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探讨

2019-09-10苏少静代苗苗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闻写作新闻采访媒体融合

苏少静 代苗苗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形式愈发多样,在此背景下,媒体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新闻媒体从业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这要求从业者充分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技能,转化采访的思路,使新闻采访与写作可以跟随媒体融合的脚步,提高新闻价值,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大众的要求。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一、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

(一)新闻采访的思路

在传统的新闻采访模式中,相关的从业人员只需要在采访后对其进行整理即可,相对来说,其形式比较单一。但是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从业者则需要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采访的方式和内容,进行图文的编辑。所以,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之前首先要明确采访的要求和关键点,此外还要充分搜集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避免手忙脚乱。

(二)新闻采访的方式

与传统媒体不同,大众对新媒体上发布的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因此,新闻从业者必须要在繁杂的新闻热点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并及时、准确地编辑成新闻。一般来说,采访的方式包括开门见山式、正面激问式、启发引导式。其中,开门见山式比较适合采访的对象是记者熟悉的人或者是文化层次高、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学者或领导干部等,在对熟悉的人进行采访时可以抓紧时间切题,在采访经验丰富的后者时,由于其适应力强,可以很快领会提問者的意图,所以采访过程比较容易;如果采访的对象比较紧张,面对提问时不知所措,此时记者就可以采取启发引导式,尽量表现得内紧外松;正面激问式则要求新闻记者采取一定强度的刺激提问,使采访对象由“要我谈”向“我要谈”转换。

(三)新闻采访的内容

现如今,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由于人们需求的变化,人们在判断新闻内容的价值时,其衡量的标准一般为新闻的即时性、真实性和重要性,其中,即时性是要求新闻具有时效性的特点;真实性是要求新闻有效且真实;重要性要求公布的新闻必须是该时段内所有新闻中报道价值最高的。现如今,虽然很多的评价标准还具有一定的争议,但是新闻记者必须要恰当地判断新闻的价值,在尽量满足大众需求的基础上,采集价值高的新闻。

二、媒体融合下的新闻写作

(一)新闻写作的结构和语言

现如今,由于人们对碎片化时间越来越重视,所以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写作,可以多采用短句,并注意分段,以达到加强段落间层次感的目的,进而使读者有比较轻松的阅读感受,新闻记者在写作时要注意结合新闻的特点,对文章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由于目前新闻的受众逐渐年轻化,新闻记者在使用写作语言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网络词汇,使新闻内容更加年轻化、口语化,还可以加入一些图片来配合,以拉近和年轻受众的关系,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

(二)新闻写作的风格

目前,人们已经由深度的阅读模式转向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因此新闻媒体的写作模式也应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取到更多的受众,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在写作时开始利用夺人眼球的标题和夸张的内容来吸引读者,希望可以成为爆款文章,但是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三)写作技巧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著作权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同时新闻从业者要对新闻的选题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但是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很多新闻的篇幅比较短,甚至是一句话新闻,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对从业者要求的降低,相反,这要求从业者有比较强的解读和改写新闻的能力。同样的新闻内容和选题会在不同的平台上传播,如在报纸等纸媒刊登的是长新闻,在网页推送上的是短新闻,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是一句话新闻,在微信公众号上则是分篇发布的新闻,在专业的新闻客户端上是综合性强的新闻。所以新闻从业者必须要立足于不同平台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解读同一消息,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影响力。可以说,新闻记者只有保证了自身新闻的写作技巧才能胜任新闻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接收信息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体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势不可挡,这对新闻从业人员的采访和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闻记者必须要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以扩大新闻的影响力,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新闻写作新闻采访媒体融合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