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理念的理解与反思
2019-09-10陆锦清
陆锦清
摘 要:“生本理念”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被广泛认可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文章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若干弊端,探讨了从“问答式”教学到“展示式”教学、从“无理”教学到“有理”教学、从“灌输式”教学到“情境化”教学、从“死套”教材到“活用”教材四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理念;课堂教学
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数学课由过去内容相对单调的“纯数学”转变为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新数学”。现在的数学课热闹、活泼、有生气,知识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了,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但是,教学改革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忧。例如,一些数学教师盲目追求课堂的“热热闹闹”,忽略了数学具有思维性的本质特征,片面追求“热闹”而忽视“数理”、过分追求“分數”而轻视 “能力”培养等。本文从分析课堂教学的若干弊端入手,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做法。
一、从“问答式”教学到“展示式”教学
当前,在不少的数学课堂中,都会碰到这样的现象,为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不断增加师生互动问答的环节,就是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接着,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再由学生回答,如此循环……直至该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为止,这时,一节课也差不多结束了。“一问一答”或“一练一评”式的教学,是课堂教学最常见的现象。这种互动问答的教学过程,教师高度把控课堂,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这并不是一节高效的课堂。因为这样的提问,学生是在教师预设的情景中思考,并不是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有少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可能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独立思考。这样“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一问一答”可以作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一种启发、引导方式,但不宜成为唯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或学习任务由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师生互动交流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从“无理”教学到“有理”教学
一位教师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中比较“0.51”和“0.458”的大小时,格外强调学生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它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逐一进行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则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那个数也相同,则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但是,教师却忽略了数学教学一个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提问——“为什么?”,也就是“为什么0.51比0.458大?”。这节课,毫无疑问,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教学重点,但让学生先理解其数学原理与依据,也是本课的基础。比较小数的大小,除了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外,还必须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数理原理,也就是“数理”。“0.51中有510个千分之一,而0.458中有458个千分之一,因为510>458,所以0.51>0.458。”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0.51比0.458大”的原理。
易学有云:“世间万事万物皆有数。”“数”,既描述了一切物体从发生到覆灭的发展过程,也描述了预测所用的方法,如大衍之数、梅花易数等。而“理”就是指道理——天地、人生的大道理。数学上的数理,就是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特征及原理。一节数学课,没有了数理,它就不算是一节合格的数学课;一节数学课,讲不清数理,无论这节课上得多么精彩,都不算一节成功的数学课。
三、从“灌输式”教学到“情境化”教学
数学概念和公式,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普遍要求学生通过背诵来记住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学习重视概念、公式的背诵和识记无可厚非,这是由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的,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背诵,很容易遗忘,而且难以理解与应用。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个知识点时,简单出示其简便的计算方法后,就要求学生背诵公式“(a+b)c=ac+bc”。这只是让学生熟悉了公式,也许学生并不理解其原理。结果,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频频出错,教师反复强调和进行多次练习,也收效甚微。
“为什么我教了这么多次,学生还是不会?”相信大多数教师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这涉及了数学思想中的“数理与方法”的范畴。以“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笔者是这样教的:有两个长方形,第一个长75厘米、宽65厘米,第二个长65厘米、宽25厘米,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共多少平方厘米?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75×65+25×65”,二是“(75+25)×65”。第一种是分别计算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和;第二种是把两个小长方形合并成一个大长方形,直接计算大长方形的面积。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它不能简单地以记忆、积累为主。数学学习应以思考和方法为主,更重视对学生的思维的启发和培养。固然数学的概念和公式需要背诵,但记忆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只能辅助学生思考。数学教师不能运用灌输式的方法去教数学,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挥。
四、从“死套”教材到“活用”教材
笔者认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除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按要求精准解读教材、使用好教材外,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出现了多个版本的教材,各种教材各具创新,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为例,教材只列出例8、例9两个例题,只要教会学生“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包括一步或两步计算和连乘解决问题。如果教师只是教完书本的内容和练习,学生解决分数乘法问题的能力是远远不及的,必须结合教材中的例8、例9的内容,重新规划和设计教学方案,系统地传授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例如,例8的教学应该分至少四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以浅显的知识为主,教会学生较为简单的题型,夯实基础。第二课时,进行连乘的教学,帮助学生稳步提高。第三、第四课时,教学例9及综合练习,拓展提升。以第一课时为例,可以把例8改编为以下的例题:
原例题:这个大棚共480平方米,其中一半种各=60(平方米)。
新例题:这个大棚共480平方米,白萝卜地白萝卜地:480
(1)白萝卜地和红萝卜地共有多少平方米?算式是:
(2)白萝卜地比红萝卜地多多少平方米?算式是:
(3)这个大棚共480平方米,红萝卜地占总数的剩下未种的地有多少平方米?算式是:480-
(4)这个大棚共480平方米,白萝卜地占总数的,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剩下未种的地有多少平方米?算式是:480-480×-480× 或480×(1--)。
教与学是不可分的,教是为了学。如果教师能正确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优化教学过程,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利用教材,创新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盘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