可根据大学生的经济水平和旅游消费能力、不同地区旅游产品价格的承受程度不同来制定不同产品的不同价格体系。在保证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情况下,产品的价格应适应大学生消费水平,做到物美价廉。此外,旅游企业更需要关注大学生的旅游消费体验和满意度,在盈利的同时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3.学校

家庭和学校作为大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对其消费观念的形成起到了教化作用。[12]当大学生作为特殊消费群体,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外出旅游学校应持积极引导和提倡的态度。大学生的素质体现于学校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学校应当倡导大学生健康绿色消费,养成良好的旅游消费习惯,进一步优化我国未来的旅游消费市场的结构,形成良好的旅游消费文化[13]。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旅游消费心理,不要让基于从众和炫耀的消费心理成为主流。这些都需要学校加大引导力度,落实到真真切切的行动中来,例如定期开一些旅游消费心理班会讲座等。此外,学校是大学生长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除了旅游消费的引导以外,學校更应该普及旅游安全知识,可以通过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去督导大学生在外出旅游消费时应注意方面,提高警惕性。

4.家庭

家庭环境、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家庭消费习惯成为大学生外出旅游的重要影响因素。父母要给子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习惯,引导子女合理消费,引导子女通过合法途径去获得更多地可支配收入去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想得到更好的生活体验,就必须自己付出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赢得所得。父母不能一味的满足孩子提出的所有消费要求,不要让子女把高消费当做实现自我的优越感和虚荣心的手段,要引导子女形成一个良好的旅游消费文化。

5.自身

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要基于从众和炫耀的心理去进行旅游消费。每一次旅游活动都能带来不同的旅游体验,通过旅游活动去丰富自己对社会文化的认知,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合理的兼职工作付出劳动去获得收入,这样的消费体验更加有意义。

四、结论

本文通过大学生旅游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因素有年级、年龄、性别差异、家庭环境、经济情况、生活习惯和家庭居住地,并且根据大学生的旅游消费影响因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合理旅游消费和开发大学生旅游项目的意见。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独特的旅游模式,旅游消费热情高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扩招,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具有巨大的旅游市场开发潜力。因此开发大学生旅游产品是势不可挡,希望相关旅游企业能够针对大学生,制定和提供适合他们经济水平和消费理念的旅游产品。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锻炼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同时也让大学生的旅途变得更经济便捷,也可以为旅游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伟丽,薛宝琪.在宛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调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5(03):48-52.

[2]穆红梅,郑开焰.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8(04):123-128.

[3]冯建栋.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一一以郑州市高校为例[J],中国商贸,2011(05):162-163.

[4]王双.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1-2+5.

[5]李源峰.浅论当代大学生理性消费行为的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5):64-65.

[6]郭秋菊,靳小怡.农民工的母亲对子女重大决策的影响研究[J]社会,2016,36(05):222-241.

[7]程毅,赵菡.大学生的消费与认同建构——基于家庭收入水平差异的比较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01):87-96.

[8]邹雪,青年情侣旅游消费行为探析[J].企业导报,2011(06):218-219.

[9]赵梓雯,杨晓庆.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视角看大学生消费观[J]中华文化论坛,2014(05):185-187.

[10]詹捷慧.认同与拒斥: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现实审思[J].继续教育研究,2018(04):112-115.

[11]朱迪.经济资本还是文化资本更重要?一一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影响[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01)111-119,

[12]林梅,琚迎.“90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4(02):95-99.

[13]李璇.90后女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以重庆高校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01):153-155+170.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