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脚镣起舞——试析儿童文学译者的责任
2019-09-10肖士钦
【摘要】本文从译者的身份比喻入手,认为翻译活动的主体间关系构成译者的责任,同时根据儿童文学的翻译的特殊性,提出儿童文学译者需要承担对委托人、目标读者以及文化规范的责任。
【关键词】译者;责任;儿童文学翻译
【作者简介】肖士钦,男,1991,汉,湖南衡阳人,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大学英语教学。
一、译者的身份比喻与身份语境
比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通过联想,把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系起来,借助更生动、具体、浅显的事物来认识抽象晦涩的事物。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具有多重身份,对译者身份的全面认识从来不是易予之事。因此,通过比喻使译者身份具体、浅显化,是认识和阐释译者身份及其意义的有效途径。
就中外有关译者的比喻来看,译者身份的比喻形形色色,不同比喻和形象均可反映不同的译者身份特征和意义。(谭载喜,2011:118)但对译者身份的比喻主要着眼于译者与翻译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主体间关系,这种关系在译者选择这个身份起便存在了,此时译者获得了相应的规定义务,即责任。另一方面,这种主体间关系决定我们必须从译者本身的身份与其他翻译活动参与者的身份来认定其责任的内容。
翻译和单语环境中的交际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前者面对的是两种文化的不同语境,翻译活动就是在这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发生的。翻译研究中,必须彰显翻译活动参与者作为行为主体的作用,翻译语境研究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翻译主体认知视角下对语境诸因素的观察和描写(李运兴,2009:50)。因此,翻译活动也可以视作一个译者以其个人语境视角对翻译活动的其他主体语境视角进行观察、认知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译者在相关语境中与这些主体之间关系的认知。
对于译者的身份语境的分析是我们对译者责任的认识的前提,本体不变,喻体随语境变化而改变,译者的责任解读也不应当固定在一个层面上。由于译者的身份因其所面临的责任对象而发生改变,伴随着每种译者身份的构建和使用,对译者身份的比喻也就因此容易被理解,责任分辨就更为清晰。
二、译者的责任
在以上有关译者身份比喻和译者身份语境的讨论部分,我们不是从译者行为的共同特征中归纳出译者身份的,而是从翻译活动中译者对翻译活动其他主体的语境视角进行观察、认知的过程中把握译者身份,并认定其责任具体内容的。
作为译者,在翻译活动开始的那一刻起,便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即所有因译者的翻译活动关联起来的各方所要求的责任。(陈志杰,易松明,2011:75)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同时以多重身份存在,与不同的主体构成复杂的主体间关系。“相对于原文作者而言,他是解释主体;相对于译者读者而言,他是译作主体;相对于委托者而言,他是受委托主体;同时他还是在原文文本转换成译文文本的过程中表现出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刘卫东,2008:97)。从这个角度而言,翻译过程就是译者的责任选择过程,对他者的责任承担。此时,译者的责任选择格外引人注意,毕竟,译者的责任到底要落到译者的行动上来。译者的责任意识,最终都要外化为行为,这是我们讨论译者的责任之意义所在——获得更好地译文。
三、儿童文学译者的责任
1.儿童文学翻译。儿童文学是一种以愉悦与教导青少年为目的的文学体裁,在整个文学系统中与成人文学密切相关却又相对独立。儿童文学的翻译也属于广义的文学翻译,但正如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关系,儿童文学翻译也有其自身独特之处:首先,儿童文学翻译的目标读者更清晰明确,但儿童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心理个性、对原文语言和文化的接受能力等都与成人读者有极大差别;其次,目标指向的区别。儿童文学定位于儿童能够并乐于接受,如此译文的可读性也是一大考验;再次,文化底蕴的差异。不同文化对于儿童的成长有不同的期待,定位也不一致,而儿童文学强调以儿童为本位,这就形成译者认知与目标语所属文化儿童实际地位的落差;最后,儿童文学翻译必须遵循这类文学作品的基本职能:道德知识文化的教育,以及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译者不得不慎重考虑用词、语体、风格等。这些方面对儿童文学译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2.儿童文学译者的责任。在儿童文学翻譯活动中,委托人、作者、读者、文化等因素的集合形成译者的身份语境,并与译者形成主体间关系。伴随着不同主体关系的构建,译者身份发生变化,责任也发生变化。
(1)译者有完成委托人要求的责任。翻译活动的委托人是指将翻译活动委托给译者的主体,委托人从原文文本、翻译目的、翻译要求、目标读者等方面提出要求。作为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委托人与译者的互动贯穿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
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完成委托人的要求是译者的首要责任,因为委托人作为翻译活动发起人,在译者的翻译行为发生前便已制定好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翻译要求、读者对象等,译者必须在这些规定范围内进行翻译。此时,翻译不是寻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而是用一个能替代原文文本的译文文本来达到委托人的要求。如何对待原文文本,采取何种翻译方式、如何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等,均是译者对委托人需要履行的责任。当然,委托人的要求有时会与译者的翻译习惯形成冲突,此时译者不得不履行责任,满足委托人的要求,以期达到委托人的预期效果,实现成功的翻译。
(2)译者有满足目标读者需求的责任。相比成人文学,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群体更清晰明确,儿童文学作品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是译者对目标读者承当的重要责任。另一方面,儿童文学的译者都是成人,其认知水平只可能无限接近儿童的思维特征和理解水平,儿童的兴趣、心理需求等都需要译者依靠细心揣摩和实际体验来正确认识。在儿童文学译者的认知视野里,应当有一个充分勾勒的读者形象——性别、年龄、阅读兴趣、理解能力、成长背景等,以便采取合适的儿童化的语言,生动活泼,兼具文采和童趣。
为了满足目标读者的需求,译者必须照顾其阅读情趣和接受能力。一般说来,译者经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尽量使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来传译原文;二是对原文中含混的、晦涩的语言做出明晰化处理;三是对原文中某些特有的语言文化现象用注释加以说明。(孙致礼,2007:16)就儿童文学翻译而言,译文的语言要求兼具文采和童趣,切忌用过于口语化的词汇,力求语言生动、可读性强。如果原文行文生涩,要能够从少年儿童读者阅读习惯的角度进行语意表述,不必拘泥于遵循原文的语序和用词,能灵活表达意思即可。最后,由于文化上的差异,目的语读者对于原语读者耳熟能详的内容却不知所云,尤其是儿童读者,此时加注解释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对于少年儿童读者,在满足他们的阅读情趣和接受能力的同时,译者还承担培养提高的责任。儿童文学的独特艺术价值便在于帮助提升少年儿童的审美、认知能力,拓宽其视野,增长见识,译者应该能影响读者,提高读者,让少年儿童充分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精彩。在读者至上的时代,儿童文学翻译尤其如此。
(3)译者有遵守双语文化规范的责任。翻译活动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归化与异化,前者以目的语文化为中心,后者则为源语文化。就儿童文学而言,作者的主要创作意图在于寓教于乐,主要通过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实现,语言的作用反倒退居其后。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与创作者所处文化息息相关,尤其是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化规范等。从语言来看,译者也负有帮助儿童语言发展的责任,译文中“拗口”“生涩”的语言容易对处于语言发展期的儿童造成干扰;而从心理发展来看,儿童的心理状态不稳定,思维尚未成熟,过多的异域文化容易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信心,所以译者要注意从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规范出发,避免过度“异化”。
另一方面,翻译又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在这项活动中成了一个沟通两种文化的“大使”,身处异国他乡,而心系祖国,又“被寄予厚望,总是被打上其所处时代和目的语文化的烙印”。因此,为了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儿童文学中的文化因素应该适当保留,同时保证儿童能读懂,不会误解。
简言之,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遵守两种语言的文化规范,在维护目的语的文化传统、保证儿童读者的閱读体验以外,还需谨慎对待源语文化,而不能肆无忌惮,随意破坏。这是译者负有的一种双向的责任。
四、结语
委托人、读者、文化等构成儿童文学译者的身份语境,规范、制约和平衡译者活动,构建起译者对翻译活动主体的责任。面对有限的责任范围,以及为儿童读者呈现出最优雅的译文的初衷,译者在各种制约因素中寻求一个立足点,不断的辗转腾挪,好似那戴着脚镣起舞的芭蕾舞者。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译者比喻与译者身份[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3(03):116-123+209.
[2]孙致礼.译者的职责[J].中国翻译,2007(04):14-18+94.
[3]肖士钦.译者语境视野下的汉语成语英译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