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切近”教育
2019-09-10张明欣
张明欣
在學生成长道路中,影响学生人格品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中,学校的影响举足轻重,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道德观念和心理品质的形成,其“切近”教育作用非常重要。
一、“切近”生活
为学生制定一个具体而又切合实际的努力目标。多年来,流于形式的假、大、空教育方法已经在当今的学生身上起不了多大作用,或者说用高的水准要求学生,以完善的道德准则去匡正学生的行为,用根本达不到的目标衡量学生操行,这种可望不可及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学生缺乏兴趣,失去信心。并且,这样会把教师置于一个较高的层面,加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思想更难于沟通。再者,对社会上一些的一些现象,学生已经学会用自己的思想去分析、理解,并有了一些明确的看法。理论和现实脱节的教育,只会导致学生对老师更加的不信任,甚至反感。有了这样一种情绪,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就仅仅是一句空话,至多,学生在教师高高在上的教诲面前,只能默默地站一会。
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介绍一位山区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思想工作做得特别实在。她对学生讲,××是咱们学校出去的,由于肯下功夫,努力学习,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地方干××工作,他的工资比老师还高……这位老师指本村××说,他已经三十多岁了,没有文化,连个信也不会写,到现在连媳妇都找不上……尽管这话没有多少深刻的道理,但学生认识到要摆脱目前处境,就只有努力学习。因此,他们就会改正自己的确定和错误,该做的许多事他就会坚持做下去。
二、“切近”榜样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哲理。在当今社会,这些远离了目标,远离了榜样的中小学生一脑子歌星、明星的时候,作为和学生每天生活的班主任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勇敢地站出来,以一个榜样的形象,给学生一个实实在在的学习目标,这样才会更有力量。当然,这是对教师的更高要求,即在品德、学时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在有丰富知识的同时,更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这样,学生会不断地对照信任的老师,听取并采纳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这种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亲近和信任,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这也是改变一个人,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因素,而不是靠仅仅制定一些班规校纪所能替代的。
多年来,身为班主任的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年级组同志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每天早上坚持晨检,放学后一定到教室看一下才放心的离开;任课教师有事或自习课上我自愿和学生泡在一起,带领大家一起读书、学习;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总是和学生在一起活动、游戏或者谈话;卫生,特别是大扫除,我和学生一起搞;教室里的门窗、桌凳坏了,我及时上报学校进行修理;在生活上,我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健康;学生生病、受伤,我都是第一现场赶到、精心护理和及时送去就医;学校、班级搞活动,我一直都陪着学生,一起经受严寒酷暑,一起享受痛苦和快乐。多年来,我从未擅自误过一节课,几乎年年全勤。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榜样,也形成了无形的动力,本班学生对待学习和各项活动都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三、“切近”成功
希望成功,是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共有的渴望,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学校给他们展示成功的机会太少了。这就要求班主任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条件,制定出切合学生本人实际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在这种稍事努力就可获得成功的奋斗中,通常人的心情就会较为轻松,行事就会较有信心,自然而然便会感觉到更有创造力和和工作成效。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不重视素质教育,就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就。这样,在追求一个渐进目标的过程中,即有了素质的提高,更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往往会有良好表现。
在这方面,作为班主任,就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条件,除了学校正常的文体活动、知识竞赛外,针对学生情况,分步骤、有计划地多搞一些有益活动,来展示他们各方面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也是神圣的,神圣就在于他在不断创造性的工作中,塑造出高责任的,有健全人格的人才。只要班主任能倾注一腔爱心,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根据学生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加强自身的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就会让学生的思想不断积极进取,也会让自己的教育工作出色而游刃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